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才艺表演 ...


  •   “下一位,有请大博士程光之女程珍儿上台!”

      南由英退下后,大总管王芒尖着嗓子叫起了下一位表演者——大博士程光之女程珍儿。
      今年刚刚及笈的程珍儿是京都盛名已久的大才女。其父大博士程光是当朝大儒,博学强识,为人谦和,官拜从二品内阁大学士兼正二品太子少保。自古才子佳人多风流,奇闻韵事家喻户户传。少年程光与其夫人的一段缠绵韵事,大魏无人不知。离经叛道,少不更事,程光拒绝了家族内部的联姻,不惜与亲人反目,毅然娶了一位无依无靠的厨娘。俗话说:要想抓住一个人的心就要抓住那个人的胃。程光的新夫人可是深谙此道,那一手做菜的绝活不是人人都学得会。老宅那边原本对这个“便宜”儿媳是十万个不满意,然而新婚之后的儿子痛改前非,不再与那些“狐朋狗友”的纨绔来往,竟闭门在家做起了学问,老宅双亲问其缘故,亲儿只说:“娘子之言!”二老顿觉新妇娶进来也不算什么坏事,至少他们的儿子是往好的方面改变了。在外人看来,程家长辈对这个不太看好的新妇态度改观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她那手厨艺绝活。新儿媳进门后,除了负责好丈夫程光的衣食住行,更是隔三岔五的去老宅走动,每次给二老请安的时候新妇都会敬上现做的菜品、糕点、补汤,再加上她始终伏低做小、谦逊有礼,多次拜访之下,老人家们的胃被新媳妇给牢牢抓住了,若是她因事耽搁无法前来,二老竟有些不大适应,食欲下降,直到新妇差人送来食盒表达歉意,二老这才有了胃口。再后来,程光高中状元,进入翰林院,步步节升,光宗耀祖;程家添丁,一儿一女,男孝女敬。至此老程家的这段过往情事终于落下了圆满的帷幕。

      这位程大小姐虽是继承了其父的文学才思,盛名实副,《诗》、《书》、《礼》、《易》、《春秋》,信手拈来,且精通诸子百家,尤为擅长书法,其临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字帖堪比原版,均被人争先讨得。但程珍儿的性格不似其父那样谦逊温和,言语多是一针见血,行为多半尖酸刻薄,世家少女都在背后称她是“程大毒舌”。一身杏红摆尾裙配上鸦青绒边中褂,脚踩圆头绣花鞋,琼姿花貌,方桃譬李,大眼朦朦,贝齿紧和。
      款步而来的程珍儿规规矩矩的行礼道:“民女程珍儿见过陛下、娘娘!”
      肃宗对这位坊间著称的“程大才女”和“程大毒舌”早有耳闻,他一直都很好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能将这矛盾的属性恰到好处的融于一人,刚刚望着走上前程珍儿,他便明白了老天爷的伟大,在老天爷那儿就没有不可能的事。
      “咳咳!”肃宗清清嗓子继续道:“小姐平身!尔之才艺是何?”
      “回禀陛下!民女不才,唯现场默写古人佳作一篇。”
      “哈哈!”肃宗笑道:“小姐书法闻名于京,朕甚为期待小姐真迹,请!”
      皇帝刚说完,殿外已经备好文房四宝——上等笔墨纸砚的桌案就由两名宫人抬进殿内,若不是提前按照才艺表演的节目清单准备妥当,谁会相信偌大的皇宫间隔布局会有这样麻利的速度。
      程珍儿跪坐桌案正前方,提笔沾上宫人先前候在殿外时现磨的墨汁,集气凝神,起袖运笔。眨眼间,《楚辞》——《九歌》篇之《湘夫人》跃于白色宣纸上。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那笔墨离方遁圆、秾纤间出、映带安雅、筋力老健,非真非草,独成一体,却为行书之佳品。
      “妙啊!小姐此书与那前朝王羲之可一较高下了,哈哈!”肃宗端着已由宫人裱了边并呈上阅览的《湘夫人》,不禁赞叹。
      程珍儿听后,谢道:“陛下抬爱,民女受之有愧。”

      现在轮到从一品礼部尚书章盈之女章瑶开始表演了。前面已经说过除了一些外地进京的官家小姐因路途遥远帕路上行程耽搁便随父提前到场,今晚宴会她是京官之女中最早入席的。别无他因,独受皇后之命,多加观察大殿上少男少女,以备后需。上台之前,她没怎么跟周边的人寒暄,也是因为这个亲姑母提前交给她的“秘密”任务,章瑶逐一扫过全场男男女女。因陛下圣旨,官员必须携带女眷赴宴,男眷未作说明,所以男子方面,大将军郭存易之子郭时宇远赴西境,缺席;丞相沈潺府上大公子沈徽为京中巡视官,当值;丞相沈潺府上二公子沈杰应其父备战来年春闱之命,缺席;大博士兼内阁大学士、太子少保程光之子程胜乃闽南功曹史,留岗;四品及四品以下官家公子,暂且不计。女子方面:各品各阶世家小姐和京外官家之女均已到齐,莺莺燕燕,环肥燕瘦,万般千秋。然她只在意那几位。南由英,中坚将军,功绩斐然,军中有威信,可助表哥一臂之力,但其豪爽不羁的性格并不适合皇室斗争,恐姑母不喜。程珍儿,刑部侍郎之女,姿色不凡,才情颇佳,但其为人略显骄横刻薄,难与他人相处,易被人暗中利用。
      还有两位重点观察对象,沈珠和独孤熙。一个是当朝丞相之女,一个是郡守千金,一个代表了京中权势,一个寓意着滇西后援,就两方家世而言,不分伯仲,均在皇后可选范围之内。单从可控制程度来说,独孤鸿要比沈潺敦厚许多。可刚刚因独孤熙而起的礼节性小插曲令凤颜未展,她只能说独孤熙这个人并不是很讨喜。唉,她还真拿不准高台之上皇后最后会选谁家小姐为媳!

      “下一位,有请礼部尚书章盈之女章瑶上台。”王大总管的尖细嗓音再次响起。
      合膝而坐的章瑶暗自摆摆头,理理思绪,调整好状态,离席起身走向大殿中央。章瑶上着鹅黄色净面四喜如意纹妆花褙子,下系同色八幅湘裙,束有垂鬟分肖髻,芳馨满体,婀娜移步,艳冶丰盈,明媚妖娆,面赛芙蓉。
      “小姐国色天香,必是多才多艺之佳人也!”暂且撇开他与皇后的多年恩怨,肃宗公正的发出对皇后的亲侄女章瑶容颜的高评。
      “民女叩谢陛下!”章瑶娇中带羞,温声道谢。
      肃宗有点儿好奇她接下来会带来什么样的才艺表演:“哈哈!章小姐欲给众位上演何等精彩?”
      章瑶弯腰行礼回道:“回禀陛下!民女粗浅,别无他长,只略会跳几段《霓裳羽衣舞》,望陛下屈尊一观。”
      众人一听皇后的内侄女竟然选择了难度系数最高的歌舞——《霓裳羽衣舞》,纷纷吃惊不已,交头接耳议论开来。要知道因前朝战乱,《霓裳羽衣舞》已经失传许久,吾朝至今还没有一人能根据零散的曲目片段舞出完整的《霓裳羽衣舞》,多少舞艺名师都为此感到十分惋惜呢。谁承想她一个小小的十六岁少女竟敢当众挑战多少舞艺名师都无法做到的事情,真不愧是皇后的内侄女,胆色过人,实在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小辈呀!
      就在众人一片不看好的声音中,章瑶已经从偏殿换好舞衣回到大殿了。
      “好!”肃宗见对方脸上没有一丝担忧慌乱之色,便明白她早就有备而来。别人他尚且不知,但皇后他是再为熟悉不过了。皇后争强好胜,赢胜之心超强,章瑶的表演在此之前必然要过皇后这一关,若不是她的表演令皇后感到满意,如今章瑶也不可能拿出来登台表演的。侧首瞅了一下右边的皇后,果不其然在皇后的脸上找到了隐隐的得意之色,再看一眼台下端坐的礼部尚书章盈,那同样暗含的得意之色,肃宗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
      “有请小姐快快舞来!”肃宗不愿他们的关子卖的太久,出言催促道。
      准备就绪的章盈躬身回道:“诺!”
      偏殿的宫廷乐师继中坚将军南由英的《兰陵王入阵曲》之后再次吹拉弹奏了起来,悠扬的乐声响起,章瑶的霓裳羽衣也舞动了起来。一套霓裳羽衣的章瑶被数十名陪舞女子簇拥在大殿中央,只见领舞的章瑶展袖跃步,身轻如燕,舞态生风,落英翻飞,尽显霓裳!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整整三十六段的《霓裳羽衣舞》全曲,时隔百年再次完美的重现于众人面前,舞毕退场的章瑶竟无人察觉,兀自沉浸在《霓裳羽衣舞》给人带来的震撼中。
      “妙哉!”肃宗率先晃过神来,大为惊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闻。朕有幸一堵此等歌舞,实乃托了章小姐之福啊!众卿以为如何?”
      回归原态的众人一致附和。
      “陛下所说极是!”
      “章小姐真不愧是吾朝舞界第一人啊!”
      “正是!”
      “就是!”
      “臣附议!”

      “下一位,有请丞相沈潺之女沈珠上台!”王大总管的特有音质又一次传进了数千人的耳中。
      沈珠,丞相沈潺之女,曾经“沈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今朝“回眸一笑百魅生,诗词歌赋样样精”。因为她的爹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一品大丞相兼监国重臣,现在轮到她最后一个上台进行才艺表演了。最为节目清单上压轴出场的她不慌不忙,从容淡定的走上台。
      珊瑚套衣裙,盘发凌虚髻,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步履轻盈,湘纹飘逸,螓首蛾眉,巧笑倩兮。沈珠立在大殿正中央,迎纳千人瞩目,落落大方,不愧是丞相府上的千金大小姐。
      “民女参见陛下、皇后娘娘!见过各位娘娘、诸位大人!”沈珠行礼拜见皇帝和众人,声线优美,似莺吟唱。
      “小姐不必多礼,平身!”肃宗笑道。
      “谢陛下!”沈珠谢恩道。
      肃宗笑着问向她:“听说朕寿诞之日,那幅长达百米的《千里江山》图,便是出自尔手,可是真实?”
      沈珠敬声答道:“回禀陛下!那幅《千里江山》确实乃民女绣品也。”
      “哦!如此说来,沈爱卿府上竟出了个一等秀(谐音,绣)女啊?哈哈哈!”肃宗不禁开起了玩笑道。
      在场的众人哄堂大笑。机灵的人笑门道,愚笨的人笑热闹。沈珠顿时面色泛红,手紧衣角,眼角的余光却是不自觉的瞥向了东南方向。
      龙椅上的肃宗将沈珠的一切小动作都看在眼中,以达目的便不再逗她,笑道:“呵呵!玩笑而已,小姐不必在意,安心表演才是,请!”
      “诺!”沈珠脸上的红润渐渐消褪,挥笔在砚纸上涂鸦。红袖添香,兰熏桂馥,既有班姬续史之姿,又现谢庭咏雪之态。
      画面逐渐清晰可见,好一幅青山泉溪边,浣女嬉戏图。卷画左上侧留有几行小楷,曰: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佛”王维的这首五言律诗——《山居秋暝》,全在沈珠的画作之中。水墨世界,田园意境,人物神情,入木三分。寥寥数笔画,功力岂一般?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