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22章 知其不可而为之 ...
-
最近一段时间,市局小道消息满天飞,人人都在议论有关干部调整的事情,虽然这个事情还没有发生,但是人人都非常关心它、议论它。在机关里,人的问题是最敏感、最关系切身利益、最让人关心的问题,每次干部调整前,调整的风声就会从不同渠道传出来。无风不起浪,小道消息往往是真实的,每次传来传去之后,事情也基本上会紧接着按照人们传的去发生。
市局历次干部调整,都是从高到低,也就是说先调县级,后调科级,而市局两名正县级的老副局长退下来以后,一直空着两个正县指数。人们猜想,这次干部调整肯定会补齐。局里除了局长政委外,剩下的五个副局长里面,虽然李局长和刘局长都排在程一帆的前面,但是,程一帆的呼声却最高。李局长年龄大了,虽然还没有到退的年龄,但是也就这两年的事情了;刘局长虽然相对稍年轻些,但是局里谁都知道,刘局长是个三不管,因为这两年刚添了孙子,心思不在工作上,每天忙着看孙子,分管的事情基本都交给处室自己办,很少去操心。
程一帆是一个实干的人,干工作就是干工作,工作以外的事情很少考虑。不像一些干工作不上心,却每天钻营关系的人,所以他在局里的口碑是公认的。对这些事情他本来并不是特别的关心,不过搁不住不停的有人在他耳边议论,而且,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对干部调整的事情,他曾向组织部门的一个熟人婉转打听过,也知道调整的事情确实在前期准备中,马上就要开始,而决定他能否顺利调上正县级的决定性因素,自然还是部门一把手的推荐。
程一帆心里非常矛盾。在考虑了几天之后,他走进了市局一把手王局长的办公室。
没有人知道那天在王局长的办公室发生了什么,但是隔壁的办公室听到王局长好像在和什么人激烈的争吵,并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没有人敢进他的办公室。据后来因急事当天找过他的同志说,他心情不好,一点小事就发脾气,逮着谁骂谁,把他们都给训出来了。
路晓菲终于把调研报告写好了,下班的时候,她用打印机打出来一份晚上带回家打算再看一遍。临走前,她照例把打印机和电脑都关好才收拾东西走了。只是在她走了以后,她不知道她的电脑又被人打开过。
第二天早晨上班,路晓菲把晚上看了一遍的稿子从包里拿出来,准备再做最后的修改,当她伸手想打开电脑显示器的时候,她突然发现,显示器电源是开着的,但是昨天临下班的时候她明明记得自己是关了以后才走的,怎么回事?谁动过她的电脑?但是这个念头只是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她并没有多想,而是把调研报告又仔仔细细审过一遍之后,决定交给程一帆。
路晓菲到程一帆办公室的时候,程一帆正在办公室向调研处的几个人布置近期的工作任务,看到路晓菲进来,他点了点头。路晓菲想把材料放下就走,临出门的时候却被叫住了,程一帆让她在旁边坐着等一等。路晓菲就坐在一边听程一帆布置工作,她听到程一帆给调研处安排了即将召开的机关效能大会上的相关文件起草任务,指出了工作要强调的几个要点,布置完以后,程一帆说:“行了,就这些事。”可是调研处林处长却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用疑惑的语气对程一帆说:“程局长,全市正规化建设观摩会的材料?”他拖了个长音却没有说下去。
路晓菲明白,这种全重要会议程一帆肯定会参加,而且由于秘书、调研都是他分管,所以这种全市性的综合会议,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由他牵头组织准备,无论在会务安排、还是材料起草方面。但是,大家都知道王局长说这个会要在后天开,作为负责牵头办理这个事的程一帆确没有布置相关的任务,负责材料起草的林处长沉不住气了,要知道写材料最忌仓促上阵,最好能提早了解材料任务,有一个准备时间,也省得加班加点熬夜整理,所以他见程一帆没有提观摩会的事,忍不住主动请示了。
林处长等着程一帆的话,程一帆却半响没作声,过了好大一会才说:“这个事王局长会专门安排的。”
林处长听的一头雾水,但是他看程一帆脸色不好看,没敢再问,带着处里的同志走了。
林处长走了以后,路晓菲立即站起来走到程一帆跟前,预备他看稿子的时候有什么事情要问她。程一帆正低着头看稿子,看到路晓菲过来了,把桌子上一份稿子拿起来给她,说::“这是他们弄的,你对比对比,说说想法。”
路晓菲接过来一看,稿子是调研处起草的,正是林处长他们弄的。稿子比较长,十几页。她大体翻了翻,发觉调研处出手的东西确实就是不一样,整篇材料排版美观、纲目清楚、重点突出、文从字顺,一看就是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只是报告的内容与路晓菲写的不一样,简单说,就是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否定,一个是唱赞歌,一个是提问题。这篇报告以肯定全市特别是基层的正规化建设成绩为主,问题主要是基层的推进力度不够大,发展不平衡等等,而路晓菲起草的则是写的基层真实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提的比较多,也比较尖锐。
路晓菲想了想,说:“这篇稿子写得挺好,但是内容没有反映基层的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是有的单位当作政绩工程,有些地方甚至盲目建设、脱离实际,应当明确指出来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程一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晓菲,你说得对,只是有个问题,就是谁来指出来呢?谁指出来谁倒霉。”他苦笑了一下继续说:“你知道吗?我为这个事专门找过王局长。”
路晓菲心里咯噔一下,说:“那后来怎么了?”
“后来?”他望向远处,有些茫然的说:“后来?后来的事情有谁能知道呢。”说完,他收回目光,轻松对路晓菲一笑,说:“你写得挺好,放在我这里吧。我再想办法向上面反映一下。”
路晓菲看着程一帆平静的脸色,从心底里面觉得这个人是一个正直的好人,是一个能够忘记自己、为别人着想的人。虽然她不知道他说的“上面”是什么意思,但直觉使她的心里忽然有点不安,担心一点点蔓延,对他的敬佩与担忧使她放下一切,对他说:“不知道您要做什么,但是无论您做什么,我都相信您、支持您,在我的心目中,您是一个好人,您一定要仔细考虑好了再做,您那么有前途,您——”路晓菲不知道说什么好,说得语无伦次结结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