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择优而选 ...
-
若是肃宗有意给百里豫的赐婚对象是朝中重臣之女,那她定会当场将这种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要说综合起来能入皇后章氏贵眼的重臣之女无非就那么几个,撇开自家内侄女章瑶不谈,便是才艺比赛的前三甲:沈潺小女、丞相千金沈珠,文学泰斗大博士程光之女程珍儿,生于工部侍郎世家、手握半个京畿护卫之中坚将军南由英。另外,据章氏近期及今日的所见所闻,滇西郡守独孤鸿嫡女独孤熙也不失为一位后起之秀、当中黑马。虽然皇后一直都看不上独孤鸿的懦弱无能,但是他刚寻回的独女却是让她刮目相看。无论她的样貌还是气质都是在座之人无法企及的,那一股脱俗出尘、绝世高冷的飘渺感是让他们这些长年浸染在权谋之中的人艳羡不已同时又自行渐惭。
独孤熙即使从宴会开始至今都置身事外也没任何才艺表演,可皇后就是感觉独孤熙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她的本事要比各家小姐都了得,甚至连男子也少有匹敌,女人的直觉有时候就是这么无根无据,皇后才见过独孤熙多久,竟然无故生出这等想法,心下一阵好笑后继续分析局势。其实独孤熙能入得了皇后法眼最重要的还是其父独孤鸿的势力,怎么说呢,独孤鸿他这个人皇后是瞧不上的,然而他作为一方郡守的势力皇后是挺稀罕。
郡又称郡国,堪比古时诸侯,今大魏王朝划分大小十有余个郡国,各郡国之间名义上是平级,可在地理位置、物资丰匮、历史文化等因素的日积月累之下,各郡国之间的实力悬殊,但是无论从综合实力还是人均富裕来看,滇西郡国永远都是佼佼者、名列前茅。况且依照现有的大魏律令,前任可推举继任郡国之位之人选,而历来帝王选择郡国继任之人时,在不触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出于统治安稳、拉拢人心等原因的考虑,大多会采纳前郡守之荐言,准其举荐之人继任。至于被推举之人自然就是前郡守的族内、同宗中人或姻亲关联方,若是子辈有才能担当者亦会向上举荐,总之前郡守举荐之人必是与其利益紧密相关之人,故其虽已卸任却影响深远。滇西地处大魏西境要塞,乃是西部经济发达区、政治核心地、文化交流域、重兵把守关,一郡之守会配备并自由支配一只数量相当可观的近卫军,由此可见滇西郡守在各郡国之中甚至是整个大魏王朝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皇后想与这样一位一郡之主联姻,正是存有重利轻名的想法。按说在此之前与丞相沈潺结亲是最优最可靠的选择,那么如今独孤熙的出现让皇后内心的平衡有了新的倾斜。沈珠是大家闺秀,又被众人传成京都第一才女,行为处事多是为名所累而放不开手脚。皇后仅与独孤熙有过几面之缘,皇后凭其直觉此女较之沈珠更狠、更绝。现在太子之位空悬,诸亲王皇子早已为夺储君之尊而暗自行动,作为皇后的儿媳,首先要充当好侗儿的贤内助,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够强,最起码不能是娇滴滴、柔弱弱的空有花瓶,助不得皇儿不说,反添累赘。功力地分析下来:沈珠适合当太平年代的皇后,以一己之温顺贤良堪作母仪天下之典范;独孤熙适合做与皇儿风雨同舟的太子妃,用她的能力为皇儿披荆斩棘。呵呵,一个从小在外独自的少女,又怎么可能真如她外面表现的那般简单,单看独孤熙的沉着和冷静,章皇后敢断定独孤熙的能力绝非她这个皇后可以想象的,而自家皇儿百里侗或许很是需要独孤熙的相助,无论是她本人还是她背后所代表的家族势力都将会成为皇儿进击太子之位的中坚之力。皇后这厢暗自思虑着,肃宗已开起了金口。
“既然皇后和诸卿都有赐婚之意,朕应允便是!”肃宗准许之后望向中席的几位亲王,开口询问:“皇儿们可有异议?”
皇帝已经同意赐婚之事,几位亲王既为人臣也为人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可能有他们说不的权利,因而对于肃宗的象征性询问,几位亲王殿下自是欣然附和,尽管他们是今晚皇家宴会的男主角们。
皇帝为自家皇儿的识趣很是开怀,尤其是满怀激动的瞥了一眼异常乖顺的广平王百里豫,捋起龙须大笑几声“好!好!好!”,随即引发一阵剧咳,弄得众臣人心惶惶,群臣急呼“陛下保重龙体!”
肃宗猛咳一阵后渐渐消停下来了,不以为意的摆摆手说:“无妨无妨!吾儿既无异议,朕心甚慰!亲王正妃之位,皇后和众卿可都有适合的人选?”
肃宗话音刚落,大殿之下一片寂静,场面瞬间凝重。
“方才尔等慷慨呈请,怎的此刻众卿缄默不语啊?”
帝王的威严不得有损,眼见肃宗的耐心即逝,百官之首沈大丞相“身先士卒”的从低头的同僚中出列上禀肃宗:“陛下!老臣认为参与本次才艺表演者均是妙女佳人,堪配亲王正妃之位,可从中择优者以婚赐之,望陛下圣裁!”
沈潺这个老滑头,任何难题都阻挡不了他在君臣之间、同僚之中的游刃有余。他的一席慷慨之词好像是缓和气氛、化解尴尬,实际用两个字来概括——废话。皇家粥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几位年岁稍长的亲王挑选亲王妃,人选自当是来参加宴会的各家小姐,而刚刚的才艺表演都是这些高门闺秀,沈潺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将宴会的真实目的说出来罢了。至于谁家小姐配哪位亲王、哪府皇子娶谁家闺女这样的核心问题,沈潺却是没有明说,直接将此类敏感的话题抛给了大殿上中央的天子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