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道法困于情 ...


  •   “听说有人思念,耳朵就会发热发痒。”方涯若有意揶揄她,“有人念着你这小丫头呢。”

      常羲一愣,一拍大腿:“坏了坏了坏了!一定是师父!我好久没给师父传过消息他一定背后骂我不孝呢!”

      方涯若看着她团团转,忍不住提醒道:“你五日前刚传过消息,忘了?”

      “诶?对哦……”常羲停下来,支着下颔回忆,“那次回信太不像他太短了,我都忘了是他的信……”

      走在前面的齐雪停步,似乎是怔了怔,好一会才回过身来,神情依旧恬淡,只扫了他们一眼道:“前面就是直通长安城的传送法阵。”

      “果然是仙家福地啊……”常羲跑上去,一脸羡慕地戳了戳正散发着金色光芒的法阵,“这样一个法阵要费多少功力才能置住啊……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这么厉害。”

      “修道之人寿数久于常人,你还小,不必急于一时。”齐雪抬手,指尖凌空一点,那法阵便自行缓缓转动起来。“听你们方才所说,那瘟疫是新症,怕是棘手,需先去长安城采办些药材。”

      长安……方涯若叫住兴冲冲往法阵钻的常羲,向齐雪拱拱手:“我二人不便在长安城露面。”

      常羲莫名其妙:“你是边将不能露面,我又不是,我可以去呀!”

      “闹了那么大动静,你还想没人捉你?”方涯若嘲讽道,“八成现在你的画像早已传遍街头巷尾了。”

      常羲摸摸脸:“被捉到会怎么样?”

      方涯若故作忧色:“对城门守卫出手,八成会被认作妖人,绑起来烧死。”

      常羲小心问:“用什么绑?”

      方涯若有心吓唬她:“铁链。到时候铁链也烧得滚烫烙在你身上,就跟烤肉一样,你还能闻到自己熟了之后的肉香味。”

      常羲想象了一下,一个寒颤,抱着双臂后退一步:“那、那我也不去了……”

      “如此,倒是的确多有不便。”齐雪思量片刻,转向常羲,“你可学过神行之术?”

      常羲点点头,从随身包袱里抽出张符:“这个么?”

      齐雪细细端详了一下:“不错。不过……你修道多久了?”

      常羲实话实说:“从小就修道,学的第二句话就是道生一,到现在十七年了。”

      “十七年的道行……”齐雪不解,“修行十七年,你还不能信手制符,还需要依靠朱砂符纸么?”

      “我……”常羲羞愧难当,头低了下去闷声道,“我以前可以的,是最近才不行了……”

      “修道需心念合一,摈除杂念。”齐雪一掌覆于她天灵,“你现在运行灵力真气,让我看看。”

      常羲听话地闭上眼,调动起浑身灵炁有条不紊地游走周身。仙家福地本就灵气充盈,她如此一运功,身边的灵气也都聚拢而来,在她身侧凝出浅色的光,乍一望去,就像粼粼水波浮在她身边,如同山涧溪流徐徐流淌。

      “灵力精纯,且这修为比一般十七年道行的要高上不少。”齐雪撤了掌,更为疑惑,“以你修为,术法咒诀皆因信手拈来才是,怎会出现阻滞?”

      常羲也迷糊了:“我、我不知道……”

      齐雪退开一步:“你现在,制一个传信符让我看看。”

      常羲结指,指尖微光闪烁,周围灵气随着指尖划过更改方向凝聚。常羲屏息,聚精会神地在面前浮空绘出符号。

      然而,在符将将成形之时,突然像有什么触动,微光顷刻散去,灵力又重回指尖。

      手挫败地垂下,常羲声音又酸涩起来:“又是这样……”

      齐雪若有所思:“你,可是有什么心结?”

      “道士也会有心结?”倒是方涯若明显惊讶,“小小年纪,有什么可心结的?”

      常羲没心思理会他,面对着齐雪缩了缩身子,像是做了什么错事:“我……我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我不是有意妒忌的!我知道错了……其实凝不出符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定是妒忌害的,我也努力地去控制了,我……我都离开他们了……”

      她这瑟瑟缩缩的模样极为反常,方涯若简直想去摸摸她的额头看有没有发烧:“小丫头说什么呢?离开谁?”

      常羲嗫嚅着道:“我不敢跟师父说……齐前辈,是不是……我这样的人,就不配再修习法术了?我真的很努力地改了……”

      “妒忌?呵,修行大忌,妒的确占了其一。”齐雪摇摇头,猜了一二分,“但这妒,却多由情起。”

      情……常羲像被踩到了痛脚,又踉跄着退开好几步。

      齐雪上前,安抚地拍了拍她:“你师父,不曾教你,动了情,该当如何?”

      常羲结结巴巴道:“嫁、嫁人吗……?”

      “呵……”齐雪轻笑一声,叹道,“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有情的,也未必有这个缘分能够厮守终身。修道之人并非不能动情,但绝不能困于情。”

      “你为心所困,为情所乱,由是生妒,因妒毁道,最终苦的,还是你自己。”齐雪白衣翩然,步入浅金色法阵中央,“这是你的劫,须得由你自行参悟。”

      身形消失,仅留下常羲怔怔,与方涯若目色深沉。

      长安易家别院,易兰旌铺纸走笔,一挥而就。小心将信封好,交付与心腹。“不必顾忌马力,务必尽快将信送往晋州。就按照我给你的地图走,交给一个名叫张大酒的人,就说是侄女安之素送来。”

      心腹诺了一声,将信揣入怀中就走。

      那信套了两层信封,最外那层空白无墨,第二层却分明写着“墨泠亲启”四字。

      “鸣沙县乃边关重镇,听闻两任长官方氏兄弟治镇极严,私信未必能够送达那里。”易兰旌忧心忡忡,犹自懊恼,“先前我竟疏忽了。”

      “兰旌莫急。”徐筠安慰他,“他们寻人不会太快,眼下最多也是刚到鸣沙县,见无消息或许会回晋州。现在送去,也不算太晚。”

      “万一他不回晋州,可就渐行渐远了。”

      徐筠倒是不担心这个:“兰旌莫要小看了阿泠。你我三人相交二十载,岂会连这点都猜不到?即便没收到,阿泠四处寻人不得,也会回长安与我们会合。”

      徐筠说得有理,易兰旌略略放下心来,起身外出:“现下还是先去打探消息……坦白言之,我只愿那守卫认错,根本不是常羲姑娘……但阿筠的画工在此,那守卫也再三确认,由不得我不信。”

      徐筠也跟上去,眉间拧了起来:“兰旌怎如此悲观?好像常羲姑娘必死无疑似的……”

      但其实,他又何尝不明白情势如此。若是皇帝想保方涯若,必定会将所有罪责推到那个“妖人”头上;若是皇帝想除了方家,常羲以“妖法”伤守卫,足以成为一个引子。不论哪一种可能,常羲似乎都,危在旦夕。

      而他们更无法肯定的是,常羲与那位方涯若将军究竟是敌是友。方涯若就像一个难以捉摸的弓弩,不知几时会发箭,且这箭头,是指向谁。

      镇国公府坐落于长安城东部亲仁坊,靠近中轴朱雀街,与长安城最为繁华的东市也仅一街之隔。长安城寸土寸金,居留不易,而镇国公府占地广大,气派非常,足见当年圣上赐邸时是如何荣宠。

      即便只是做个样子,也是做足了。

      易兰旌二人住得不近,走了好一会,刚到东市,便零零碎碎听闻了关于方涯若的事。这位小将军在长安城似乎也名声不小,今日这事一出,好些人又开始小声议论起他来。

      易兰旌与徐筠驻足,一旁茶摊就有人谈及。

      “奇哉怪也,这方小将军为啥回京?”

      “这几日没听说边关有什么动静啊?无故回京,这这……这不是擅离职守么!”

      “何止擅离职守!边将回京需圣上下旨,最最不济也要口谕,无诏回京,罪不在小哇!”

      “虎父无犬子,镇国公的儿子,镇军大将军的弟弟,岂会不知轻重?必有隐情!”

      “当初镇军大将军不是与吐蕃主帅同归于尽了嘛,方小将军当时就立了誓,不灭吐蕃枉为人。如今吐蕃未灭,我是不信他会起谋反心思的!”

      “嗨这事儿谁说得准呐!他手里也是有兵权的,而且烈营曾经是镇国公嫡系,虽说过去那么多年了吧,但听说还是只服方家人,看看连着两任营官都是方家就知道了!”

      “哎听说这方小将军当年孤军追敌,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一直到追上那支敌军尽数斩杀才作罢。他杀的那个将军,在吐蕃名头也不算小呐!”

      “啧啧莫说烈营,怕是整个朔方节都服他方家。节度使谋反的事儿又不是没有过。”

      “听说那方涯若煞气重得很,若真有战乱,苦得还不是我们……哎你弟弟不是想投御林军嘛,悠着点儿。”

      “煞气重?你哪听说的,不可胡言乱语啊。”

      “你不知道方涯若有个外号叫玉面修罗?啧,听说他提着敌将头颅回来的时候,整个人就像是阎罗殿里爬出来似的,浑身是血,连走路都是一步一个血印子!听说本有人担心他镇不住烈营,结果那会,他眼睛那么一扫,在场所有人都噤了声儿啦!”

      “说得像你亲眼见过似的。”

      “还别说,真就是见过的人告诉我的。”

      “得了吧,那会他才几岁?十九岁吧?要说镇国公有这气势我还信些……”

      徐筠望向易兰旌,后者低声回应:“两年前的事,当时我也听曾听父亲提及。”

      徐筠点点头,瞥了眼越聊越大声的几人,快步走过:“若真是这样的人,无怪皇上担心了。”

      心中急着往镇国公府走,不曾注意左右,待一转头,冷不防有个白衣女子突然出现,眼看着就要撞上了。

      徐筠还未来得及反应,那女子却白衣一闪,衣角悠然掠过他的指尖,竟似在瞬息移出几步,堪堪与他擦身而过。

      还带起一小阵清风。

      徐筠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翻过手盯着看:“不、不是真的吧……好像突然就闪过去了,明明看着速度很慢啊……”

      易兰旌走到他身边,看着那已飘然远去的白衣身影,轻声道:“如此身法,绝非武学所有,许是道人。”

      那身影径自飘向远处,似乎身边发生的任何事都与之无关,若和风过川,不急、不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