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无怨无悔 ...
-
崇明十年。
武帝萧倬云抱病,广招天下名医,神医门主晏青束手无策。
萧倬云的病情传出之后,燕十三回过金陵一次,他告诉皇帝一句话:“他曾说过,不恨!无怨!亦无悔!不过委屈而已。”
委屈?
萧倬云神色悲怆,一口鲜血呕出,点点殷红染了帕子,他伸出枯瘦如柴的手,掐住燕十三的手臂,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就只是委屈?”身中剧毒,被逼上了魏国战场,与挚爱生死相博,一杯毒酒赐死……“就……就只是委屈?”
“他或许……”燕十三苦笑:“真的很傻,不是么?就像小时候那样,陛下冤枉了他、罚得狠了,他就会委屈、会赌气,会好几日都不说话、不理人……如果不是这样,他又何必舍命救您?”
“委屈?赌气?”萧倬云轻声念叨着。
在他那样相待之后,就只是觉得委屈?他这辈子到底欠了他多少!
燕十三认真凝视着眼前这个满心痛悔、暮气沉沉、命不久矣的老人,终于第一次开口劝慰他:“他一直觉得,他的所作所为都是自己的抉择,与人无尤。一开始或许只是为了陛下,但后来也为了曜焰军、为了渝国、为了他肩上的那份责任。甚至……甚至是那次赐死,他都认为,那是他自己的决定。他选择杀了梅妃永绝后患,同时给陛下一个名正言顺杀他的理由,他始终认为,是他刻意逼迫陛下走到了那一步,即便陛下不下旨杀他,他也不会活着。”燕十三忽然惊觉,也许一直以来就是萧倬言在控制着陛下,而不是陛下控制着他,萧倬言想做的每一件事情,最后都做成了。
“为什么?他为什么萌生了死志?”
“因为渝国不能君臣失衡,军权不能威胁皇权,天下一统之后、不能再陷入内乱的战火。”
萧倬云仰头大笑,笑到泪流满面:“原来,父皇是对的……是朕错了,朕一开始就应该让他远离朝堂。朕不该利用他、给他权势,最后将他逼入死路。朕错的离谱。”
“他从来就没有怪过陛下。”
燕十三也去见了萧倬然一面。面对这位储君,他意外又不太意外。
燕十三站了半晌问:“我是不是应该恭喜殿下?”
萧倬然有几分尴尬:“燕大哥,你素来喜欢取笑我。”
燕十三又问:“我需要行礼吗?”
萧倬然越发尴尬,干咳了一声。
“那就是不用了。”燕十三很“自觉”。
“燕大哥找我何事?”
“我就是来问问,陛下的千日劫是怎么回事?”燕十三单刀直入。
“不是我。是秋娘。”萧倬然一脸警惕。
燕十三意味深长地看他,半晌,笑了:“我又没说是你,你紧张什么?”
萧倬然苦笑:“燕大哥不是也在怀疑我么?”
“我就是想知道,到底是谁替萧倬言报了仇,秋娘的千日劫哪里来的?”
萧倬然尴尬了:“是我给她的。”
“哦!”
哦,是什么意思?“燕大哥也断定是我做的?”
“我并没有怀疑你。只是,萧倬言那个傻瓜舍命相护的人却被你们弄死了,我就是想知道这是谁的馊主意。”
“真的不是我。秋娘问我要千日劫,说是想看看究竟是何种剧毒,我当时并没有多想。”
“哦……是想了一下,但没仔细想么?你觉得她要千日劫是干什么的?”
“我……”萧倬然语塞了,他无法解释这一点,这些日子他也在反复拷问自己,他当初仔细想过秋娘会做什么吗?他是默认了某种可能发生的结果吗?知道有可能,然后没有去阻止,那他与凶手何异?他是为了自己,所以借刀杀人除掉陛下吗?
燕十三淡淡道:“其实吧,想为萧倬言复仇的绝不只秋娘一个,你又查出了那么多事情,胸中义愤难平也可以理解。当时,你自己断然不会去做,我们却无法苛求一个心中有怨气的人尽心竭力地去防患于未然,所以你不必太自责。如果你明确地知道会发生这样的结果,你一定会阻止秋娘。”
萧倬然惊讶了:“你不觉得我是为了权势?为了自己的帝王之路?”
“你是吗?”燕十□□问。
“不是!”萧倬然有些怒了。
燕十三认真道:“既然你都知道自己不是,那就不是。当初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那时的你根本看不到今天的局势,就算是有意给秋娘毒药,也不会是为了自己。所以,不必把自己想得太恶毒。”
萧倬然几乎要感动的落泪了,陛下出事之后,谁都不肯相信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和能耐,几乎所有人都直觉此事或多或少与离王有关,甚至就是离王指使的,渐渐地连萧倬然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主谋了。
如今,燕十三毫无避忌地闯进他的府邸、毫不客气地开口质问他,却是第一个明确地说“你不是凶手”的人。
萧倬然问:“燕大哥还信任我?”
“那要看你自己信不信你自己。你信,我就信。”
萧倬然憋了半晌,忍不住问道:“你觉得我会是个好皇帝吗?我比得上七哥吗?”七哥受的所有委屈,却回报在了他的身上。
燕十三笑了:“你就是你,为什么要去跟那个傻瓜比?”
萧倬然苦笑:“很多人都说,我这辈子都比不上七哥了。”
“萧倬言的一辈子已经走到了尽头,但你却还有大半辈子的时间去超越他。如果你真这么执着,一定要争个高下,那就做给他看,证明你比他强。”
“燕大哥觉得我会比七哥强?”
“你一定做得比他好!”燕十三告辞。他想,真相其实并不重要,萧倬言如若泉下有知,一定不是追究凶手,而是渝国的安宁与繁荣,他愿意为了萧倬言的愿望,给予萧倬然最大的信任,但愿萧倬然不会辜负他。
崇明十年。武帝萧倬云退位,萧倬然继位。
一年后,太上皇驾崩。
乾帝萧倬然改年号为“靖宁”,至此开创大渝百年盛世。
有人说,这个年号是为了许死去的靖王一世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