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正午的太阳亮得不可思议。
刘彻早已起床去上早朝。有了布幔的遮挡,尽管是正午,阿娇依旧睡得很沉。
梦中,一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躲在一棵巨大的榕树后,看着一个身着白衣的漂亮女子坐在石凳上,拉着一个小男孩的手,“彻儿,还记得母妃教你的话吗?”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灿烂的阳光映的树上的叶子都有些透明。暖风吹来,树下的人发丝飞扬,薄唇轻抿。分明还是只有四五岁的孩子,眼里却有着不合年龄的成熟。
画面一转到了室内,又一个年轻的青衣女子怀抱那个小男孩坐在石凳上,对面坐着那个白衣女子。
“儿欲得妇不?”
“欲得妇。”
“阿娇好不?”
“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男孩面无表情地说完了这句话,那感觉,好像是在背书一样。
青衣女子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她听完笑道,“王美人,看你养的好儿子。”
“谁当太子我说不准,我能肯定的是,我的娇娇,一定会是太子妃。”青衣女子骄傲地扬头迎上白衣女子的目光。那模样,竟和阿娇在铜镜中看到的自己有几分相似。
“娘娘?正午了还不起来么?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阿娇睁开眼,看到满脸着急的从艺。
原来是在做梦。
“我没事,刚才在做梦,现在被你叫醒了,也就好了。”
“哦。”从艺张了张嘴,最后也没有再说什么。
“从艺,我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啊?”阿娇从床上起身走到妆台坐下,她握着一缕头发,用右手食指卷起又松开。装作不在意地问。“你尽管说,不用害怕。”
“娘娘从前啊。”从艺跟到妆台,拿起梳子,有一下没一下的为阿娇梳着发。“就是偶尔会发个小脾气吧,对宫里安排过来的侍女从来没有好脸色,但是对从艺和从蓉一直都很好啊。闲得时候乐意到处去跑跑,就是不爱读书习字。”
“好了,好了。。。。。。”听着从艺说阿娇的从前,铜镜中的女子皱了眉,不爱读书习字,这不就是文盲吗?不过自己到这里也同文盲没有差别了,汉代用篆字,对于从小到大都使用简体字的她来说,学了那十几年的字,好像也没什么用了。
“从艺,你认得字么?”阿娇面红耳赤地问道,“可不可以教我识字呢?”
“娘娘要习字?!”从艺神色震惊。
“有什么不对吗?”
“没,没,从艺不识字,从蓉识得。”
“很好,告诉从蓉,打明天起,我要开始学字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消灭文盲,人人有责!“阿娇握拳说道。
一个月后。
“娘娘,您的字写得真好看。”研墨的从艺看着阿娇写出来的字不由开口称赞到。
“是嘛?”阿娇放下毛笔,心里暗暗庆幸一个月的毛笔字强化训练总算小有所成,“从蓉哪去了?”
“今天醒来就没看见她。应该是去准备了吧,娘娘的生辰快到了。”
“哦,”阿娇点了点头,“等等,我?”
“娘娘把自己的生辰都忘了?”
“恩,忘了。”阿娇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皑皑的白雪,“从艺,陪我出去走走吧。”
“从艺这就去准备。”原本每天都要出去转转的娘娘,打上次醒来就不曾出过甘泉宫,除了刚开始身体不适歇息了两天,其余时间都窝在宫里拉着从蓉学写字。从蓉天生爱静,倒没有什么不习惯,倒是苦了她从艺了。转眼已经一个月过去了,因为琐碎小事轮不到她做,所以每天除了研墨和陪娘娘说说话就剩下睡觉了。闷都闷死她了。听到娘娘说要出去转转,她如获大赦,行动也变得极为麻利。
“那个,没有手炉吗?”此时的阿娇已经披好从艺递来的狐裘,本来就美极的面容在火红的映衬下变得绝世。
“手炉?”
“啊,没事。”阿娇暗咬下唇。人家要华丽丽地出场嘛!电视剧里的娘娘不人手有一个手炉来着?可爱又暖和,怎么到她这里就没了?这不公平!
“娘娘,咱们?”从艺看着停住了脚步的阿娇暗暗心急。娘娘不会因为没有那个什么手炉就又在宫里窝上一天吧。
“走吧。”
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地出了甘泉宫,气喘吁吁地推开了上林苑的门。
“她去了御花园?”卫子夫低头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小太监。“皇上知道吗?”
“应该是知道的。”太监顿了顿,又补上一句,“皇后娘娘已经有一个多月未踏出甘泉宫半步了。”
“知道了。”卫子夫右手轻抬,“你下去吧。”
“奴才告退。”
“明月。”卫子夫转头对候在身边的宫女轻声唤道,“准备一下,去御花园。”
“是。”
御花园这边,阿娇和从艺玩的不亦乐乎。
“从艺!陪人家堆雪人嘛。”阿娇看着厚厚的雪不由得矫情起来。
“娘娘,从艺虽然也很想去,可是娘娘也要顾及身份啊。”
“好吧。不堆就算了。我也不想把自己的手冻成红萝卜。”说到手又想起手炉,弄得阿娇一阵惆怅。
“娘娘,我叫喜公公他们来帮忙堆吧。”从艺开口出着馊主意。
“算了,别人堆哪有自己堆的好玩。”阿娇神色一暗。不由得想起过去下雪天和外婆把院子里的雪扫成一堆,堆雪人的日子。外婆已经老了,扫完雪就累得不行,每次都是她动手把雪人堆完。外婆,你在那儿过得好吗?阿娇抬头看天,眼泪就掉了下来。她忽然记起自己来这个地方的第一天,一位老人把自己搂在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老人轻声说,“阿娇不哭,有外婆在,还有外婆在。”
“皇后娘娘真是好兴致。出来赏雪么?”一个清灵的声音响起,阿娇转身,就见到了迎面而来的卫子夫。
“这位是?”阿娇含笑看向来人。
乌黑的长发随意绾着,头恭顺地低下,衣着单薄,使得围在她脖子上狐裘格外显眼,看上去竟不像这世间的人。唯一让人觉得扫兴的就是,女子所披的狐裘与自己的一模一样。
狐裘披肩是最近西域来的访臣进贡的,听刘彻说是总共只有四条,一条在老太太那里,一条在王太后那里,一条在平阳公主府上,还有一条就是自己所戴了。她本来就对毛茸茸的东西没有抵抗力,听到刘彻的话更是对这宝贝爱不释手。老太太她自然是见过,王皇后即使保养再周到也不会如此年轻。至于平阳公主…
那这狐裘?阿娇看看狐裘又看看那着狐裘的人。难道这就是平阳公主?长得和刘彻分明一点儿也不像嘛。
卫子夫趁阿娇失神的功夫微微抬头,阿娇的犹豫的神情正收入她的眼中,“如我所料。”,她嘴角微翘。
“还能是谁,陛下亲封的卫夫人呗!”从艺撇撇嘴,小声嘟囔。
阿娇愣愣地看着面前正对自己行着大礼的美人。未央神话?卫子夫?
阿娇伸手扶起卫子夫,想起电视剧里的经典对白。赶快加了一句,“妹妹不必行此大礼。”
被阿娇扶起的卫子夫现在心中充满了疑惑。这与她心底里想导演的那出狗血场景完全走了相悖的路线。为了激怒这位举世闻名的妒妇,她还特意向平阳公主求来了这西域进贡的狐裘。
一角明黄色入了卫子夫的眼,来不及了,她突然抓紧阿娇扶她起身的手,“娘娘,这是奴婢最宝贝的东西。奴婢知错了,求娘娘不要!”她边说边尽职地剧烈晃动着身子。
“阿娇!放手!”一个熟悉的声音,却不复往日的温存。
“彻儿,我。。。。。。”
“朕说过很多次了,叫朕皇上。”
阿娇失神地看着眼前的男子,如今此人在她眼里是这般的陌生。
“朕说过很多次了,叫朕皇上。”
“朕说过很多次了,叫朕皇上。”
“叫朕皇上。”
刘彻大步走向卫子夫。扶着哭泣不止的人转身离开。
“彻儿,我什么都没有做,是她突然拉着我的手。”
“彻儿,我真的只是扶她起来而已。”
“彻儿,只是一袭狐裘而已。我还没有小气到那种地步。”
所有辩解都哽咽在喉咙,最后只剩一句,“是你说让我叫你彻儿的。”声音有些低不可闻,但还是进入了刘彻的耳朵。
远去的身影慢慢减缓了速度,接着定在了原地。那人声音沙哑,“阿娇。”他顿了顿,“朕也说过,让你不要为难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