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提到聂家的三公子,整个姑苏城里可谓无人不晓。翩翩白衣美少年,多少城里二八少女的幻想。这聂府主人聂安是当朝皇太后的亲哥哥,掌握天下兵马大权,家中长子聂抚风镇守西凉重地,次子聂抚月则远赴云南守关,二人武功甚高,驰骋沙场。可唯独这家里的小儿子聂浮生和兄弟两人不太一样,从小偏只爱读书作画,并不喜舞刀弄枪。
却说这聂浮生,五岁指物作诗立就,十岁辩论天地,秀才不能赢,自此便声名大噪。因为这小儿子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聂安对他从小便宠爱非常,既然他不爱刀枪,就请了姑苏城里最好的先生来教他文章。只教了几个月,师傅就感慨聂浮生非常人,自己才疏学浅无法教育,便辞去了师傅一职。这之后,聂安又陆续给浮生请过几任师傅,然而却都不长久,直到这当朝皇帝,也就是聂浮生的表哥,即位之后,把自己的师傅纪攸派来指导聂浮生的学业,这才算是稍稍降住了他些。
除了吟诗作画,浮生还有一特点,就是颇近女色,但却又若即若离。不管是城里洗菜大妈的家长里短,还是聂府对面苏府家大小姐的闺阁心事,都非常愿意找他倾诉。而这浮生也机敏过人,总能敏锐的感知姑娘们的心事,因此也成了十里八荒有名的知心少年。
这一天是正月十五,聂浮生一十八岁生日,姑苏城里的媒婆们便受各个有适龄女子的名门邀请前往聂府打探,一时间,聂府往来人员络绎不绝。聂夫人对各方明里暗里套话的媒婆亲友,一律只是微笑致谢,并不肯轻易言说到浮生的婚事上来。倒也并非看不上这些人家,只是提到这件事,总忍不住想到十多年前刚开春的那一天,彼时府上的一对夫妻客人,也曾诞下一名女婴,那时四人把酒言欢,说好要把这女子许配给浮生,还曾在聂府院中的柳树下埋下一坛女儿红。只是时过境迁,往事聂夫人已不愿多想。
这浮生是个活泼性格,哪里受得了一直待在府中向各路人马作揖问好,趁大家吃晚饭,只见了空便偷溜到聂府后门准备出去透气,突然遇到了一个身袭淡紫的姑娘,身材袅娜,笑靥如花,“浮生,你不在府里迎客,又想出门玩去?被老爷知道又要发怒了。”
浮生定睛一看,却是师傅的女儿,纪若茗。“若茗,我们去阳澄湖玩如何,今天是元宵,听说湖边有烟火表演,还有灯谜比赛。”
纪若茗是师傅独生的女儿,和浮生一起从小玩到大,可谓青梅竹马,两人都才艺过人,小时候就常相互比赛谁书背的快一些,浮生过目不忘,自是常常获胜,可纪师傅的这个独女也是得到了父亲的熏陶,对文章书籍,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感,在和浮生的比赛中,倒也不落下风。一起长大,两人脾气相投,相当默契,时常是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心意,经常结伴出游。这次也不例外。
到了湖边,果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湖边挂了一排谜面随风飘扬,浮生和若茗联手,这些灯谜哪里难得住两人,很快就从街这头猜到了那头。
湖畔烟火表演已经开始了,人们迅速拥向湖边欣赏烟火,孩童们看到这鲜艳的颜色,无不兴高采烈,高兴的蹦来蹦去。
浮生拉着若茗就往湖边上挤,凭着浮生的性子,自然是要去最热闹的地方见一见的,两人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居然很快到了湖边最靠近水的地方,这里果然是是看烟火的最佳场所,一颗又一颗的烟花在湖面绽放,美不胜收。
突然不知是从哪里来了一群人涌向了湖边,浮生和若茗一个没有站稳,居然被挤到了湖里。
这浮生平时虽也喜爱游泳,怎奈何这正月的湖水还是如此寒冷,突然一阵熟悉的晕厥感侵袭全身,仿佛自己在很多年前也出现过溺水的情况,好像旁边也有一个姑娘,但仿佛却并不是若茗。浮生只觉这身体越来越沉,直感觉就要淹没在水中。
恍惚间,眼前突然出现了一艘游船,木质的船头上摆着一张桌子,两边各背坐着一位姑娘,桌上一盏油灯,桌后的船舱口挂着细纺的纱,浮生想这材质看起来像是来自西域,不及细想,浮生就奋力向船只游去,只听两人的对话,“小姐,明日是他们中原的元宵节了,聂府明天好像也有大事,不如前去打听一下。”
两人对话的声音已经渐渐模糊,浮生用尽最后的力气拍向了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