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我叫耶律文才,辽国的南院大王,常常自称为大辽第一聪明人,而现在,我却站在这里,站在一座坟前,今天是清明,这是中原的节日,但我却把它记得清楚,不仅是因为我通汉人的仪礼文典,更因为这座坟里是我这一生唯一爱过的女人。
      她叫小风筝,人们总是这么叫她,没有多少人还记得她的本名叫陈鸢,只有那么几个人知道,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现在已经死了,再也回不来了,她的死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从她跟我来到大辽之后我就发现她身上有着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问了她很多遍她才说,告诉我这是她天生的命数。
      在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小风筝到了最后仍然爱着的男人,他叫公孙策,在多少年前我奉命去土城,在那里我遇到了小风筝,也遇到了他,那个与我相像的男人。
      我跟他争小风筝,不管怎么样我一直在跟他争,比文才,比推理,比对小风筝的那片心,似乎也没有出乎意外,我输了,小风筝的心里满是他。
      现在站在小风筝的坟前,我却想起了我旧日的情敌,到底是为什么,朦朦胧胧中好象有一个影子和我的身体重叠,重得那么近,是因为它们是那么像。
      在小雨滴落的那一刻,我好象明白了什么,那不是道影子,不止是道影子,它和我的太像,让我一直以为只是有我自己,而现在我似乎感觉到它不是。
      为什么小风筝死的那一刻我没有流泪,现在再也看不到她的脸时,在雨中,我的眼中竟然有些酸,酸得不明所以。
      衣服湿了,模糊之中不是现在这场雨,我看到他在雨中为封老大的尸首遮雨,那是不是他最狼狈的样子我不知道,但我却觉得我狼狈极了,因为我知道对她,对他,我都是多余的。
      惊觉这个想法,我缩了一下扶住墓碑的手,为什么?
      今天是清明,那边的清明不知道有没有下雨。
      我回到府里的时候看到了我的哥哥,耶律俊才,他好象已经等了我很久了,看到我,他急冲冲得就上来问我去哪了,我没有和他说我去看小风筝,因为我知道他不喜欢我和一个大宋的女子在一起,我只回答他说去喝酒了,他好象放了心,便拉下我坐下说话,看来他也是带着酒来的,但好象听说我今天喝了酒便也没问我就自斟自饮起来。
      他突然间停下了,因为我告诉他说我要去大宋的都城,开封,他的眼睛看着我就像定在了那里,我以为他会拒绝,但是他没有,他只和我说:“早点回来。”
      我很意外,但是我也没有问,他一定是不肯说,我猜了一下,是不是因为包拯呢,因为他觉得我离包拯那么近是没有好处的,即使现在包拯已经跳崖身亡了他还是觉得不舒服,大哥是因为包拯死的,所以他就是这么想,我和他想的不同,包拯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永远沾不上关系的人,而我,去那里,是因为另一个人,在包拯身边的那个人。
      公孙策。
      为什么去找他,我也在路上一直问自己,想着就去了,我耶律文才一向如此,想什么就去做,什么都不考虑,信心十足地以为什么都可以做到,就像当初一样,可是我当初为什么那样。
      因为影子,因为小风筝身上有着一个人的影子,从小风筝的眼睛里我可以看到一个人,我把小风筝当作了一面镜子,把他照出来,就可以看到他,就如同看到自己。
      人会看自己一辈子,看别人呢?
      我没有带任何人去大宋,那样会引起很多麻烦,毕竟我是大辽的耶律文才,不是大宋的百姓,一路上颠簸之苦我一点也没觉得累,因为大宋已经越来越近,而开封也是越来越近。
      我的马停在了开封的城门口,看着城门上那两个字,是座老城了,可我却是第一次来,停了几刻的时间,我还是进去了,不进去的话我还来做什么。
      马被我交托到了店家小二的手里,下来走在开封的路面上,我闻到了我以前从未闻过的味道,这里和大辽的风俗景观确实差别太大。
      他在哪儿,我不知道,如果这么在街上随便打听一个人肯定能够知道,因为他是大宋的第一才子,是曾经的礼部侍郎,可我没有这么做,那样的话,就会有人知道有人找他,是我耶律文才找他。
      昔日的开封府,现在都不知道府尹是谁,那些都不重要,因为他和我没半点关系,公孙策,公孙策会在哪儿。
      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远远地看到一群孩童向我这个方向跑过来,像是放学归家的样子,一派天真烂漫。
      他们在回家的路上还在背三字经和论语,没想到他们会有这么爱读书,莫非这个先生不打板子吗?
      我正这么想着,竟一步一步走到了书院的门口,门口有些空,却让我闻到一阵馨香,很宁静的感觉,又让我想起了一个人,还是他,公孙策。
      开始我怀疑是我想着什么就看到什么,是一种幻象,可当我看到他看着我的目光也是那么真实,我终于信了,我见到了公孙策,无意之中,机缘之巧,就看见他了。
      可是,我看见他了又要做什么呢,我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还是小风筝。
      他看到我眼中是完全没有想到的模样,许多年没有相见了,他清瘦了许多,越发地像个书生,还当了这个不打板子的先生么?
      “你来做什么?”好半天他问我,他没有叫我,因为我已经来了。
      我说:“小风筝不在了。”
      我不是有意开始就说这一句,实在是想不出什么话可以让我们打破这个局面而可以不让他掉头就走,看到他眼中开始闪现的悲伤,那曾经和我眼中的一样,一片静湖般的眸子因为这句话而起了波澜。
      “她什么时候走的,走的时候安心吗?”他问我。
      “就在那年你写信借兵处理完那件事后一年多时间后,她的病严重了,而没有办法医治,就走了,走的时候我看到她有些舍不得,但也还算是安心了。”
      公孙策没有说话也没有点头,只是偏过了脸看着我来的方向,是希冀看到大辽土地上的那座坟冢么,可是他看不到。
      他转过头来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是不是在他看来我说完这句话就可以走了,这样走了,我当如何。
      “进来吧。”听到他这么说,我点了点头跟随他进了书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