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圣上赐婚 ...
-
“尔等平身!”
“谢陛下!”几人赶紧谢恩回席。
“陛下!”皇后这时对着皇帝笑道:“臣妾身为中宫之主,上要整顿后宫、为君分忧,下要关心皇嗣、绵延万世。如今几位序齿稍长的皇子皆受皇恩被封亲王,最小也满十六,已然都是适婚年岁,可亲王们的正妃之位尚且空缺,臣妾心中愧疚万分。正巧众卿携各府女眷入宫赴宴,臣妾斗胆,恳请陛下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为了皇嗣的繁衍延续,趁此良辰吉日,劳烦陛下亲自赐婚于几位亲王殿下!”
皇后章氏的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让众人形色各异。
对于丈夫肃宗而言,皇后无可挑剔的话语让他着实拿她没有办法,皇后是他的发妻,是母仪天下的中宫之主,所有的皇子无论你是否被册封了亲王、无论你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你在皇帝面前多么受宠,他们都要尊称皇后为一声“母后!”,因为按祖制皇后除非有故被废否则皇后便是皇帝所有皇子的嫡母。自古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皇后既然贵为几位亲王的嫡母,自当有权替几位亲王操持婚姻大事,尽管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手上,但皇后有权提供适宜的甄选名单,而皇帝不出意外也就在那些名单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儿媳,由此可见,皇后在这其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了。如今皇后在公开场合向皇帝提出亲选王妃的建议,一来可以让那些有望与皇室成为姻亲的朝臣对皇后的谏言满怀感激,二来皇帝也不好当着文武百官及其家眷们的面拒绝皇后的“好心”提议而为皇帝自个儿招来众卿的埋怨,三来皇后所言非虚,几位排前的亲王却已到了婚配年岁,“儿大不由爹”的亲王们或许正等着他这个做父亲赐正妃位求得成家立业呢,一石三鸟之计用的真是妙啊!尽管肃宗很想当众撕了皇后这张在外人看来自始自终都十分“伪善”的脸,但那也只是在心中想想而已,皇帝压下了满腹的憎恶,理智告诉他要配合好与皇后的演戏,因为赐婚也是皇帝当初同意举办皇家粥宴的最主要的目的,皇后的行为再可恶,皇后的话却是正中肃宗的下怀。
“嗯!皇后之言甚有道理!”肃宗换上赞同的表情,对着御台下的朝臣们笑道:“众位卿家以为如何?”
“陛下!皇后娘娘所言甚是,臣等谨遵陛下、娘娘之意!”
“殿下们既到婚配年纪,陛下亲赐王妃最是合理了!”
“此次前来赴席粥宴的都是各家府上未曾订立婚约的适龄妙女,且其才艺表演已在御前展示,陛下和诸位殿下也好有个直观参照。”
……
众人都附和皇后的提议,他们知道宴会进行至此才是开始了它的最终目的,如果说前面各位小姐的才艺表演是抛砖引玉的“砖”话,那么陛下给几位亲王赐婚就是本次宴会最重要的那个“玉”了。不排除朝臣中有想的很开的人,常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可真正能做到看轻权势、淡泊名利,不在乎自身和家族利益得失的人又有几个,许多时候都是“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更何况若是当真有着淡泊轻利之心便不会入得仕途,自然是闲云野鹤、浪迹江湖,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舒云卷了。
他们或许有人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利,可是他们能完全放弃整个家族的利益吗?有的几代传承的家族,至肃宗时期已经家道中落了,对于他们而言,与皇室联姻是他们重振家族昔日光辉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哪怕他们族中的女儿嫁给了皇室中的一个极不受宠的天家成员,只要婚约定下,那便是皇亲国戚,在外人眼中可是今非昔比了,就算将来府上不小心犯了错,惹怒陛下,在陛下下令处罚时多少会考虑到两家的姻亲关系,不至于从重处罚,最起码不会被刑部判个株连九族的。
皇后见了众人的一致反应,心中甚是得意,瞧见身旁的肃宗被逼答应了赐婚,那一副敢怒不敢言的忍耐模样,章氏的内心笑得更欢了。哈哈!陛下!今晚赐婚于各位亲王看来是在所难免的。老大忠义王百里荣,母族卑微,虽然也是个亲王,实际上却是个闲散的挂名亲王,没有半分权势可言。皇帝向来最不关注这个皇长子,想来这次给他的赐婚对象也不会是个多么有地位的卿家。至于广平王百里豫,那个小贱人的孽种可能就有点难办了。通过肃宗第一个册封他为亲王那件事让她真正明白了,原来这么多年,皇帝对那个孽种才是最为宠爱的,在人前肃宗刻意忽视皇八子百里豫,平日里的赏赐也都略过百里豫的宫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皇帝亲自给众人营造的假象深入人心,就连她这个后宫之主都被肃宗的高潮演技给骗了多年,否则那个孽种怎么可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活到了今天呢!自从她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错误后,她也命令兄长礼部尚书章盈在暗中对百里豫多次痛下杀手,可惜的是,养虎已成患,如今的百里豫岂是当年那个因为母妃早逝、在宫内任人欺凌、无依无靠的可怜皇子,如今的百里豫有着绝对的自保能力,兄长那儿次次失手,甚至在宫外的那次追杀还被那个孽种抓住了把柄反过来威胁兄长,若非这样百里豫怎么可能第一个被册封成亲王,要不是被百里豫抓住了把柄,当时兄长定会率领众臣力谏皇帝、阻止肃宗的一意孤行,在重压之下,皇帝考虑到群臣的阻谏,说不定会收回成命,哪里轮得到他百里豫是第一个被册封的亲王!此次肃宗究竟会将谁家女儿赐给那个孽种,皇后心里也没个底,但有一条她必须把握住:绝对不能让百里豫的势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