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最难风雨故人来 ...


  •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

      文景末,先帝遗骨未寒,朝野大乱。三皇女尝为奸人所害,竟密谋肆位,无视皇权,朕甚感心寒。但念其在朝中功过,幸未酿成大错,罪不致死,遂于岚景初年遣其于永安寺内修行,而今五年已至。朕现已登基,朝中渐稳,但朝之政务着实繁忙,唯有平阳王帮衬,朕甚疲。今三皇女有心悔过,反思之行显有成效,朕甚感欣慰。
      朕与皇妹姊妹之情厚,不忍先帝黄泉不安,乃令三皇女择日回京归朝,继续辅佐朝中事宜,封安怡王,重修府邸,赐黄金丝绸缎布不计,宝珠二车,望其谨遵教诲,护我大晋王朝之永保世安。
      钦此!

      —

      一大清早,三皇女将要归京的消息就在百姓口中传开了。位于城西的三皇府已被早早整修了一番,门前的匾牌也被换成了刻有“安怡王府”的镶金大字。

      街边摆摊的老大娘看着摊位,不时向临铺打听几句最新的传闻;说书先生手执一把折扇疏疏而谈,添油加醋地把一句话的消息扩展成无数的长段子;酒馆的小厮更是在满座的楼层里来回奔走,一面听着客人议论,一边把收到的铜钱塞进兜里,脸上笑开了花。

      守城的侍卫身披铠甲站的笔直,手执驽盾,维护着城中秩序,成群的百姓聚集在城门口徘徊着,想要一睹怡王的风采。

      对于百姓而言,她们似乎并不关心女皇为何会宣如此大罪之人回京。曾经战乱已过多年,城中百姓早已换了一代,只有几些老人还拿当年的战事唏嘘,但如今的富足生活也没了让人怪罪的心思。

      百姓毕竟是单纯的,她们想要的也只是安逸的生活,除却这点,着实再没有计较往事的必要。

      柳茵听着车外的议论声不禁微微一笑,当初害怕回京会被扔萝卜蔬菜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了些。

      她对坐在对面想要掀开车帘观望的碧言摇了摇头,碧言悻悻缩回伸出的手,小脸立刻苦了下来。他撇了撇嘴,侧过头不理柳茵,一副怄气的样子。

      柳茵失笑,只好用口型做了个“来日领你逛京城”的动作。碧言用余光瞄着,看清口型后眼中明显闪过惊喜,面上却是冷哼一声,硬着嘴不说话。

      柳茵看着碧言小孩般的样子只觉可爱非常,抿着唇在心里乐了好一会儿。马车不知不觉拐了几个弯,周围逐渐安静下来,柳茵张张嘴刚想说些什么,马车却慢慢停了下来。

      许是百姓都去城中,且王府处地较为偏僻的缘故,怡王府门前一片空旷。身材高大的车妇掀开帘子,弯着腰恭敬的示意王府已到,然后把身子蜷缩成一团蹲在马车下。

      柳茵一愣,想起什么似的眼中闪过一丝懊恼,她瞅了眼一旁守车的侍卫,方才踩着车妇展的很平的后背下了车。轮到碧言的时候他却是怎么也不肯下来,直道踩人无礼,会遭佛祖怪罪的。

      柳茵这才想起碧言自小在寺中长大,被灌输的都是众生平等的思想。眼看着侍卫面上的不耐愈加明显,柳茵无奈,只得探身把碧言从车上半抱了下来。
      她看着碧言颊上不自然的红晕和躲闪的眼神只觉有趣,却不知此举让早早守在王府门前的老管家眼睛一亮。

      衣着新装的白发老人满脸笑容地迎上来,身后跟着几个看起来很是精练能干的妇人。他也不管柳茵有没有在看自己,径自跪地行了一大礼,高声道:“恭迎王爷归府!”

      后面的妇人相互对视一眼,也纷纷跪在老人身后,齐声道:“恭迎王爷回府!”

      柳茵正看着马车走远,并未留意周围的人。她只感觉这声音有些熟悉,疑惑地回过头,一眼看见的就是老人早已花白的头发,和微弓的不再挺直的后背。

      柳茵不由怔了怔,待老人抬起头后,眼眶猛然一热,几乎立刻扑上去把老人从地上扶起来。她努力忍住在眼中打着转的泪水,动了动唇,好久才发出一句沙哑的声音。

      “奶爹……”

      老人见她这反应,脸上的皱纹都笑的堆在一起。他用手中的丝帕抹了抹眼角,慈爱的看着比他高出一头多的柳茵,连着说了好几个“好”字。正有回府之意,却突然被双眼通红的柳茵紧紧抱住。

      徐氏并没有料到柳茵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突然抱住自己。以前三殿下虽和他亲近,也只是在独处的时候对他笑笑,和他说些心中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这般亲密,甚至在众人面前毫无顾忌地抱住一个身份低贱的下人。

      自从三殿下的父亲薛贵妃离世后,他便看着刚满两岁的殿下慢慢长大,后来殿下有了自己的皇府,身为奶爹的他便也跟着住了过来。

      他不像那些只看表面的高官,他清楚自薛贵妃离世后,小小的三殿下在皇宫中受了多少委屈,以致后来殿下性子变得古怪,他也只是认为小孩子闹闹脾气,今后会好起来的。却没料到朝中官员会以此做文章,陷害殿下不说,还把殿下遣到了那么远的地方去!

      这些年在牢中的日子,要不是殿下临行前嘱咐他好好活下去,等她回来,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熬的下去,更何况是从来都娇生惯养的尊贵皇女。

      所幸现在殿下回来了,他也被从牢里放了出来。而且看刚才的样子,殿下这些年确实变了不少,都学会关心人了!

      徐氏看了一眼站在旁边左顾右盼的青衣小厮,神色暧昧的笑了笑。他感受着渐渐湿润的肩膀,像小时候一样拍着柳茵的后背,安慰似的说: “好,好,殿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柳茵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把身子直起来,看着徐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徐氏知她心里有话说,便吩咐那几个妇人带碧言回府安顿,自己则拉着柳茵到了府中的一个房间里,主仆二人聊了许久。

      期间,徐氏一边感慨着自家殿下果真长大不少,又有些疑惑为何这次没有朝中官员跟着来。柳茵只说刚刚回京不必那么麻烦,笑着含糊了过去,又怕徐氏起疑,连忙转移了话题,问起徐氏近来的状况。

      徐氏向来相信柳茵的话,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也很快欢喜起来。他和柳茵又聊了一会儿,看着柳茵眼中隐隐的倦意,方才想起自家殿下舟车疲惫,也不知吃东西了没有。

      徐氏拍了拍额头,懊悔道:“瞧我这记性,人越老越不中用,只记得接殿下回府,竟忘了准备饭菜!” 他理了理衣服站起来,朝柳茵笑笑说:“殿下且等会儿,老奴这就去给殿下准备膳食。”

      柳茵笑着点了点头,想说一句奶爹麻烦了,却害怕奶爹责备自己见外,赶忙闭上了嘴。她看着徐氏离去的背影,在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因为朝中有事,娄余半途奉命提前回了京,传了女皇的旨意吩咐车妇从城门的偏门进,意思是害怕百姓拥挤受伤。可这京城之大,百姓少之又少,哪里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柳茵心里清楚,柳茹这是在提前给她一个下马威,你还是一个被遣的叛女,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不咋地,以后最好老实点,乖乖听话,这天下如今都是姐姐一人说了算,姐姐日后有的是机会再把你捻回去。

      虽说从偏门回京是有点羞辱的感觉,但柳茵并不在意。她看出随行侍卫的轻蔑眼神,娄余眼中的不以为意,就连车妇蹲下的时候都有些不太情愿。

      现在这档口,只怕所有人都明白她这个安怡王爷只是个空名头,说的是管理政务,实则一点权利都没有,只不过是换了个囚禁的地方,到了柳茹眼皮子底下罢了。

      在没探清柳茹召她回京是何意图之前,柳茵没有必要和她对着干,况且刚刚回京,急着向百姓露面也没什么好处。
      所以柳茵只是稍稍向娄余发了一小些牢骚,然后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应了下来。从娄余走时满意的表情来看,她的表演能力怕是又上了一层楼。
      这都得感谢以前在寺中被迫出门化缘的经验。

      当然,这些都是万万不能同徐氏说的。一来徐氏年纪大了,柳茵再不想他为自己操心,二来她也并不在意别人的态度。柳茵的心向来很小,容不下太多的人。

      徐氏一走,一直被柳茵忽视的困倦阵阵袭来。她看了看屋里的设施,只有一个桌子和一张床榻,角落里的灰尘都没打扫干净,显然这怡王府只是匆匆做了表面打扫,距离一个王府的标准,还差得太远。

      所幸柳茵也不是太过计较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睡着是她在寺中养成的习惯。于是当徐氏再次推开门的时候,柳茵正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裹着单被睡的正香。

      徐氏不禁一笑,走过去帮她整了整被子,方才轻轻闭门而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最难风雨故人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