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社戏 ...

  •   社戏蛮江
      旧河畔,老房屋,一切如故。/梦里那个依稀年少的身影,却早已不见。/撑着伞,在小雨里摇船听戏,/那些所谓的悲欢离合、回不去的曾经,/不过就是戏台上的一颦一笑、一嗔一喜。
      ——《社戏》安九
      一、
      暮色深幽,天边的晚霞舞尽了最后一抹色彩。微风轻荡,河边的芦苇丛漾起了一阵一阵绒浪。我漫不经心地哼着烂熟于心的调子。戏台上他们已咿咿呀呀地在练起了戏文。坐着这特有的蓬船,静静荡在小河之上。不曾多想,不愿多做,只愿听几曲,吟些罢。适逢月色正宜,细纱轻笼我的胡琴,月光流动在琴弦上,忍不得它那般落寞,挽袖,抚琴,轻作一曲,不负韶光。渔火荧跃,却也跟着岸上小青衣忽闪。曲罢,四周寂,隐约有划船的声音,十米之外的身影像极了你。只可惜渐行渐远了船,渐失渐隐了不是你的你。岁月无情。我下岸,今年的社戏依旧那么热闹,所有的人都赶了出来。我独行于街,周身人潮喧闹。“卖香茶喽~”一声清凉的吆喝传入我耳,一抬头迎上了卖茶阿婆的笑:“姑娘,逛累了,坐下来歇歇喝杯香茶吧。”我坐下,端饮,人来人往,视线逐渐起了雾气,我不想告诉你,这茶还是当年那个味道呢。依旧是当年的月,当时的我,我还在这里,而你去了哪里?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那年的月光也似今夜的皎洁,浅薄的月纱日复一日地重叠,掩映在年少的我身上,回想起那时清唱的一梭芳华。弹指间岁月换了红颜,不能相较当年的我,不知你可否回忆起?是忆我华裳首唱的那场戏,还是忆四年前我们的社戏。那年首唱前,我惶恐出了差错,在河岸踮足,凝气,清唱了几句《临江驿》。忽听得悠长的笛声,我寻声,回首,方见你站在桥边吹弄着短笛。你一袭青衫,玉骨在笛上跃动,与月光相映,浅笑吟吟的样子让我看的不大真切。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你。锣鼓喧天,真到了我首唱的时刻,水袖纱衣,我好绎的一场,却惊见你坐于台下浅笑。大戏唱罢,班主一起兴,允了我去逛花市。难得见得这般热闹。恍惚间又见你身影闪现,人潮拥挤,我极力想追上你,可最终还是被冲散。我失望之余,沿路而返,脚上一硌,月光熠熠,偶拾了你的短笛。
      几经周折,我得知你叫秦深。
      我将短笛还与你,你好看的眉眼,那是你第一次叫我名儿“九幺”。你的声音一如你的笛声那般悦耳,未几,你便唤我“幺妹”。不唱戏时,你便带我四处逛。时光还是那般无情,忘记了我盛装唱的那一曲,戏台上的怜儿们已经记不起当年回眸的可是你。为时半月的戏还是唱完了,班主要带我们离开,你那日在岸边告诉我,要记得回来。
      二、
      船来船往,时隔四年我还是回了这里。这儿的一家大户要娶亲,班主应邀带我们来唱戏。
      看着这儿新搭的戏台让我想起那年我的那场戏。可是四年来,台下的人再也不见你。
      秦深,我还是见到了你。
      五日前,我随班主与大户商量戏目,结果我遇见了你。原来你便是那位要娶亲的公子。秦深,我该是悲是喜。
      你还是原来的样子,多了一分沉稳,却唤我“月姑娘”。秦深,我原谅你,因为我们戏班红了之后,班主让我改艺名为“十三月”,所以,我不愿你忘了我是“幺妹”。
      戏目定了下来,照例又是《天仙配》等婚嫁戏目,秦深,你还是落了这俗套。我还是舍不下你,最后一日,你娶亲那日,我还是擅自把《临江驿》唱了一遍,只是你好像记不得了。
      三、
      戏唱完了,我又去了那桥,却发现你已在桥边。我上前,你笑着叫我“月姑娘”,我们客套几句,你说你该走了。我想送送你,你背着我却道:“我等不得了,她很像你。”便走了。夕阳下,余晖如血,只留我一人在桥边哭咽。
      四、
      今夜,我们便要走了,你们都来送行。我见着了你新娶的女子,听说年方十六,是邻村一户人家的老幺。的确,她眉眼之间,像极了你当年的幺妹。
      渔火下,你说:“幺妹,我们要好好的。”她依偎在你怀里嗔娇,我也应了一声,因为我看见,你说时,看的一直是我。秦深,我们都会好好的。
      船开动了,开远了,只听得你在河岸上喊了一句“月姑娘,莫要回来了”。之后你喊了什么,我已不知道了,眶中起了雾气,雾气里全是你。细雨绵绵,我顾不得打伞,黑夜之中也早已没了你的身影,但最后我还是唱了一遍《临江驿》。
      五、
      秦深,那个时候我就该明白,情深不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社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