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8、第十五章 杀四门 ...

  •   天青和妃红在荒野里跋涉一天一夜,才终于找到一户农家。如此兵荒马乱的年月,这家老大爷居然还在田里专心致志地劳作。两天三夜粒米未进,一路紧张奔逃,天青和妃红疲累不堪,多亏老大爷仗义收留,还煮了两碗苞米碴子粥给他们吃。
      “两个娃娃,城里人吧?怎么跑到这疙瘩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老大爷姓栗,六十多岁了,身子骨还很硬朗,蹲在他们旁边,抽着一只烟袋锅,一边看着他俩狼吞虎咽地喝粥,一边热心地问这问那:“胳膊怎么了?血糊淋拉的。要不是看你俩面善,还真不敢收留!”
      天青左臂中弹,幸好只是擦过,没有伤及筋骨,妃红用自己的围巾帮他扎着,上面浸满了血。“我们只是唱戏的,从沈阳扒车逃出来,险些被日本鬼子抓了。大爷,这儿是什么地界儿?”
      “巨流河村,还是奉天地界儿,你们哪,没跑多远。”
      “……那,肯定还有鬼子?”
      “嗯,这四遭儿都有鬼子设了卡子,抓东北军什么的,咱也没敢细打听。你胳膊这样儿,要是让他们撞上了,非把你当伤兵毙了不可,可别到处逛当。”
      天青烦恼地望着四周山林:“我们得赶紧回北平啊。”
      “过几天帮你们打听打听吧。年轻人,小命要紧,千万急不得。”
      “大爷,我们遇着您,真是遇着活菩萨了。一路上到处都逃难,您怎么不逃呢?”
      “还有啥可逃的?老婆子病死了,两个儿子都打仗死了,家里就剩我自个儿了,死也要死在自家田里。”栗大爷指着田边一座坟头给天青和妃红看:“老婆子就在那儿,等咱咽了气,也往那儿一躺,这辈子就圆满了!”
      天青和妃红暂时躲在了栗大爷家里。他家四间草房,和北平四合院不同,都是一列朝南,中间是灶间,西边一间自己住,东边两间原是儿子们住的,现在空着,栗大爷收拾出来给他俩栖身。这两间草房已经十分破旧,驱不去的一股子霉味儿,但是跟前几天境遇相比,简直就是一步从地狱迈进了天堂。夜色已深,天青回到自己那间草房,妃红也跟了过来。
      “早点去睡吧,筱师姐。”
      “我睡不着。”妃红扭身坐上炕头:“你说,日本人这卡子要设多久?”
      天青也坐下来。房中没有烛火,月光自窗框间射进来,在炕上印出灰蒙蒙的格子,两人隔着两三个格子坐着,彼此只能看见模糊身影。
      “不知道。只有先躲着了。”
      “你说日本鬼子凭什么在我们中国地盘上,随便杀人抓人?”
      “迟早有报应。”
      “你胳膊上的伤,可好一点?”
      “皮肉之伤,不妨事的。”天青举起胳膊看了看:“你那条围巾算是完了。”
      妃红轻轻一笑。“你救了我的命,我还在乎一条围巾?打今儿个起,我这条命就是你的,要什么我都给你。”
      天青也笑笑:“若能过了这关,是咱们两个的福气,回去得烧个香。”
      “师父他们也不知道顺利到北平没有?”
      “我也惦着呢。他们不定得多担心咱们。”
      妃红伸出一只手,一圈圈地绕弄肩头卷发:“师父对你很好,是么?”
      “就像我亲爹爹一样。不光教我学戏,还教我做人道理。”说到师父,天青禁不住有点动容:“离开这些天,真是挂念。我爹娘都没了,世上亲人,就只剩师父、师兄弟、还有师妹,我就希望他们都好好儿的。”
      妃红的眼睛,在昏黑夜色中微微闪亮:
      “师妹,是你说过的那位,觉得潘巧云罪不至死的?”
      “我说过吗?”天青迷茫地想了想:“这你都记得。”
      妃红笑了:“你说过的话,我都记得呢。她叫什么名字呀?”
      “……林樱草。”
      已经多久没说过这个名字了?三个字从唇间划过,天青禁不住闭了闭眼睛,觉得头脑都是一阵晕眩。
      妃红留心地望着他。“多好听的名字。她可懂得真多,读过不少书吧?
      “嗯,她很有学问。”
      “女人家,太有学问了其实也不好。我听说有些读大书的女人,妇道该懂的事反倒不懂了,家务都不会做。”
      天青争辩起来:“哪有,樱草会做,她可能干了,还会做戏衣呢,我那件胖袄,就是她给做的。”
      “哦,怪不得了,瞧你当心得,都不让旁人碰。她多大年纪?”
      “比我小三岁。”
      “十七了呢。许人了没有?”
      妃红静静地等了一会儿,但天青没有再说话。
      “你喜欢她,对不对?”妃红轻轻问。
      屋子里变得好静。这样地静,完全彻底地静。窗外一点风都没有了,方才那秋叶摇动和坠落的声音,田里庄稼在秋风中泛着波浪的声音,全没了,世界空荡荡地,就剩下月亮照在窗前。这些天都没有仔细算日子,想必是中秋节快到了,月光是这样地亮,亮得仿佛是有分量的,水银一样,压进灰蒙蒙的窗纸,压进本就沉甸甸的心底。
      “天青?”
      “回房去吧,我要睡了。”

      中秋将至,京师九城八条大街,又是热闹非凡。梨园第一盛事,莫过于“净行三杰”之郝二爷正式举行收徒仪式,纳董竹青为入室弟子。
      竹青少年时已拜过白喜祥为师,但是白喜祥老早就跟他说:隔行如隔山,他改工架子花脸后,要精研技艺,必得拜本工师父才成。郝二爷比白喜祥小着几岁,此时正当壮年,技压同侪,受白喜祥所托,为竹青时常教导,经过年余考验,终于决定收竹青为徒。这天上午,举行仪式的长安街西来顺饭庄,车水马龙,张灯结彩,堆满各色条幅与花篮,前来道贺的梨园名流络绎不绝,新闻界许多记者也拥来采访报道,镁光灯闪成一片。
      竹青穿了件新做的青色春绸夹袍,罩织锦团花马褂,一身上下,收拾得整整齐齐,头皮剃得格外干净,在灯光照耀下发着锃亮的光。当年他拜入白喜祥门下时还是小孩子,未经历过如此隆重的拜师礼,面对今天这样场合,不禁额头见汗,比初踏台毯还要紧张。
      “松着点,松着点,”白喜祥拍拍他肩:“你也是不大不小的角儿了,要经得起世面。”
      “师父,多亏有您在这儿……”竹青抹抹头上的汗:“只可惜我师哥还没回来!这么大的事儿,没有他在,我这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白喜祥长叹一声。“早就定了的日子,不能再拖了……没有他在,连我都觉得不踏实啊。”
      拜师仪式开始了,在郝二爷门下大师兄主持下,竹青先向供桌上的祖师爷神像跪拜磕头,然后向端坐厅堂正中太师椅上的郝二爷磕头奉茶,呈上拜师礼。郝二爷以四色回礼相赠。竹青当场打开,里面是一个扮戏用的彩匣子,一件胖袄,一条红色镶白骨的玉带,一双厚底靴。
      “这叫‘衣包借牒’,”郝二爷笑着讲解:“原是佛门出家拜师,师父赐给徒弟的见面礼,咱们梨园一直借用。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明白,师父,这是衣钵传承。”
      “对。行内都说:‘千生百旦,一净难求’,架子花脸这行,要唱出名堂,不容易。不过我对弟子,也没有太多要求,咱们爷儿两个,只求‘教者诚心,学者用心’!”
      “谢师父,弟子记住了!”竹青恭恭敬敬地跪下,再施一礼。
      接着又拜引荐师,也就是竹青的开蒙恩师白喜祥,竹青跪下磕头时候,望着师父慈爱的笑脸,不自禁地又满眼含泪。白喜祥赶忙使个眼色:“好了,起来吧!仔细伺候你师父!”……随后又拜各位师伯师叔,师娘师兄师嫂,最后各方致辞,拜师仪式结束。西来顺饭庄宴开数十席,宾主同庆拜师收徒之喜。
      之后几天,喜成社连续贴出了十出竹青担纲主唱的戏码,为竹青造足声势:《丁甲山》、《青风寨》、《连环套》、《赛太岁》、《战宛城》……头天的第一出打炮戏是《牛皋下书》,竹青去那乔装下书的猛将牛皋:
      “元帅但把心放宽,咱牛皋自有巧机关。
      此一番去把那番王见,哪怕那刀山火海虎穴与龙潭。
      摘去了襆头我就忙把乌纱换,霎时扮作文职官。
      辞别元帅跨雕鞍,番营下书走一番!”
      正逢日本鬼子肆虐,座儿上对这类抗金戏特别地情有独钟,加之竹青得明师指教,嗓子、工架、嘴里的劲头、脚下的功夫,都十分出色,赢得分外热烈的喝彩。一出唱罢,下得台来,素来严明的白喜祥也禁不住频频颔首:
      “真是开了窍啦!”
      樱草抱着一个大包袱,在后台等着竹青:“给,送你的拜师礼。”
      “不够意思,礼都结啦,怎么才给我呀?”竹青勾的脸谱还未洗去,挤眉弄眼地打开包袱,低头一瞧,不由得愣住了。
      一件平金绣龙的红蟒。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8章 第十五章 杀四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