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平心而谈 ...
-
“是啊!魁首早已确定了。”百里豫同样明白这个道理。各位小姐才艺表演所得票数的高低必须是父辈担任职位的高低,如此朝臣们才会觉得是理所应当,各家闺秀们更不会有所非议和愤满,因为她们都明白这种皇家宴会的游戏规则,尤其是中坚将军南由英。《兰陵王入阵曲》气势磅礴,由英的剑舞表演完美的将兰陵王的柔美和英武结合在一起了,其中兰陵王的忠君爱国之心,兰陵王短暂却精彩的一生,兰陵王悲惨的结局和无奈,统统都融入进了她的剑舞当中。平心而论,由英的剑舞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优胜者,她的剑舞表演岂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世家女能表演出来的?然而众人包括南由英自己都明白这场政治范畴的游戏规则,所以百里豫没有在南由英的脸上瞧出一丁点儿的失望之色,聪明如由英,早就料到她的表演只能屈居于第三名了。
腊月的京城,气温极低,夜晚更是寒冷。来参加粥宴的文武百官和家眷们都内穿了多层可生暖的里衣以御寒,衣袍裙襦更是外边加了绒毛以增强保温的功效。而穿着略显单薄之人大抵均是有内功傍身不惧冬寒的人,譬如他百里豫,譬如眼前的独孤熙。
漆黑的夜空开始陆陆续续的飘下六瓣雪花,大魏的腊月冬季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雪,百里豫和独孤熙两人一同见证了这个时刻的到来。漫天的雪花随风飞舞,飘落在地上,渐渐的染白了四周。两人默契的来到附近的一出角亭里避风雪。
“别动!”刚走进庭中的独孤熙听见百里豫叫住了她,一下子有点不明所以,转首疑惑的望着百里豫。
只见百里豫来到独孤熙的面前,伸手轻轻拂去了独孤熙发梢上的几株雪花,这才温声道:“好了。”然后又规规矩矩的退后一步,保持着适当的礼貌距离。
独孤熙对百里豫的亲昵举动有点不适应,或者说是感到一点尴尬。在独孤熙的认知里,男女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是父女、母子、兄妹、姐弟的血缘关系和夫妻、恋人的亲密关系,当然也包括师徒、师兄妹、师姐弟关系,无论是哪一种关系都要给彼此留有适当的空间,这样不仅是对彼此的一种尊重,更是为了彼此更好的交流与沟通。每个人都有自我空间,那是不想为他人所知的个人空间,即使是关系再为亲密的他人也不想与其所知的。她独孤熙和百里豫的关系朋友不足、熟人有余,刚才的动作并不适合当前关系,就算是独孤熙最敬爱的师父,独孤熙血缘上的生父,独孤熙幼时记忆的义兄,他们如今都不曾对她做出什么类似亲密的动作。因为师父相信她的实力,遥山玄宗的继承人要足够强大和坚毅才能承担的起玄宗少掌门的重任,师父平时的严厉只是为了更好的锤炼她,哪一次她遇到险境或身负重伤不是师父第一时间赶来相救和亲自替她疗伤的,师父的关爱正是她最为欣赏的大爱啊!而穆仁封是她幼时温暖的回忆,独孤熙仍旧记得她牙牙学语的时候是穆仁封教会她如何说出第一句的,也是穆仁封在那个时候寸步不离的照顾着她,喂她小米粥,陪她尽玩耍;虽然时隔多年不见,但幼时的贴心相伴却记忆犹新,十二年的光阴独孤熙都是在遥山度过的,山上有她敬爱的师父和如亲人般的师门兄弟姐妹,可在山下只有穆仁封是她承认的亲人呀!至于独孤鸿,不管独孤熙的内心是有多么的埋怨他,但血浓于水,血脉关系岂是那么容易割舍的,即便是佛祖释迦摩尼在修成正果后也未忘原身父母的再造之恩,更何况是尚未得道升仙的独孤熙呢?她一直没有松口承认独孤鸿这个父亲,大抵也是还没有过了心里的那道关罢了。
“谢…谢!”纵使感到尴尬非常,独孤熙仍是礼貌的道声谢了。
“呵呵!”百里豫笑说:“只是帮你拂落几瓣雪花而已,独孤不用如此客气的。”
“嗯!”独孤熙走远了几步,百里豫才听见传来的一句应答。
站在角亭围栏前的独孤熙凝视着飘絮飞旋的白雪,心中叹息: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皇家粥宴的结束也就是一切的开始,大魏王朝乃至整个天下都要进行新的洗礼了,当务之急是要找出前案的幕后操作之人,阻止他继续趁机为祸人间。
“独孤!”百里豫来到独孤熙的身侧,与她一同注视着亭外的雪景。
“什么?”独孤熙等着百里豫的下文。
百里豫低头望着独孤熙,眼中是她从未见过的认真,突然对着独孤熙正经问道:“若我允你自由,独孤可愿为我屈尊入皇室?”
独孤熙一愣,她没想到百里豫会这样一问,因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绝无可能”。且不说她独孤熙是修道之人,奉师命下山游历世间,断不可能停驻于一处纠缠一时,就算她会为了某些原因在一个的地方所停驻的时间较长,那个地方也绝不会是皇家,尤其是在独孤熙亲身经历了大半场宴会之后,对朝廷政界、皇室后宫均有很深的体会。她是不会对什么朝堂政局感兴趣的,她更不会允许自己无故搅进皇室争斗中。
“百…百里!”虽是自己的提议,但刚开始独孤熙叫出“百里”二字时还是有些不适应的,她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我志不在此!”
“志不在此!”好一句“我志不在此!”啊!百里豫心中感到既好笑又失落。好笑的是独孤熙在他自以为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后,独孤熙的回答还是那样的直爽,让人“恨不能、爱不能”,这种感觉就好像明明你觉得事情在朝着你所预期的有益处发展时,当事人却赤裸裸的告诉你事情没有任何的进展,不过都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好像至极。失落的是,独孤熙的拒绝在他的意料之中,也在百里豫的情理之中。他心中早就知晓独孤熙会是这般回答,但是今晚的百里豫仍怀着连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希望,希望她能给出令自己意外的答案,哪怕只是一句推脱之言“容我考虑一二!”,让事情留有一线转机,给对方一点期盼的空间。人人都说方外之人心系苍生、慈悲众人,依他看来,最是无情道家人啊!他们即使是拒绝别人也会比常人做的更加彻底,断然不会给人留有一点反转的希望。
“纵我不舍,唯依卿言!”百里豫仰天长叹,再回首时又是一派轻松模样,笑道:“独孤志在他处,百里亦不会强求!请独孤放心,今晚之后百里再不会勉强独孤于此,更不能容独孤被他人利用和算计。若是高位之人相问,独孤尽管拒绝便是,百里定能助独孤全身而退!”其实百里豫也知道按照独孤熙的心性,若是被皇帝询问,独孤熙必然会直言拒绝的,虽然以她的修为是不会被真正伤害到,但事关帝王颜面问题,难免皇帝和朝臣不会为难与独孤熙亲近之人,比如独孤鸿,比如穆仁封,或者将独孤熙羁押于天牢,她可以选择“逃跑”,然海捕文书下达之后独孤熙只能变装出现在皇朝中,多少会有些不便的。百里豫先提醒她一下,不仅可以让她心里有个准备,最重要的是百里豫想在独孤熙面前表明自己的立场,更进一步的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
“那独孤在此谢过百里了!”独孤熙感到微楞,凭她与百里豫的几次接触和她对百里豫的了解,他不是一个会轻言放弃的人,更不可能是个爱管他人闲事而会对自身无利的热心肠。奇怪的是,百里豫明明一介凡人,没有任何修为可言,她却无法探知百里豫的心知。独孤熙的道术修为虽未达到得道成仙的境地,但是已在大乘修为之列,莫说她想要探知一个非修道之人的内知,就是同道的修为者,只要道术比她低,独孤熙都能随意获取对方的心知,搜寻自己想要知道的线索,目前在独孤熙熟识的范围内,仅有她的师父诚辛真人和已背弃师门并偷宝下山的大师伯诚筹让她无法探知对方的心声。而百里豫这个特殊的存在,要么就是她独孤熙太过孤陋寡闻,不知世事无常、怪事尽有;要么就是他百里豫太过深不可测,隐藏实力与常人无异且其修为并不低于独孤熙。还有一种可能,也是独孤熙最不愿猜想到的可能,那就是这一切的怪异之处均是由所谓的“有缘”二字引起,按照师父诚辛真人的说法,百里豫便是她独孤熙今世的“有缘人”。成也百里豫,败也百里豫。百里豫是独孤熙的“有缘人”,那么便与独孤熙的最后一关情劫最有干系,若是独孤熙经历了与百里豫注定的情劫,她可飞升得道、上天成仙;若是独孤熙渡不过与百里豫注定的情劫,她的结果即是接受八十一记雷霆之罚,轻则独孤熙修为全无,重则……重则魂飞魄散、永无轮回!其实世人对神邸的顶礼膜拜无外乎是由于他们可以知天命而逆轮回,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对于神邸、对于仙人、对于他们这些修为者来说,最让他们惧怕也是天命。他们可以改变世人的命运,却终究无法逆写自身的命格,命中注定一说他们比凡人更为相信,也更是害怕注定“有缘人”的到来。因为他们或许凭借修为深厚,能够推算出命中注定的“有缘人”是谁,“有缘人”大概什么时期会出现,就像所有的悬疑故事一样,你可以知道开始,却无法猜中结局,神邸仙人也好、修为者也罢,他们都始终无法推算出最终的结果,那结果可好可坏且坏的可能性更大,然而这一切你都只能无可奈何,天道注定的命格终究会发生,无论你如何刻意的“躲避”,与“有缘人”的一切纠缠都将慢慢展开,直到命格中的结局出现了你都是无处可逃,往往一些看得很开的神仙或修道者便会选择沉默的接受了自己命格,省的去做无谓的挣扎,反而可能会加快结局的提前到来或加重结果的越坏程度。百里豫是独孤熙的“有缘人”,在师父诚辛真人告诉她这一点后,独孤熙的内心是恐惧不安的,她第一个反应便是要“逃”,“逃”的远远的,尽可能的远离百里豫,可是独孤熙发现她越是想要逃离的人,他百里豫就越是会出现在她的面前,这一切让她渐渐的冷静了下来,慢慢开始接受了这个事实,不再刻意提醒百里豫对于自己的关系,也不会有意在对话时用言语堵死百里豫后续之言。
独孤熙对于无法探寻百里豫的心知而感到一点内心难安,她不能听到百里豫的心声,没办法知晓百里豫所说的“不会勉强!”是不是真的放弃了与她的纠缠?根据两人前几次的接触来看,百里豫千方百计的设下各种“巧遇”不时的纠缠于她,更有甚者的是他直接耍无赖强行赖在滇西郡守府。试问这样一般的对你有着浓厚兴趣的“善赖”之人突然来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其可信度究竟能有多少呢?倒不是她独孤熙一时无法适应百里豫的不再纠缠,也不是她独孤熙执拗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是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百里豫的突然放弃于寻常不同,乃是奇怪之果,则必然事出有因。偏偏独孤熙又探寻不到对方的心知,使她没有办法知晓百里豫这番转变的原因,她的内心多少会感到一些不踏实。更何况像百里豫这样一个看似对什么都不上心、整天嬉皮笑脸、游戏人生的人,实则他是个最无情之人。没有什么事能引起他注意的百里豫是个最不爱管非己之事的人,就凭他们两人目前的交情,独孤熙真不觉得百里豫能为着这么一份浅薄的交情而不惧引火上身的危险,甘于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袒护一位世家小姐,且不怕由此带来了皇帝的猜疑和众人的非议。最让独孤熙担忧的是,她无法确定百里豫能否探知她的心声,如果对方真的是因修为比她更高而隐藏了实力,那么百里豫必然能探听她的心知,有些独孤熙自己想不明白的地方也就能解释的通了。可这种可能又几乎为零。百里豫是皇子,他的过往独孤熙已经在下山后的这段时间通过各方调查了解清楚了,十六年来百里豫没有可能拜高人为师而私自修炼,他也没有渠道获得道法秘书而自行修炼,再说如果百里豫的修为要超过独孤熙的修为,那绝非一两日便能炼成的。师父诚辛真人曾说过,她能在短短十四年之内修为达到大乘境界已属奇葩,世上段不大可能会有第二人如此。独孤熙的成就一是来源于师门乃道法纯宗,本派修炼道法偏重基筑、精于发掘潜能,修炼此法既可根基牢固,又会事半功倍,是绝无仅有的道家上乘之术;二是得益于遥山的特殊地理环境,玄宗地处遥山之巅,而遥山乃是世外之源,远离了尘世的污浊与繁杂,本就有利于门中弟子修炼,加上后山聚天地之精华的玄池之水的滋润与浸泡,让修为者的灵力和道基都会有着突飞猛进的提升;三是师父诚辛真人的悉心教诲与指导,在众多门内弟子中,师父单单选中了她作为嫡传弟子,每日亲身教导她的道术修习,传授掌门秘笈,急速增进了独孤熙的修为,甚至在她还没有全部满足去后山磨练的资格和条件时,是师父诚辛真人顶住了来自其他众位师叔伯的压力而特许独孤熙提前进入后山上古时期留下的天玄地宗阵中历练,正是因为在上古奇阵中的磨练,让她仿佛再生一般,重新经历了一次修为上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洗礼,走出奇阵的她犹如脱胎换骨般修为纯正且深厚,绝非任一同门弟子可望其项背的,也就是那一年,独孤熙超前完成上古奇阵的历练,当之无愧的被全宗上下奉为下一届的掌门人,那一年,独孤熙年仅十岁;四是源于自身的兴趣和天赋,遥山之上的独孤熙绝对称得上是个道痴,除了师父诚辛真人和几位关系不错的师门兄弟姐妹会分去她的一些注意力外,她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修炼之事上,每日必修道法、灵术,其余时间独孤熙便钻于研究奇门遁甲、炼丹习医,凡是玄宗所涉及的领域,独孤熙都会利用闲暇时间加以钻研,而且其成绩并不低于各科擅长之人专修的成绩,足见独孤熙在修道之上的兴趣和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