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十九、婚事 ...
-
楚君颻一路将上官靖送出了宫门,又看他上了马,才转身吩咐车夫驾车回了王府。府门前,柳氏已经迎在门前,旁边站着等候多时的楚君然。楚君颻下了马车,伸手扶住了向他行礼的柳氏,将明黄的圣旨交给她,说道:“想必君然已经和你说了,这事儿,阿爹弄得突然,我心里也着实没料到。但毕竟是明旨赐婚,又是朝廷一品将军的嫡女,还是平妻的身份……该准备的,该有的礼数还是要你多费费心了,我不便经常进宫,有什么不清楚的你就多进宫和阿娘商量着些,阿娘是个不大管事的,这段时间还是要辛苦你了。”
柳氏眼中似有泪光闪过,低眉柔顺道:“爷说的什么话,是妾自个儿的肚子不争气,这些本也都是妾的分内之事,却还要阿爹阿娘来为爷子嗣上的事儿操心,本是妾的不孝了,哪里还能说什么辛苦不辛苦!”
楚君颻笑着帮柳氏理着发丝:“子嗣也不是强求得来的。你如此明事理,是爷的福气。琐碎小事就让下面的人去办了,不用事事亲为,也注意着自己的身体些,好好休息。”楚君颻望着柳氏,语气顿了顿,“等上官氏过了门,也就能让你少操劳些了。我和君然还有事要商量,就先去书房了,你去忙吧。”
“是,那中午妾让人备好饭菜给爷送到书房?”
楚君颻想了想,温柔一笑:“不必,我中午陪你一起吃。”说罢,便转身和楚君然一道往书房的方向走去。柳氏福了福身子,由着贴身丫鬟扶起,看了一眼楚君颻离开的背影,言语温和道:“进去吧。”
楚君然一路跟着楚君颻走到书房,看了一眼门外,终于开口道:“三哥,阿爹此道圣旨下的是何意?竟是一点预兆也没有!”
楚君颻眉目间一片深沉,不复平日里的潇洒风流:“听说昨夜里淑妃娘娘去了上书房。”
“三哥是说这是淑妃娘娘的手笔?”楚君然皱眉,“可是不会啊,按理来说她应该是给五哥求这婚事啊,怎会到头来落到三哥你的头上了?”
“经过昨晚那么一出,若只是她为老五求的,那此事倒也无甚关系。但以淑妃娘娘和老五的性子,就算是求旨也定不会为那上官家的大小姐求一个正妃的位置,若是阿爹不愿委屈了那上官家的姑娘,也大可将二女同时给了老五凑个双喜,或是直接指给朝中要员之子为正妻也可,如今却是赐了我府中的一个平妻之位。”楚君颻不觉沉默,复而继续,“此举,怕是阿爹特意为之。”
楚君然迷惑:“怎么又是阿爹了?若是如此,阿爹的用意又是哪般?若说是恩宠,满朝文武那么多,上官家的姑娘谁不能指?总不能说是阿爹特意挑上了三哥你吧!那才叫稀罕呢!”
“怕是,真的是阿爹挑上我了。”楚君颻不理楚君然的惊讶,“若是阿爹知道了是我的推手,如今这般倒也不奇怪了。”
楚君然愕然,嘴张合了几次,却始终也没能说出什么来。他虽觉难以置信,但三哥一向猜的极准,若真如此,这些年来,他们的一些动作岂不是都被阿爹看在眼里?
楚君然想到的,楚君颻自是也都想到了,可阿爹既然明知是他在暗中把上官家有位大小姐的消息放给老五,定然也大略猜到了他的动机。而且今日早朝上,不管上官靖意欲当朝阻止阿爹颁旨的行为是出于几分真心,却可以看得出上官靖也是将这个大女儿放在心上了的,更别提后来下了朝,他与上官靖一路都是在谈论这场婚事的相关事宜,都是可以看得出上官靖对这个女儿的关心与在意。楚君颻端起桌上的茶,看了一眼楚君然道:“反正不管如何,阿爹的旨既已经下了,也就断然没有收回的,所以这人,我是得娶了。左不过只是一个名分,后院里多一个女人罢了,怎么着也是连着的上官家,没什么损失。”
楚君然皱眉:“那阿爹……”
“静观其变吧。”楚君颻声音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来,“眼下,就等着宫里算出的日子吧。”
“是,我知道了。”听楚君颻这般说,楚君然深吸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那有什么我帮的上的,三哥只管吩咐。”
楚君颻轻笑出声:“你一个没成家的,这些事能帮的上什么忙!就是哪天德妃娘娘给你挑了房媳妇,这些也轮不上你操心的。”
楚君然面上无奈:“三哥……行吧行吧,那我就回去找找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做贺礼好了,不耽误你陪三嫂了。”
楚君颻哂笑道:“赶紧走吧你,回去给我好好挑,若是到时拿不出手来,你也就别拿出来了,干脆空着手来算了。”
第二天,宫里便传了消息出来,说是经由钦天监推算了后,竟意外地发现二人的生辰八字很是契合,又推算出二人的成婚吉日,当即便上报给了皇上。皇上听说后也是极为高兴,又命人将两人的生辰八字和吉日送去金安寺请主持大师又给批了一批,大师批完只说了四个字“命定姻缘”。传话的小公公听完不敢耽搁,立马拿着东西回去将这四个字跟皇上上报了。皇上听后圣心大悦,当即让人去三皇子府和上官将军府传话,当晚便是去的蕴翠宫用的晚膳并在蕴翠宫留的宿。如此一来,楚君颻和上官晴雨二人的婚事也就这么定在了三月二十,只等着日子到了,抬轿子接人了。
“命定姻缘”四个字一传出来,一时间恭喜道贺的人络绎不绝,各色人都想着往楚君颻和上官靖府上送贺礼。上官靖一概没收,只说到时在府上备了薄酒再请人来吃酒。楚君颻则是留下了两坛子美酒,其余的也都给退了回去。送酒的那人喜不自胜,只说家中还有几坛,要再给提来。
楚君颻笑眯眯地摆手:“不必不必,爷就是想尝个鲜,剩下的你自己个儿留着就是了。”那人直说不妨事,一定再给提来。可等到再来,却是找不到楚君颻的人了,府中下人都在忙着,管家只说主子吩咐接下来送的礼一概不收,客客气气地又把人给送了出去。一时间,到处搜罗美酒的人又只能歇了心思,摇头叹气地回去把收来的酒倒进了自己的嘴里。
送礼一事过了没两天,便到了二月初八。这天是上官晴雨的生辰,也是先上官氏的忌日。这个日子太特殊,往年这时候,程嫫嫫总是会给上官晴雨下碗配着青菜和些肉丝的长寿面,就算是给她过生了。却不想今年的这天,上官靖竟然来了晾雪园。他来时,上官晴雨正坐在廊下打呵欠,院子里两个小丫头懒懒散散地打着花络。
上官靖皱眉:“怎的这般懒散模样,你们就是这样伺候主子的?没有一点规矩!”
上官晴雨惊讶地合上嘴,起身向上官靖行礼:“阿爹。”撇了一眼身旁吓得噤声跪伏在地的两个小丫头,轻声说,“这两个昨夜里当的值,这会儿正是没精神,我原是要打发她们回去歇会子,她们不愿意,非得在这儿陪着我,顺便学着打络子。”
说着,屋里收拾打扫的青灵和绿芽已经闻声出来见礼,上官晴雨见状,吩咐道:“青灵,去厨房看看嫫嫫好了没,若是还没便准备些糕点茶水来给阿爹先垫垫胃,这么早阿爹怕是还没用早膳吧?”然后又顺带吩咐两个小丫头,“你们两个也跟着一起去吧。”
上官靖面色略和缓,点点头:“下去吧。”两个小丫头连忙从地上爬起来,随着青灵行礼退了下去。上官靖看了一眼那两个慌张的丫头,又扫过站在晴雨身后的那个,有些不甚满意地沉声说道:“你这院子里的几个丫头也太不懂规矩了些,慌慌张张地像什么样子?程嫫嫫呢?没教她们么?一个个的都不在跟前伺候着,就剩一个杵在这儿!”
“嫫嫫去厨房给我做早膳了,还有一个丫头把昨儿换下的衣服拿去送洗了。她们年纪都还不大,又是刚进府,今日第一次见着上了战场为国杀敌的大将军,心里对您敬畏了些也是在所难免,阿爹就不要和他们计较了。再者,我这平日里也没什么事儿,身边有一个丫头伺候着就够用了。”上官晴雨好脾气地解释着,看着上官靖笑着问道:“阿爹要进屋里坐会子么?还是就在这里坐坐?”
上官靖终是面色缓了下来:“你风寒好了么?若是还没好就进屋里去,初春的早上太凉了,你别在外面又吹着风受凉了。”说着,又补充道,“丫头若是不够用就再添两个,直接吩咐一声管家就是。”
“已经够用了,人多了也没事做,现在也清静些。”上官晴雨笑着说,“我的风寒不碍事了,这样我们便在外边坐坐吧?早晨的空气新鲜,闻着舒服。”
上官晴雨见上官靖点头同意了,侧头吩咐道:“绿芽,再去端把椅子出来。”
“是。”
绿芽福身,转身进屋里搬了把椅子出来放在上官晴雨原先坐的位置旁边,又进屋里搬了个
小桌子放在二人中间。放好后服侍二人坐下,然后便垂首站在一旁。
一时间有些沉默,上官晴雨看了眼上官靖,主动微笑着问道:“阿爹怎么今日一大早来我这儿了?可是有什么事要与女儿说?”
上官靖也看向上官晴雨,仔细打量着她的眉眼,微微叹了口气:“今日,是你的生辰。”望着上官晴雨略有些惊讶而疑惑的脸,上官靖忽觉心中有些苦涩,语气也带着些惭愧,“往年的这个日子,阿爹不是在边疆,也都是在陪着你阿娘,总是没有想着来陪陪你……如今一晃眼这么些年过去了,你,也到了要嫁人的年纪了,今年,是你出阁前在家过的最后一个生辰,阿爹想陪你一起过。这些年,是阿爹自己心中的结没有解开,让你受委屈了,以后想要再单独陪你过生辰,怕是也没什么机会了。唉,是阿爹错了。”
“哪里有什么委屈受,生辰不生辰的,这于我而言也不过就是个日子罢了,没什么特别,倒是阿娘……本就该以阿娘为先的。我往年也没怎么过的,也就是程嫫嫫,年年都非要看着我吃碗面,哪里就这么多讲究了。”说着,上官晴雨也笑了,“倒是看着阿爹能这么记挂着阿娘,女儿便很开心了。”
上官靖眉眼难得温柔了下来:“玥儿很好,特别好。”
看着上官靖似乎是陷入了回忆里,上官晴雨也不再说话,安静的坐在一旁。
“老爷,姑娘。”青灵走过来见礼,“嫫嫫那儿估摸着还得等等,奴婢早上蒸了些红豆糕,便拿了来,可给老爷姑娘先垫垫胃。”
上官晴雨点点头:“放上来吧。”转头看向上官靖,“阿爹尝尝,青灵手艺还不错。”
上官靖看着对面那柔和的眉目,略略有些恍惚:“玥儿……”不经意扫过那道疤,轻声叹道,“你和玥儿长得可真像。说起来,晴雨这名字也是她一早就给你取的。”
上官晴雨给二人倒了两杯茶,放了一杯到上官靖手边,笑问:“一早就给取了?那时我应该还在阿娘腹中,阿娘怎知就定是个女儿了?”
“她哪里就知道了!”上官靖说着也笑了,“不过是当年玥儿还怀着你时,有一次我带她外出游玩,路上却正碰上了一场大雨,我们便在路旁的亭中避雨。夏天的雨来去到也快得很,你阿娘便说‘雨过映日出,云破晴光泄,日后生的若是个女孩儿,便叫晴雨吧’。后来你出生,正巧就是个女孩儿,你这名字也就这么定下了。”
“雨过映日出,云破晴光泄。”晴雨轻声跟着重复了一遍,似是想到了什么,笑道,“阿爹和阿娘想必还有很多这样的趣事儿,等会阿爹陪我用过了早膳,可要好好与我说说!”
“好,你想听,阿爹便与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