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八十回 ...

  •   却说贾迎春归省以后,见孙绍祖没有丝毫悔改之心,每日照旧拈花惹草,招蜂引蝶。同那些下人丫头们调笑无度,白日里公然宣淫。迎春见了,不免心中伤感。也不敢去说他劝他,恐又生口舌是非。迎春本是个怯弱女儿,哪里经过这般磨折,不久就酿成一病。于是请大夫吃药,孙绍祖也不过问。倒是还多亏了绣桔等陪嫁丫头们伺候服侍。白日里陪迎春说话下棋,也晚间陪迎春拥炉倦绣,迎春才得开些心胸。

      当下也不着迎春,如今只说贾雨村。原来贾雨村自为官以来,因素与贾府有些来往。便是那些女眷们,也都互有来往走动。于是娇杏等妻妾就常来拜会贾母王夫人等,这也非止一日。一日,也是合当有事,娇杏与王夫人闲话当中,王夫人就提起了香菱。倒好个品貌风格,只是命里该不着夫人娘子的命。这才过了几年清净安宁的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着。那孩子的命倒是有些像我们迎丫头,只是她长相偏就与众不同,眉心间长了一颗胭脂痣。娇杏一闻此言就在了意,因就想起了旧日在甄家做丫鬟是的小姐来,因问香菱就碎了,姓什么,王夫人道:“姓什么倒不知道,多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收起来还多亏你们家贾雨村。蟠儿人命官司一案还亏了他从中维持了结,也不枉老爷提拔委任他一场。”娇杏因从未见贾雨村说起过此事,心中疑惑,就细问端详。见她也不是外人,王夫人悉把薛蟠为抢香菱打死人一节都逐细告诉了娇杏,又告诉她香菱在薛家受苦一节。娇杏闻听此言,吃一大惊,因道:“既如此,我可否见见那香菱?”王夫人道:“这又何难,只去薛府找她就是了。”因又问:“见她怎的?”娇杏道:“听太太说的有来有去的,我不过随口这么一提。”有说了几句闲话,娇杏便告辞了。

      却说娇杏回去后,思前想后了一回,一宿光景题过。至次日,梳洗过,就过薛府来。

      香菱这些日子得宝钗劝慰,离了夏金桂,日子稍微消停些。但未免心中有些悒郁不乐。时值隆冬,见雪花飘舞,有感于怀,因而口占一绝云:

      艳色绝类女儿妆,琼花舞处断人肠。东风原为花做主,占得人间第一香。

      写完以后,自己以为得意,便拿去给宝钗看。宝钗看了道:“你这是在写雪么?”香菱道:“是。”宝钗道:“不像是写雪了,我怎么看着句句都像是在写梅花呢?”香菱细品了品道:“是这么个意思。我满心里想的可都是写雪,这可怎么好,姑娘可有什么好法子?”宝钗道:“你满心里只想着雪,自然写不出旁的东西来,这还是你功夫没有下到。就比如那乐师在唱二重唱的时候,同样的词句要是二人一前一后唱出来,在旁人是办不到的,独乐师可以为之,何也?盖其脑筋里只有自己的词曲,不受外界干扰是也。你若能做到此,便是诗也能做得好了。”香菱道:“待我再做。”于是目不旁视,耳不旁听起来。宝钗道:“有写那些飘呀飞呀的,不如做做他们。”因指了指阶下,只见一母一子狗儿在阶下缱绻。香菱见状,不免有触于心,正要做一首诗以寄感慨。忽见人飞报:“贾雨村家有人来了。”

      薛姨妈等连忙接入,彼时薛宝钗也带了香菱来了。娇杏一见香菱便大吃一惊,自思这人这样面善。于是娇杏先呈上见面礼,自然是些金项圈、玉如意、绫罗绸缎之类物事。娇杏又看见香菱额上的胭脂痣,猛然想起往事---自己旧主人的女儿甄英莲却不是长着一颗胭脂痣的,如今虽说长了十八九岁,那面貌和小时候却是并不差异的。越思越想就越像。娇杏因问薛姨娘道:“这个夫人看着倒好个模样。”薛姨妈因见她问起香菱来,便想起他家办理香菱一案,又想到她和贾雨村本是夫妻,也不想到别的事情上去,因说道:“提起这件事来,却还亏了你家老爷为我们主持公道!”薛姨妈就把香菱的事情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多亏你家老爷从中维持,此事方才了结。你家老爷和我们姨老爷家合厚的好的很呢。”娘儿们说了一回话,吃了晚饭。娇杏因要回去,薛姨妈说:“离年日近,过了年就是灯节,不知奶奶能否赏脸,元宵节约会一处赏灯可好?”娇杏道:“太太太过谦了,并不是什么大事,什么赏脸不赏脸的,我来就是了。”说毕,娇杏告辞回去。

      却说娇杏因回家去后,越想越觉得此事蹊跷,委实放不下。只是眼前贾雨村又升了边任,不在都中,要找个着己的人商量此事,却也找不到。少不得修书一封到姑苏,寄与甄家娘子,说在一处人家看到一个女儿,脸面酷似旧日小姐的,请主母前来,约会辨别是否。

      甄家娘子听了此信,哪里还平得下心来,于是连日收拾行李马匹,辞别父亲,日夜兼程赶往京师来。

      一日来到长安,按那书信上所述地方,甄家娘子便上门来敲门。娇杏接入,见过面,叙过寒温,娇杏便命内厨速办酒席给甄家娘子及奴仆们接风。甄家娘子因谢过,便将土物等项奉献了。

      饭后,甄家娘子因问雨村,娇杏便说:“他升了边任,这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家,太太此来,正好于我做个伴儿。”甄家娘子道:“正是,我们也有些年头不见了,想起往事,不免叫人伤情。”娇杏道:“太太何必自伤,凡事都得往开了想----日子好是过,不好也是过,眼下不正是商议着如何解救小姐的事么!”甄家娘子因说道:“是啊,你说的咱们家小姐的事,你可看真了果然是他么?”娇杏道:“我看着眼熟,倒也不敢确定,因此才请了太太来认认。”甄家娘子道:“却是怎么才能见到他,他现在在哪户人家里,是做着什么?”娇杏道:“他现在一个大户人家里头做侍妾,明日是正月十五,我去他家赏灯,就顺便说知此事,我跟他家约会个什么地方见面,太太好认认。”甄家娘子道:“如此便好,却是劳你多多费心。”娇杏道:“咱们都是自己,何出此言。”商议已定,大家歇下,一宿无话。

      次日乃是元宵佳节,不必说那蛾儿雪柳,一夜鱼龙,金吾不禁,玉漏莫催,但是宁荣街一条长街上,行人就是并肩接踵,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满街上挂的灯都是旧日的故事,有孟姜女哭长城,织女牛郎会七夕,围魏救赵,更有诸葛亮七擒孟获,岳武穆独捉兀术,郭子仪护驾收京。正是: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可以想见古长安的繁华气象。一时看不尽这许多繁华壮丽,富贵风流。

      却说娇杏既约会了薛府诸人赏灯,可是哪有心思赏呢?他却也是个义仆,心里既怀着甄英莲的事情,便把一切都抛开了。可巧夏金桂因见灯节,他便也会娘家去了。薛姨妈也禁管他不得,由他去了。娇杏趁众人都不在跟前的时候,便对薛姨妈商量说道:“你家那位香菱,看着倒像是我的一个熟人,可巧他家人现在进京来了,我因这么多年不见,也不敢认,太太可否让他和家人一会,若不是便罢,若是了,却不也是一场功德!不知太太意下如何?”薛姨妈本是慈悲良善之人,见娇杏说到这般田地,有何不允,遂说道:“人家亲人一场,岂有不许见之理。如果如此,我却也得了一门好亲戚,这何乐而不为呢?”娇杏道:“谁能像太太这么好,有这个心胸,太太如果如此,做成这场功德,必是长命百岁的。”薛姨妈道:“这个就随你去办吧。”娇杏道:“既如此,我意思就趁着明日进香时,太太带上香菱,我带上他家人,我们就在东岳庙见吧。”薛姨妈道:“这样也好,若果然是一家人,我又多了一门亲戚走动了。”

      原来那夏金桂也不是个安分之人,虽说是回娘家,却心胸透一点也放不下薛家。这两天又打听得娇杏拜访贾府,自心里却疑惑:这个人是轻易不往我们这里走动的,如何这些天走的这么急?心里自疑惑着,却也不肯跟外人说。本来说要在家多住两日的,却是又担心薛家吧钱财借贷给别人的。在夏金桂本事外意,却又存了这个心思,如何能在家住得长久?因此就拟定了明日回婆家去。

      这里既是约定了次日卯时在东岳庙见面的---原来甄家娘子急于见女儿,故定了一大早约见。一夜哪里睡得着?寅时便起来梳头洗脸。娇杏见他起得早,自己哪里还睡呢,忙忙的也洗漱了。于是备了车马,直奔东岳庙而来。

      到了东岳庙,却早见香菱、薛姨妈、宝钗都在那里了。原来前一日夜间薛姨妈同宝钗商量了,宝钗又早告诉了香菱,香菱也是个呆性子,一闻此言,哪里睡得着。也是一大早忙忙的洗漱妆扮了一番。母女们却是一样的心性。甄家娘子一见了,自不必说悲喜交集,自己的女儿,哪有不认得的?母女们相拥而泣。旁边的人如娇杏、薛姨妈、宝钗等急下人们无不伤心落泪。还是宝钗劝住了,因对薛姨妈道:“妈,且便只顾着感触,还是商议正题为是。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薛姨妈才止住了眼泪,对甄家娘子道:“亲家今日既认了亲戚,且到家里去吧,我已经安排了家人为亲家太太接风。”甄家娘子和香菱才也收了眼泪。于是一行人说说笑笑来到薛家。

      早已到了薛家,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席间,薛姨妈因让甄家娘子吃菜,于是就提起前尘往事,薛姨妈说道:“当日我们看到拐子卖香菱,我们就把他买下来了,这丫头摸样倒好。亲家今日既认了亲,若不嫌弃我们这里,就在这里多住几天。”甄家娘子听了笑道:“亲家既然这么热情,即多住两日何妨。”

      一连住了几日,彼时薛蟠也来家了,厮见过,封氏见薛蟠生得一表人才,心中也甚是欢喜。正在欢喜中,又不免想起甄士隐来,心中伤感,因说起旧事来,大家都跟着伤感,那些心性柔弱的,如宝钗、莺儿,同喜同贵等,都各伤心落泪。薛蟠道:“今日既来家了,索性住在我家吧,我们家虽不算富贵,供养岳母大人倒还是有足余的,不知岳母大人是何意见?”封氏听得薛蟠这般说话,心内越发欢喜,因又想起父亲大人在老家,不知如今是寒是暖。脸上却又不好直着推辞,于是说道:“女婿好意想留,原不应辞。只是老父在故乡,一个人,无人照应,话说到这里还是要回去的,今日既认了亲戚,来往也容易。”薛蟠道:“既如此,就多住两日。”

      光阴迅速,不觉又是数日。封氏要告辞,还要带了女儿一同回去,“带回去使他见见外公,以后仍旧送来。”薛蟠道:“再来时,一并带了外公来,我们一家人住着,正好亲香。”薛姨妈及薛宝钗都款留道:“再住一天,明日我们给你们饯行。”封氏听了,也不好意思推辞,就答应了下来。

      如今却说那夏金桂,自那次闹过之后,薛家诸人也都不去理他,现如今封氏来了之后,众人越发不去睬他,他每日家见众人说说笑笑的,心里也有些冰凉,也有些寂寞,也有些惭恨,又见众人都不去,却每日都使丫鬟前去打探消息,回来报告他知。这一日,小舍儿回来报他说明日香菱和母亲离开之事,夏金桂得知,脸上虽不说什么,心里却暗暗地筹划起来。

      又住了几日,封氏说起告辞的话来,薛姨妈诸人也不好再留。于是治席饯行。原来夏金桂是早有准备的,虽没过这边院里来,这边诸事却是历历在心的。今有打听得香菱和他母亲离开薛府之事。他却是一心要治倒香菱的,哪里肯容他离开。一闻此言,如何忍得住,于是早提兵持甲来到这里外厢等着,只说香菱要离开,便要动手。

      却说香菱和他母亲吃过酒席,便要离开。夏金桂却是有等候的,因拦住封氏母女道:“哪里去?”封氏来薛家这些天,对夏金桂也是有耳闻的,虽然知其名声,倒也不惧他,因说道:“家去。”夏金桂道:“家去可以,只留下他。”口里说着,手指着香菱。封氏道:“我的女儿,我要带他去哪里,却怎么要你来指手划脚,言三语四?”夏金桂道:“他现是薛家的人,俗语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又道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现在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你便是他亲娘,又能怎的!我说不让他走,他今日就走不得,你便告到官府,也改不了这亘古的道理。”夏金桂一行说,香菱一行哭,众人也陪着垂泪。封氏一闻此言,急火攻心,一口气上怒来,便晕倒在地,众人救护半日方醒,醒时,见那夏金桂犹是骂不绝口。封氏气得一头撞在石阶上,登时气绝身亡。这里薛家诸人还忙得救活,哪里救得活了?香菱哭个死去活来。于是薛家人忙着治丧,几日后掩埋了。此事传到姑苏,封肃唯有无可奈何而已。于是贾家诸人都来吊问,也不必细述。

      香菱本自怯弱多病的,又经了这般气恼,恹恹的作成一病,每日家请医问卜,也不见好。还多亏宝钗照应着,香菱才得开些心胸。

      眼下又是新春将至,凤姐刚把送宁府的年例东西分派好,只听报道:“东府小蓉大爷来了。”凤姐道:“才刚说派人把东西给他们那边送过去呢,这下可好,他自己倒来了,那就让他自己把东西都拿回去吧。快请他进来。”一面说,一面只见贾蓉已笑着进来了。凤姐屏退众人,一面把贾蓉让至内室,满面春风的道:“才刚我说的话你可都听到了?”贾蓉笑道:“婶子又说玩笑话了,这可叫我怎么拿得动啊!”凤姐道:“怎么拿不动,背上背的,怀里抱的,肩上挑的,就是顺地拖也拖回你们府去了。”贾蓉道:“来这里倒不为跟婶子玩笑,有一件为难的事,我父亲托我来找婶子办理。”凤姐道:“什么事情?”贾蓉笑道:“这不又到了年下,我们家里因各项的使费大,所以短着一万两椅子,我来求婶子,不管哪里先挪借一万两银子使唤才好,等过了年,迟则四月份,一准儿给婶子把银子补上,断不能娇婶子落不是。”凤姐笑道:“亏你们倒会借,借到我头上来了。实话告诉你吧,前儿你叔叔短了银子使,还没敢明着向我借呢。你倒会想办法,先如今我也没钱了,各项事务都打点下了,多一两银子也没有了。”贾蓉道:“好婶子,亲婶子,你就全当可怜侄儿吧---这会子别是一万两,就是现银子要五万,婶子也是拿得出来的。”凤姐笑道:“好儿子,你倒会算,你以为我就是石崇邓通,还是造钱的铜商?好了,不看你素日孝顺我,对我有些惧怕,我才是不借给你呢!可是先说好这银子我可是只借你一个月,二月初二老爷巡边回来,说话就要用钱的。”贾蓉一面嘻嘻的笑着,一面在炕上半跪着道:“这个自然,断不能叫婶子担不是的呢。”说毕,只瞅着凤姐抿嘴一笑,凤姐笑骂道:“少在我面前挤眉弄眼的。”说着便唤丰儿来,请出对牌,丰儿带着贾蓉去银库上领钱不提。

      当下已是除夕,贾母带领族众子孙祭完宗祠,正说要回去,尤氏又上来留贾母吃饭,贾母笑道:“倒难为你这么孝顺,年年都留我的茶饭,既如此,我今年就不回去了,就留在你这里吃罢。你让他们去忙吧,你就过来陪着我吃饭---里里外外忙活一年了,总要叫你们省省心才是。”尤氏笑道:“老祖宗今日算是真赏脸了。”贾母回头命凤姐等人先回去,“这里有鸳鸯服侍我,尽够了,我略坐坐也就回去了。他们是孝家,敬老爷去世也才两年多,我不在这里,越发显得冷清了。”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