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回家路上 ...
-
许盈真的就不怕方策忽悠自己?
怕,怎么不怕?!想起从前方策给她留下的深刻记忆,许盈走出聚鲜酒楼后,觉得心都揪得紧紧的。
不过,与其让自己在包房里跟方策共进那豪华大餐噎死,许盈觉得还不如忐忑地在外面吃碗五块钱二两的小面。
钱么?
那是自己“应得”的,方策想赖是赖不掉的。许盈想:这就是大人物与小人物的根本区别——面子问题。
即便想得这么松活,可是许盈还是挨不住一下回到梨花镇的汽车就直奔银行柜员机,看清楚了上面那笔多出来的钱后,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和所有小家子气的人的行为一般无二,许盈查看了那笔钱“对”了之后,赶紧就去另外一家银行开了新账户,把那笔钱悉数转到了新账户里,这才觉得安心了。
当然,与此同时,许盈也有些不足为由,且不足外道的小失望:诶,方策怎么不多打点钱,用钱来羞辱我一下呢?!
许盈并没有马上就乘车回墨桐山,而是犹豫了一下,从刚存好的账户里又取了一万块出来,小心翼翼地确定周围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时,急忙装进了背包里,出了银行。
一般赶集都是赶早上的集,下午人就稀疏不少,不过临街的店面却一如往常大门敞开。
许盈在新街上走了一圈,最后还是选择进了X信营业厅,左挑右选,选定了一款预付话费的合约智能机……总共花费了不足一千元(其中包括了充的九百八十八话费)。
拿着全新号码的新手机,许盈有些唏嘘地站在营业厅门口一分钟,才着手输入了第一个号码——班主任老师尤惜玉老太太的号码,并在存好了号码后,许盈给老太太拨打了这部新电话的第一通电话。
老太太依旧很唠叨,但是这样的唠叨却让许盈由心地弯了嘴角,眼底也露出了真心的笑意。
简单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和将来的规划,老太太那边顿了一下,然后就说让许盈等一下……许盈听到老太太那边窸窸窣窣一阵动静后,老太太夸张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哎哟,人老了,脑子就不济事了,还好还好你师公有归捡,可算是找到了。”
许盈笑盈盈地没有说什么,可接下来老太太报给一串电话号码,以及一一点名那些电话号码的主人是做什么的时候,许盈当街红了眼眶:“老师,这些年劳你多费心了,我一定会把日子过得好好的。”
第二通电话自然是打给包玉敏的。
想着要是没有第一时间把号码告诉包玉敏,这小丫头以后的各种责怪,许盈就心里软软暖暖的……有时候许盈也会忍不住想:要是当年自己早早结婚了,要是生个女孩儿,应该也会跟包玉敏这样娇憨可爱吧?!
只是这种念头转眼就被许盈压了下去,女儿和妹妹,这可是差辈了,而且……呵呵,缘分到了,是自己的怎么也不会跑掉。
包玉敏果然如许盈猜想的那样,虽然知道许盈第一通电话不是打给自己,而是打给了尤老师有些不悦,不过想想尤老师对许盈的帮助,小丫头顿时觉得第二也不错,至少……嘿嘿,许盈的电话号码连家人都还不知道,自己就先知道了……“果然盈盈姐是爱我的。”
正一边跟包玉敏通着电话,一边走在街上的许盈,看到不远处莽撞的年轻身影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挂了电话。
包玉敏这小丫头刚才问许盈在哪里,在许盈报了自己的位置后,没想到这小丫头就抱着电话直接过来了,得,瞧瞧那脚上,还穿着拖鞋呢!
包玉敏一到许盈跟前,手机往口袋里一揣,空出手就抱住了许盈的胳膊:“盈盈姐,没吃饭吧?走,去我家,我饿死了,爸妈不在家,都没人给我做饭。”
看着小丫头撒娇的模样,许盈也懒得点破包玉敏漏洞百出的破借口,两人亲亲热热地直奔梨花镇菜市场,准备去买菜。
许盈的厨艺不错,包玉敏即刻化身小吃货,吃得爱美的小丫头肚儿溜圆。
要不是许盈表示还有事要办,得走了,估计包玉敏就想这样躺在沙发上不动弹了。
有心想要多挽留许盈一会儿,至少等到一会儿爷爷回来,把许盈介绍给爷爷认识……可是包玉敏看着许盈认真的态度,也知道许盈是真的有事要忙,毕竟许盈和自己这种泡在蜜罐里的小孩儿不同,许盈的负担很重很大。
不得已,包玉敏只得撅着嘴儿把许盈送了出去,也不再掩饰什么,直接说本来想把许盈介绍给爷爷认识一下,将来许盈真的要在家里弄苗圃,自家爷爷也能给予不少技术支持……私心里,包玉敏觉得爷爷要是能出手帮许盈,许盈的生活一定会比现在好过许多。
但是,包玉敏在经过许盈这次事故之后,心理素质也算得到了一定的成长,不再是以前那个纯粹的不谙世故的小姑娘了,她也只能干着急,希望爷爷和许盈真有那个缘分,爷爷将来看清了许盈的好,能真心的伸手帮扶许盈一把,而不是敷衍自己。
从包玉敏家出来,许盈确实没有闲着。
先去镇上水利公司营业厅走了一趟,挂了号排了名,并交了一部分押金,等待安装自来水的工作人员上门安装自来水——许妈妈年纪大了,就连许盈都有些吃力的挑水工作,能轻松一些就轻松一些,怎么说荷包鼓起来了,没必要让劳累了大辈子的许妈妈继续哭下去。
接着,许盈又去了天然气公司的营业厅,把后背湾村家里的天然气转到了半山腰……因为要架设管道,许盈索□□了一笔签后,连祖奶奶那边的天然气也给安上了。
最后许盈又去车站那边转了一圈找到了淦老三,在淦老三的带领下,去了一趟梨花镇的建材市场。
许盈家半山腰上的房子需要修葺是刻不容缓的事,不过淦老三在知道了许盈的想法,等待着许盈转了一圈建材市场后,犹豫了一下,忍不住在俩人走到一处背人的角落时,淦老三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淦老三说:“表姑,其实这些建材什么的,哪有咱山里人的木头结实?”不是淦老三认为许盈家穷,修不起好的房子,只是看许盈看了那么多建材,大约也知道许盈不会把半山腰的茅草房变成小楼房,所以这才出声。
淦老三准备说之前其实挺犹豫,害怕许盈多心,这会儿见许盈果然表情上并没有什么别的不悦的情绪,反而认真的在听自己的建议,淦老三稍微放了一些心,稳了稳,继续道:“表姑,要是您信得过我,这事我帮着您去做。”
似乎怕许盈认为自己想赚她的钱,淦老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表姑也别误会,好吧,要误会我也认了。”搓了搓手,又道:“表姑,我跟我堂兄弟早些年做过泥瓦工,这个估计你不知道,我三舅公他们一定知道的。这些都是我大伯家吃饭的伙计,嘿嘿,当年我也是靠着这个才娶了媳妇儿的。”
许盈这下子再不明白了淦老三话里的意思,那就是真的蠢钝了,想着这个热诚心善的男人这些日子的种种举动,顿时笑开颜,道:“这是好事啊,你怎么不早说?我也不懂这些,也就是看一看,瞎转悠。有你这个懂行的,那是再好不过。”
听着许盈说的话,看着许盈的态度,淦老三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也渐渐乐开了花,就是驾驶着三轮摩托在乡道上行走,他也觉得自己今天的驾驶技术好了好几层。
路上,淦老三简单的说了一些需要的材料,以及他红着脸提的自己的小要求。
其一,就是木材。其实靠山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存一些木材,早以前是为了百年之后的棺椁,而今虽然不兴土葬,却也成了难以改掉的习惯,这些木材大多用来自家做一些大家具,不过更多家庭却选择把存了多年的木材拿去卖个好价钱。
再二,就是麦秸秆。虽然淦老三建议许盈去弄一些石棉瓦,不过许盈想了想,一样参半。麦秸秆打底,石棉瓦盖顶,这样建起来的屋子绝对冬暖夏凉,也不至于每年都要上房盖新草那么麻烦,“保质期”应该比纯麦秸秆铺的茅草房久就一些。
最后,估计就是人工待遇。虽然淦老三表示是自己家的堂兄弟和他一起来,不过也隐晦地表示,就算不给多少工钱,但是怎么也得包吃。不说算不算想着方法沾便宜,至少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出来继续工作,工程也能早日完工。
许盈心里有成算,自然明白怎么合适。
这钱债好还,人情债可不是那么容易还得清的。淦老三这样虽然也有自己的小私心,不过许盈倒觉得淦老三的想法完全符合自己的想法。
不过,这些事许盈还不能自己做主,得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并在下三轮车的时候把自己的新电话号码给了淦老三。
淦老三连忙点头,表示只要许盈跟家里人商量好了,只要一个电话,任何时候都可以过来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