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日记1 ...
-
我在凌晨的时候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母亲在七号下午去世了。
怀着某种复杂的心情,我回到了母亲任教的中学。
那是一个三线外的南方小城市,交通不是很发达,但胜在山清水秀。母亲在这里教高中历史,这一教就是十年。
我有时候不理解,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她为什么突然要放弃在大学的任教,来到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教历史。更加不明白也无法理解,父亲居然没有阻止她。
父亲继续工作,我上大学,而母亲在那个小城市,那个小小的学校呆着。
没有人想到,她一呆就是十年。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她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她依然那么年轻,属于江南水乡温柔中上带着几分忧郁。
她满怀心事,站在人群喧嚣之外,静静的注视着我。
如果不是好友的提醒,我根本发现不了她。
她只是这样静静的呆着。
我和父亲在九号的时候赶到这座城市。夕阳洒下一片温暖,这座小城印着暖暖的橘黄,好像一盏小小的橘灯。
母亲住在学校附近的教师宿舍里,矮矮的楼房外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爬山虎,有些甚至已经把窗户上的玻璃都遮住了。
学校的几个领导和老师一起来接我们,把我们带到当地的祠堂。
按道理来说,祠堂是不准女人进去的,但是现在没有那么多规矩。祠堂是很常见的南方徽派建筑,里面非常高,只有一层。进去的时候,跨过一道道门槛,最后来到了正厅。
那里摆放着朱红色的棺材,父亲一见到棺材就失声痛哭,他跪在棺材旁边,一只手撑地,周围的人上前说了些节哀的话,马上将父亲扶到一边。
我走进棺材,看着里面的人。
这是我八年未见的母亲。
毕业典礼上的遥遥一眼成了她最后的告别。
那时候,她究竟想对我说什么呢?
母亲大学时读的是历史系,据说她是当年最得教授青睐的学生。
女生学这门专业不易,更难得的是一心一意愿意下功夫。
她毕业后在大学任教,与父亲结了婚,后来又收养了我。
我生母据说在我三岁时在地震中死亡,解救出来的我成了孤儿,是现在的母亲收养了我。
随着我渐渐长大,我发现这个看起来圆满的家实际上充满了无数矛盾。
母亲对外说自己无法生育,于是收养了我。
他们虽然是夫妻,但是自我有记忆以来,他们都是分房睡的。在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父母有各自的书房,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扰。他们相亲但不相爱,共同生活就像和好友生活在一起。
葬礼中,我一言不发。父亲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几岁,精心修剪的发型变得凌乱不堪。他的眼睛熬得通红,但在之后的行程中,他再也没有掉一滴眼泪。
母亲依照当地传统的方式葬在一处山坡上,葬礼结束后,父亲因为工作事宜要马上赶回去,留下我一人在学校处理母亲的遗物。
校长是个又瘦又高的中年人,他带我来到母亲居住的房间,门打开有灰尘落下来。两室一厅的小房间,墙壁上白黄相交。母亲睡觉的屋子像一个书房,三面墙壁摆放的书架顶到了天花板,书架上乱糟糟的摆了很多书和纸。我有些恍惚,好像我依然是那个小小的孩子,走进母亲的书房,看到那些巨大的书架,砖头一样的书籍,心怀敬意。母亲抱起我,翻开一本文言文版的《聊斋》,随意挑了一个故事讲给我听。此后,在母亲书房的时间占据了我少女生涯的大部分,即使我渐渐长大,书架的高度在我眼里渐渐变矮,书本渐渐变薄,也无法减少母亲的书房对我的吸引。
校长指了指那些东西,对我说:“秦老师把一些书捐给了学校的图书室,剩下的东西她交代要全部烧了,但是我们都觉得这些东西或许有用,还是等她的家属来处理吧。现在你来了,就看看吧。”
正值暑假,我本来也没什么事情做,来的时候衣物换洗品都带好了。我认真打量了这件屋子,打算花点时间把它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