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1、第一百二十一章 起死回生 ...

  •   周颀盘问完苏昙,又传了几个苏府中人调查了一遍,心里便有了答案。

      如果今日来查的是其他人,或许结论会南辕北辙,但周颀在刑部已十年,他的阅历太深,什么疑案没有见过,虽然此事自始至终始终毫无破绽,但苏府中人这如出一辙的口径便叫这弥天大谎不攻自破。

      加之他了解苏晟。
      或许苏晟在朝中近一年,忙这忙那,始终没正眼好好端详琢磨过周颀,但周颀却相反,他一身墨色站在暗处,但这双鹰一样的眼却时时刻刻都在打量着所有人,他不会漏过任何人,包括苏晟在内。这人韧如蒲苇,绝地中也能厮杀出血路来,他是不会轻易投河了事的。

      带着结论,周颀请示过后,便登上皇帝所在的马车。

      皇帝渴求结果的眼神几近有些虎视眈眈。

      他方才心烦意乱,试图闭目养神,脑海中却记起那日紫宸殿中的惊险——苏晟先将暗器对准了他,然后转向了自己。苏晟当时的眼神他现在都记得,这样强烈的愤怒与绝望杂糅在一块,生生的将他逼怯了。

      在那之前,他一直都以为苏晟在自己掌握之中,从那时他才顿悟过来,自己早已开始受苏晟的主宰。

      所以那以后,每当苏晟试着进一步,他就退一步,把苏晟纵容得近乎天理不容。他只希望苏晟能留在他的身边,让他的每一天还留有那一分企盼,一丝希望。

      这一次苏晟是自尽也罢,逃跑也罢,似乎已不重要了,他只是不明白苏晟为什么就是不愿意留在自己的身边,难道他又把苏晟逼得太紧了吗?不是!是天不遂人愿,西南战事的失利,成为他一味后退的阻碍……在权衡利弊得失之下,他做的决定无疑是理智与明智的,任何一个国君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苏晟并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或许他并没有把季宇轩的死怪罪在任何人的头上,可无论如何,苏晟的所有反应,最终却全成为了对他的惩罚。

      他觉得不公平。胸口蓄着一团怒火,全因那人而起,也只能朝那人而去。

      可那人却聪明的不在他身边。

      躬身进入马车中,周颀直起身子,掸了掸袖子便开门见山:“陛下,苏晟想必还藏身于某处。”

      闻言,皇帝只低垂了眼帘,整个人身上却已发散出危险的气息。

      周颀行事一向干脆利落,既然有了如此结论,通常而言剩下的便是如何去找了,但他再度开口,却并非如皇帝所料。

      周颀的声音冷冰冰的,口吻也有些硬:“陛下,臣觉得,此时西南战事迫在眉睫,陛下不宜在苏晟身上花太多精力。”

      这两人共事以来,便始终有着异常的默契与共识,皇帝几乎从未见周颀在他面前提出反对的意见,略带意外的后倾了身子,脑子里也稍稍冷静了下来。

      他发现周颀的话没有错,如果要查,投入人力物力,迟早都能找到,但大战当前,无论是他还是朝廷,都无暇去顾及这种小事——苏晟之所以敢用这样拙劣的把戏,想必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那依你之见?”
      周颀道:“陛下眼下应当心无旁骛,待西南一带叛乱平复,朝纲稳固,臣一定能将人找回来。”

      皇帝终于长叹一声闭了眼:“也罢。”

      ***

      宜妃在苏府碰了一鼻子灰,却还是不能相信此事,一出府便听说皇帝与周颀都已回京,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回宫后观望了一阵子,见皇帝已全身心投入到了西南边境的战事之中,她便也没有其他法子继续纠缠此事。此时看不懂发展的绝不单她一个,连何英也看不明白,皇帝先前对苏晟这般执迷,忽然说放就放了手,实在匪夷所思。皇帝没有同他算账,他自然也是不敢提,可苏晟的生死未卜还是让何英十分不满,因为他心里暗暗定下的与苏晟之间的争斗,就这样没了后文,这就好似一拳打了个空,完全没有使劲后那淋漓尽致的痛快。

      他那颗不肯死的心,终于在一个月后重新鲜活了起来。这一个月里江北的大军整顿完毕,奇袭渡江,捷报连连,而随着西南那一带的战事稳步进行,周颀终于有一些动静了。

      周颀先借捷报大赦把牢里的谢元中放了,又接连出了几趟京城,虽然谁也不知他在做什么,但何英隐隐觉得是与苏晟有关的。
      于是何英再度兴奋起来了,尽管周颀没立刻把苏晟揪出来,但这些举动就代表着,对于苏晟的离奇失踪,皇帝从未善罢甘休。他心里有底了,皇帝要找,一定能找到,那他和苏晟的战斗就不算完。

      就在此时,谁也料不到,随着大军往南压近,前线竟得来了意外的消息。听说东秀郡攻破后,守城将军季宇轩并未战死,而是降了敌军,虽然消息的真伪一时还无从定夺,却还是在朝中引起了一片哗然,季府将士自开国以来,代代皆是忠心为国铁骨铮铮,怎会做降将?

      季府中人立刻得了消息,一时也不知是喜是忧,喜的是季府五子或有一线生机,忧的是他一人阵前投降,引祸季府。

      这传言虽然在朝中传的纷纷扬扬,但终究没有真凭实据,留守京中的武将大多还是缄口不提,毕竟作为武将,这埋骨他乡的事,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落到头上,对于这其中的心情便更加感同身受一些。一个年纪轻轻的将军,念世间姹紫嫣红,一时贪生,也是情有可原。况且降将又如何?大丈夫能屈能伸,古来夏侯惇于禁这类大将军,不也打过败仗做过降将。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儒将,留着性命精忠报国,难道不比一死明志来得值当些?

      可随着大军南下,两月后,占回十六郡中的东秀郡,一道军报传入京中,进了紫宸殿后,皇帝阅过便立刻召了周颀在内的几位大臣,商议过后,一道圣旨便派人将季府围了起来。长公主由人护送入宫,而季府府中其余百余人全数锒铛入狱,连庐州的店铺府邸,都遭官府查封,未能幸免。

      哪有一个将军阵前投降,就抓他一家的事?要这样,打仗这活还能干了?季家在朝中还是有好些老交情,那些年过半百的老将军们义薄云天,自然不能看见季府如此,便赶紧风风火火入宫来问,可一问,便都沉默了下来。

      原来前线传来的消息是,季宇轩不但没死,还去了益国,封了隽武将军,益王更将其招为驸马。这一下是从阵前投降成了叛国求荣,连累全府,倒也不冤。

      在此之前苏晟也不知躲到哪儿去了,跟踪谢元中并没有什么结果,林湘那边查了几回,都说不知苏晟去向,可是让周颀找得苦,此事一出,他便安逸了,只出了一趟京城,把朝中这些事告诉了林湘。

      接下来,便等苏晟自投罗网了。

      周颀看得出来,林湘得了消息便坐立难安,可他这幅愁容做不了假,他是真不知苏晟在何处。以他的脑子,想来想去,也只能去齐仓找苏晟的姐姐。这消息若是周颀带去的,苏昙便未必相信,可林湘是苏晟的救命恩人,她对林湘带着感激,自然无多戒备。等她将消息带给苏晟,听说季宇轩没死,季府却满门入狱,苏晟会是什么反应,还需要猜度么。

      不出七日,苏晟定然会出现。

      果不其然,才过三天,‘投河自尽’的苏大人就还魂了,一如往常,理直气壮的进宫直去了紫宸殿。

      一路上春雷隔着云层在天边闷闷的轰响着,春雨绵绵,苏晟没有打伞,寒冷的细雨便浸入头发,衣衫,他心里的滋味,连五味陈杂都不足以形容。季桃花还活着,季府出事,季桃花做了什么狗屁驸马,这三个消息,每一个都能让他的心狂跳不止。

      事有缓急,他只知道眼下要先救下季府,因为季桃花不是个混蛋,就算季桃花是个混蛋,他也喜欢季府的人——别的不提,就冲那一天季府老夫人那些暖心的话,便值得他拿季府当自家人。

      紫宸殿前守着侍卫与太监,苏晟抹了一把湿漉漉的眼角便拾级而上,才走到半途便看见大门里何英缓步走了出来,瞧见苏晟,他面有喜色,却皮笑肉不笑:“哟,可吓死老奴了,莫不是白日见鬼。”

      “……”苏晟不答,只道,“本官求见陛下,速去通传。”

      何英虽是一个太监,但也是皇帝身边的太监,宫中的大内总管,在这宫里同他讲话的官员,客气的要说句“劳烦公公”,不客气的,也都带个“请”字。谁还和苏晟一般,真拿他当一个太监使,说话直冲冲的?何英收了拂子,扬眉道:“您来得不巧,陛下正忙。”

      苏晟心如急焚,没空和何英周旋,绕过他便欲进殿,可他没想到何英吃了熊心豹子胆,竟喝了一声“来人”,将他拦了下来。

      “苏大人,莫逼老奴把话说得难听。”何英道,“陛下可是说了,苏晟苏大人已投河死了,有居心叵测冒名顶替者,一律轰出皇宫,老奴方才这还是客气的。”

      苏晟得知消息一时心急,入宫没来得及想太多,早已把这茬忘了。此时听了何英的话,他才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难怪何英敢拦他。原来欺君叛逃的事,杏花君已记恨上了,他根本自身难保,哪有救季府的资格?

      苏晟慌了神,可季府如今处境,他不得不去尝试,反手便抓住何英的手腕:“欺君之罪我苏晟自会担当!苏晟求见陛下,速去通传!”

      何英没想到苏晟有那么大的手劲,费了好大劲才把手腕从苏晟手中解救出来,揉着吃痛的手腕咬牙切齿道:“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一国之君,是你要见就能见的吗!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苏大人,请回吧。”说罢瞪了两边拦着苏晟的太监一眼,“还愣着干什么?带出去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起死回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