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走水 ...

  •   鲁国质子乘的驷车浩浩荡荡地驶进郑国宫殿,宫殿两侧跪满了侍从和寺人。
      傍晚的光越来越昏暗,映着热闹而又孤独的车队,“哐哐”地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宫门,上了高高的城墙。
      偃现在城墙上,望着伏在地上的密密麻麻的人,再看一看旁边尊贵的国主郑穆公,望一望鲁国的方向,这遥远的旅途他踏上了,回不了头。
      各殿的寺人或垫着脚,或踩着木梯,趴在宫中矮墙上打量这位俊美的鲁国公子。
      远远地,姝对他笑笑,但是茫茫人海,他没有看到她,眼神凄凉,不知在想什么。
      回到琅環殿时已经是酉时了,一天之内只吃了一顿饭,此时她的肚子已经在抗议了。
      寺人肸奔跑出来,抱住她,紧张地问:“君主,你去哪里了?”
      闻声,寺人佼也赶了过来,“君主,饭早就做好了,就等着您回来。”
      姝疑惑:“不是让竖子琴通知你们了我去参加偃的冠礼仪式?”
      寺人肸拉着姝坐下,道:“他只说君主去参加冠礼,但是那早就结束了。”又看看她的装束,奇怪,“怎么如此怪异打扮?”
      姝捂着乱叫的肚子道:“先把饭端过来吧,我饿了。”
      寺人佼连着簋一块端过来,拿起食匕在豆羹中舀了几块鹿肉送到她唇边。
      被伺候得如此周到,姝有些受不了,接过簋与食匕道:“还是我自己来吧。”
      寺人肸动身回房里烧着热水,顿时烟雾缭绕,夹着花瓣的清香,还有一股特别的香味。
      寺人肸道,那是给她煮的是凤鸟,也就是名贵的雏鸡,是今天申时公子蛮送来的。
      姝还诧异,公子蛮竟然会在宫殿里养着凤鸟,这通常是女子才会养着用的,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这些名贵的鸡。不过她可不信公子蛮是养了送给她的,一定是为了那“外邑贵女”。
      还说她葵水将至,喝着鸡汤补补身子,真的不是一般的细致,她感叹着,阿兄似乎变了,自从有了心上人,就变得心思缜密,不再像以前那般粗枝大叶了。
      翌日,果真来了葵水,小腹沉沉的。在这个时候男人不方便进来,公子蛮也没来找过她,盼夏她也没有来,难道是为了卫羿在生她的气?
      三日后,息姜来琅環殿探望,说起国事,郑穆公繁忙,如今秦国共公派人来替太子嬴荣求亲,欲与郑国结好,只是郑宫中待嫁贵女只有君主盼夏和君主姝。
      息姜道:“秦国乃帝颛顼之裔,虽非大国,地处偏僻,却也是沃野千里,国土广阔,近年来与周边小国秋毫无犯。若姝嫁到秦国,将来必定要做国母,不会委屈降低你的身份地位。”
      姝看着她,定是君父让母亲来说与自己,征求意见,既然肯来询问她的想法,想来君父也不太赞同这门婚事,她道:“母亲,秦国逖远,姝若要嫁人,晋国太子才彦貌美,对姝又是一片痴心,早就嫁了他,不可能选择一个偏僻的小国与一位从未谋面的夫君过这一生。”
      “母亲知道有些为难,但是拒绝求亲也并非易事,”息姜握着她的手向外看了一眼道:“你与盼夏不是一处玩耍甚为亲密吗?如今她已过了适昏年龄,必定是想早些嫁人的。”
      想到盼夏欢喜卫羿,而且有可能误会了自己,对自己深有怨怼,怎敢去询问,姝道:“子女昏事当由生母做主,何不让少妃去询问?正巧少妃总是在发愁盼夏的终身大事。”
      正在为难之际,寺人丠急忙赶来,气喘吁吁道:“景园……走水了!”
      景园是鲁国质子公子彦的居所,谁也不曾想到,刚到郑宫没几日,他的园中会失火。
      “别慌!国主知晓了吗?”
      “知晓了,与公子们一起去救火了!”
      息姜叫住姝:“与我一同去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路上,寺人丠解释,听景园的两个寺人说是公子彦要点火盆。
      息姜脸色难看,呵斥道:“那两个寺人是干什么吃的!亲眼见他纵火,竟也不阻拦!”
      寺人丠道:“拦了,但是没拦得住!”
      火光越来越盛,越来越多的寺人侍从捂着嘴和鼻子跑得远远的,那房子噼里啪啦地燃烧,“哐噹”一声巨响,房梁从中间断开,砸了下来,火苗忽地蹿得极高,喷出一股烟灰。
      刚到景园的息姜呛得咳嗽,眼泪直流。
      为什么他会火烧景园?回想交质那一日初见,他清澈的眸子和满腔的壮志,如今怎会做出如此傻事,白白葬送了自己呢?
      姝挣开息姜的手,让寺人丠扶着她到一边坐下歇息,然后自己跑到火光中去寻兄长公子蛮。
      公子蛮一脸的烟灰,纯白的襜褕被烧掉了一块,现在已经染成灰色的了,看来是连外衣都未曾来得及披上,直接赶来救火了。
      看到姝来,公子蛮拽着她的手腕往外面拉,铁青着脸训斥:“稚子!你怎的也来,不知道这里危险吗!”
      眯着眼,姝艰难开口:“鲁国……质子现在在何处?”
      公子蛮不解:“你问他做什么?”
      姝无瑕多做解释,简单道:“我与他有过一面之缘,这中间或许有误会,我去问他。”
      “他在君父的问事房锁着。”公子蛮不放心地交待:“你要多加小心。”
      “恩!”姝顾及不了自己的形象,一路小跑过去。
      问事房门前有两名带刀侍从守着,一动不动,门上上了重重的锁。
      姝大声道:“把门打开,我要进去审问!”
      那两名侍从对视一眼,继续守着不动。
      上前一步,姝怒道:“你们要忤逆君主?”
      两人垂下头,不敢吭声,姝放缓语气:“出了事有我担保,你们二人怕什么!”
      其中一名侍从侧过批斗会,从胸前的衣襟里摸出一把钥匙,将门打开道:“君主小心,有什么地方需要我们二人的,我们定会以命护君主!”
      听着这话中有着壮烈的意味,姝忍不住笑出声来,问那位开门的人道:“你是那个告诉我在楼上的侍从?叫什么名字?”
      闻言,那人脸色通红,抬起手抓抓脖子,言语期期艾艾。姝本无意知道他的名字,一般的侍从也是没有名字的,只是随口一问,哪想到他当了真:“申。”
      回眸一笑,姝微微颔首算作感谢,便走进了房间。
      掀开重重珠帘,她来到内室,鲁国公子彦立于窗前,面向窗外,不知在看什么景致。
      听到脚步声,他头也未回,沉闷的声音道:“彦已至此,请穆公责罚。”
      清清嗓子,姝道:“若要谈到责罚,岂是你一句话就能了的!”
      公子彦回头,看见姝,有些讶然,他认出了她是那日偷看郑鲁两国交质的小公子,莞尔一笑,他道:“原来你是郑国公主。”
      姝也道:“原来你是鲁国质子。”
      瞬间,他的眼神黯淡,带着浓浓的哀伤,喃喃道:“是啊,不受宠的儿子就只能是质子。”
      听到这句话,姝心中不满,道:“公子此话不对,别人看不起你,你自己也贬低自己吗?姝从未把质子看低。平王时,也曾将命太子狐委质于郑,庄公取世子忽待质于周,难道他们二人都是不受宠之人?”
      察觉到他的眼底有微光波动,姝走到他面前,与他并肩,抬眸道:“素闻鲁国公子彦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何不一展宏图,成就心中抱负?”
      大概没有想到她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公主会说出这样一番有见识的豪迈之言,长叹一口气,他负手道:“整日呆在景园无所事事,又怎能实现心中抱负!”
      所以你就火烧景园?姝情绪激动,仰头大声道:“公子,如今匡王为政,无论郑鲁,为郑既为天下人,何处不能呢!”
      定定地看着她,他的眼睛一片明亮,似是充满着曙光,不过随即又掩去了。
      姝保证:“只要公子不放弃,姝有办法。”想了想又道,“姝的庶兄也叫偃,他也被作为质子送往你们鲁国,公子可知他是如何想的?”
      公子彦挑眉,听她讲。
      “身为男儿,理应报效自己的国家,如今为兄作为质子,能够使两国交好,换的和解,换的几年郑国昌盛,为兄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思索一阵儿,公子彦躬身笑道:“公女一番见解不输男儿,彦茅塞顿开,着实佩服,愿与公女结为挚友,不知公女意下?”
      姝愣住,与男子为友,她还从未想过,眨眨眼,她道:“不知公子表字?”
      见她答应,他欣喜道:“子悫。”
      姝想再交代他不要与郑穆公直面冲突,以免撞到火口,引火烧身,门外的侍从申敲门提醒:“国主将要来了。”
      拱手行礼,与公子彦道了别,便匆匆走出门外,沿着屋后一条小道迂回琅環殿去了。
      琅環殿中,是寺人肸做好的饭,捧着簋与勺等待。
      姝有些诧异,自从寺人佼来了以,饭食都是由她做好再端过来的,为何今日是寺人肸?
      寺人佼也走出来与肸一同坐在姝的对面,满怀期待地看着她舀米羹。
      觉得口味不对,她仔细看了看,原来是用懿仁米加了香鬯,为了让羹更好看些,还加了花瓣与荷叶进入,口味的确清新,但是火候不够。
      “还有待改进。”姝作了评价,抬头看见寺人肸脸色潮红的模样,奇怪:“肸有心上人了?”
      寺人肸闻言脸更红了,两颊如初升的云霞,一副小女儿姿态。
      姝知道自己猜对了,心中万分欣喜,寺人肸跟着她许多年,总算有了心上之人,可以有一个好的归宿,她也不用担心了,便问:“哪位俊郎?”
      寺人肸只知害羞,不敢说出那人姓名,一旁的寺人佼快口道:“是鲁国送来的质子彦。”
      鲁国公子彦,姝的兴奋全都消失,即便他在郑国是一名质子,他的地位也比普通的寺人竖子要高得多,两人地位悬殊,即使相爱,旅途也比常人艰难。
      “你果真欢喜他?”
      寺人肸道:“此生非君不嫁。”
      姝在想她何时与公子彦有了交集,毕竟公子彦初到郑国,很少有人见到他。难道是他站在高高的宫墙上时,爬墙偷看的人中也有寺人肸?或者姝来葵水这几日很少走动,寺人肸多次去过?
      而后姝一句话也没说,米羹但是吃完了,将食匕放下,姝就乘步辇往郑穆公书房那边去了。
      火烧景园,公子彦确实惹怒了郑穆公,这个举动严重地不把他放在眼里,他颜面何存,自然不会轻易饶了他。
      姝来的时候准备充足,还带了一颗千年人参装在盒子里,书房的烛光还亮着,影影绰绰,忽明忽暗。
      寺人秣进去通报了一声,便让她进去。
      脚踏在乌毯上的每一步,都在组织合适的语言。
      灯光下,郑穆公坐在席上,手中拿着厚厚的帛书,但是许久都没有翻动一页,他没有心思看。
      “君父!”姝行了礼在他对面坐下,解开腰间的盒子,打开包裹一层又一层的布,轻声道:“姝听说君父近日身心疲惫,带来千年人参给您补补身子。这是姝四岁时舅家送来的贺礼,姝一直没舍得用。”
      郑穆公看了一眼,道:“放那吧。”
      寺人秣递来小卣,姝拂起衣袖倒了杯柜鬯,端起兕觥敬他。
      “不必了,寡人现在什么都不想吃。”
      姝试探地问道:“君父在气鲁国质子火烧景园一事?”
      郑穆公点头,“鲁国质子嚣张跋扈,不杀他,难解我心头之气,杀了他又恐引起郑鲁之间的战争。”
      “君父,姝闻治国家者,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事,泽布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疆之福,功垂金石,名播千秋,此帝臣王佐之任。”
      登时,郑穆公恼怒不已,横眉直竖,脸色铁青,“你想让寡人任质子彦为贤臣!”
      他知道了!但是他不得不考虑,惩罚了公子彦,鲁国岂会善罢甘休,定会借机攻打郑国,郑国因拒婚晋国太子,与晋侯不睦,到时郑国外无強援,内无装备,民不聊生。反而,若是纳公子彦为臣,加以采邑,会得穆公不计前嫌,委身求才之名,诸国有才之人可到郑国来,增强郑国实力,也就是说鲁国质子火烧景园,是一个郑国一鸣惊人的蛰伏机会。
      姝紧接着道:“鲁国公子彦宽柔惠民,治国家不失其柄,忠信可结于百姓,制礼义可施于四方……”
      “够了!”郑穆公狠狠地拍了一下木桌,上面的书散落下来,震得她一惊,“平时都在看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书!一个姑娘应该多学学女工!”
      看些什么书,当然是《国语》,来的时候她特意翻开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的的那一章,将那些词语烂熟于心。
      姝垂下头不敢再言语,郑穆公又坐下,捡起散落在席上的一本书向她砸了过去,指着书道:“把它抄写一边再回来见寡人!”
      “喏!”姝捡起书,瞥了一眼,发现是《周礼》,顿时明白了,他让她抄写礼记,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该问,什么地方不该问。
      确实,庙堂之事,不该后宫之人过问,就连身为国母的息姜都不曾提一字半句。
      罚她抄写《周礼》,也算是轻的了,看来她的话,他是听进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