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危机 ...

  •   青峰永远不变的和谐安宁。青峰之外又是怎样的一片景象?
      元武帝此刻正在御书房批改奏折。
      最近各地都不是很太平:江阴发生洪涝,一时之间百姓流离失所,无所依靠,元武帝多次派人去拯救灾情或暗查灾粮与灾赢的流向,被派去的人都一去不回,元武帝明白这些人多半已经被灭口了。
      和江阴相反,河阳却发现旱情,连续五个月滴雨未下,河水枯竭,百姓怨声载道,庄稼颗粒无收,官府重兵把守几口还能汲水的水井,限制百姓用水。
      更有无良奸商,哄抬米价,一时间,哀鸿遍野,百姓无不痛骂元武帝不,有流言道元武帝失道寡助,天不佑东辰。也有人骂红颜祸水,妖姬祸国,奸臣当道,元武帝有好大一顶绿帽子。
      而西离国也蠢蠢欲动,乔将军最近奏报最近总有流匪扰民,但是行动却不似一般的盗贼匪徒,更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曾经抓住几个盗贼匪徒,不过口风很紧,什么都问不出来。
      一时间,元武帝内忧外患,华发早生。
      元武帝想当一个好皇帝,却无能为力,有奸臣把持朝政,妄图只手遮天。哼,元武帝一拳锤在桌子上,惊得周围的宫女太监噤若寒蝉,齐齐跪下:“陛下息怒!”
      也正在此时,贤妃走进来。元武帝心生不悦,这贤妃是越来越大胆。元武帝眯眼,起身迎向贤妃。
      “爱妃,夜已深,怎么还不就寝?”
      “陛下为国劳心劳力,日理万机,在陛下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人人称颂。只是陛下还是要多注意身体啊,不要累坏了。臣妾担忧陛下的身体,特意熬了人参汤,陛下好歹吃点吧。”贤妃如是说。
      元武帝面不改色,紧握贤妃的手,“得妻如此,夫复何求。爱妃你不用这么操劳,要是累坏了你,岂不是朕的罪过?”
      “陛下……陛下这么说,妾真是诚惶诚恐。陛下今天又要宿在御书房?”
      “最近事务繁多,确实也是不得已。爱妃,你就先去歇息吧,朕再忙一会。”慕元毅强忍心中的不满,虚与委蛇。
      “陛下,这汤……”贤妃端着参汤递给元武帝。
      元武帝也不多说,接过汤,一咕噜全倒进肚子。
      “爱妃,这汤也喝了。真是辛苦爱妃。爱妃早些回去吧……”
      “陛下,臣妾不能在国事上为陛下分忧解难,但愿能陪伴左右,以表心意。”
      “爱妃,你的心意我领了,我会记着你的好。”
      “为陛下尽心本就是臣妾该做的,陛下,臣妾不是要陛下记得臣妾的好,只愿陛下龙体安康,万寿无疆,这就是臣妾最大的愿望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爱妃,朕也不舍得让你操劳,赶紧回吧。夜深了,更深露重,容易着凉。”
      “那臣妾就回了,陛下可千万要爱惜龙体,陛下龙体康健,才是万民之福。”贤妃行了礼,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贤妃走后,元武帝心里一阵烦闷。看见还冒着热气的参汤,更是一股无名之火冒出。本想将砸了那碍眼的参汤,不过却得提防贤妃和李载德的耳目混在其中。
      元武帝继续批阅着奏折,其中一份奏折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南阳县县令的上疏,说的是如今江阴水涝,而河阳旱涝,两者本就都是过犹不及。如今,可效仿古时李冰,修堤坝,分洪流,引江阴之水,解南阳之困。江阴至南阳中河渠众多,亦可节省许多人力。而江阴,河阳之民因此天灾亦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可低价招募流明,此举一则可以安流民,二则可以节省开支。
      这南阳县令名叫宋青,是前年科举的状元。文采斐然,一篇《道》写得极好,在京城人人竞相传颂,洛阳纸贵。而且这宋青长得也是一表人才,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眉如墨画,鬓若刀裁,棱角分明,分明是个翩翩好儿男。
      这宋青当时还未中第,只是一介商人之举,京城里名门淑媛,据说都竞相想要下嫁于他。
      本来这一介书生也不足以让元武帝记住他,只是这宋青确实思想独到,殿试时元武帝问他君当如何为官,宋青回答,为父母官,做父母事,体百姓苦,忧百姓忧。元武帝又问他自己为君如何?宋青回答说不敢妄加评论为君者。但当代儿郎身在此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又兼一叶障目,或战战兢兢,无法得出结论。但千秋功过,自有后世千万人评说。
      记得当时元武帝大怒,满堂朝臣跪了一片,喊“陛下息怒”。这宋青虽然也跪,却挺直了腰。
      元武帝又问,大家都汗如雨下,为何你看上去并不害怕。宋青回答“各位大人是战战兢兢,汗如雨下。微臣是战战兢兢,汗不敢下。”
      元武帝良久不曾说话,正思虑该如何安排宋青。
      此时宰相进言,说宋青文思敏捷,挤压群雄,忠君爱国,又熟读各家经史子集,足堪大任。现户部巡度空缺,宋青足可堪当大任。
      本来元武帝也甚是欣赏宋青,觉得此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足可重用。此时宰相进言,元武帝心里暗暗又有些不爽。
      元武帝道:“此事容朕三思。”
      元武帝终归觉得宋青身份未明,不敢太过重用,就算宋青不是丞相的人,此次丞相当堂为宋青说话,难保以后宋青不会与丞相沆瀣一气。况且户部巡度是户部的重要官员,不敢大意。
      最后元武帝折中让宋青去到南阳任县丞。南阳是东辰北边的一个偏僻的小县,据说民风刁悍,去南阳的官员大多是左迁的官员。但是心里又确实觉得宋青是个人才,堪为己用,于是特赐尚方宝剑,危急之时或可保他一命。也特别让他可以不用通过府丞上书,让其思想可直达天听。
      元武帝觉得宋青的说法可行,只是派什么人去做这件事却是个问题。为此,元武帝在脑中搜寻良久,做了决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