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点红烛 ...
-
飘入檐下的雨很冷,酒也很冷。
李寻欢在冰冷的空气中做了一个梦。梦里,漫天纸钱,白幡幢幢。
也是初秋时候,京城的大街小巷熙熙攘攘,路人都在笑着,唯他事不关己地打马走过,仿佛这身魂灵都如飘絮,无可着落。
天下靖平,这衰朽的王朝仍在苟延残喘。进京时,李寻欢觉得自己已经心如止水,但离开时他才发现心如止水已是幸事。人心总是渴望温暖,只要他仍是他,就会不断地重蹈覆辙。
秋阳高照中,李寻欢醉了。白纱飘动,墓碑就在身边,碑上有模糊不清的,血红的字迹。
他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却无论如何想不起那人的名字。他们如何相遇,如何会相爱。仿佛有些虚幻的影子,但回想不起任何一个带有温度的细节。
就像只是一个梦,他与那人的相遇也是假的。根本只是太过孤独寂寞,自己为自己制造出的假象。没有那样的一个人,从头到尾就没有。
他陷入在疑惑之中,想要仔细看看这墓碑,想确认这似梦非梦的,究竟是不是幻境,然而电光火石间,就这样醒了过来。
大红喜绸在眼前晃动。那是穿着嫁衣的孙小红。
“你……”李寻欢茫茫然的,“可曾见到她?”
“见到谁?”孙小红的声音清脆明快,“大哥还有朋友在京么?”
“不,我说的是……”李寻欢停顿下来。他才发现自己想不起那个名字。她的样貌,她说话的措辞语气,甚至她身形如何,一切都想不起来。
“是住在南厢一号上房的那位。”
孙小红诧异地看着他:“南厢哪里有人?难道你不记得,我们来京之后,客栈里的所有人都搬走了?”
“南厢全部都是空的呀。”孙小红道。
李寻欢扶着凉亭的柱子站起来,难以置信地望着悄然寂静的客栈庭院。回廊亭台莫名的死气沉沉,仿佛被抽去了最绚丽的色彩。
成化二十二年秋,小李飞刀李寻欢力挽狂澜,敉平云王朱瑞叛乱,之后身受重伤,又死里逃生。
他昏迷了几场,长梦了几回,精神萎靡着,但所幸已无大碍。
除了乱臣叛党,没有人不幸在决战中死去。他有生死与共的兄弟,有新结识的好友,不仅如此,还将要有补办的婚宴,有喜事。
好像并没有遗憾了。
“不可能。是一位,从湘江来的姑娘,她轻功绝佳,有一手独门绝技很有名气,小红,你一定知道她的。”
孙小红想了想,恍然道:“是惊鸿仙子杨艳。”
几个字像铁锤打在心口,檐外的雨幕变得模糊一片,天地渐渐倒悬黯淡,孙小红的身影也消失了。
雨声渐响,梦境乍破。
李寻欢彻底清醒过来。
他感到有人轻抚着他的额发,掌心柔软细腻。雨下得有些大了,檐外的竹叶轻快颤动着,细微的雨丝斜落脸颊。
李寻欢慢慢握住那只手,揉在掌心。
“虽然这里是我的别居,有人守卫,但你的警惕性未免也太差了。”那人道。她的面容真切,肌肤微暖,熟悉的,百合香的气息,萦绕在鼻尖。
“想杀我的人很多,但我知道,上天还不想让我死。”
那人打量着他的神色,微微而笑:“我来迟了,让你空等一天,抱歉。”
有事牵绊,有人情相扰,那人没有解释,李寻欢也没有问。见到她的时候,他就已不在意这件事。
一个月前,龙凤双环与小李飞刀一战而惊天下,尘嚣扑面而来之前,李寻欢与杨艳悄然离开京城。他们在黄河边盘桓了数日,约定下相会之期,便短暂分别。
李寻欢原不是个性急的人,但日影漫长,闲庭空寂,总让人担心这一切只不过是梦幻泡影。
他不得不急切盼望着相见的日子。
这样的心情,几乎已回到了不谙世事的少年时候。
“我只是在想,我已经很久没有尝过,等待一个人相见的滋味了。”
杨艳略笑:“那,可有什么新鲜之处?”
李寻欢没有回答。
分离重逢,欢喜悲伤,情之为物,如江上秋月亘古不变。哪有新鲜之处,只是人心易感罢了。
“你不必知道,这种滋味,深夜独自品尝,也就罢了。”
“从前我也以为,自己这一生,不需要了解这种味道。”
李寻欢凝望着她:“……方才我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事情,很奇怪。所幸那不是真的。所幸你叫醒了我。”
“你若能快乐一些,那我愿意常常叫醒你。”
“现在,我已经很快乐了。”李寻欢道。
他喜欢杨艳的双眼。这双眼里的光芒,明亮得能温暖枯死的心田,坚定得能守住万年的光阴。
杨艳微笑起来。
“这里是我喜欢的地方,庭院是我亲手布局,你若是喜欢,可以住上一阵。我带你去看一看湘江。”
“不。”李寻欢道。
“不必再等了。”
杨艳抬头看着他。
“你愿与我一同前往李园么?我虽不如你交游广阔,肯来喝一杯喜酒的也还有不少。”
“只是这一去,恐怕将来回到这里的机会便少了。”李寻欢道。
杨艳短暂地停顿了片刻,便有了回应。
“好。”
早已笃定的事情,迟到一天或早到一天,其实并没有差别。只是许多时候,人总要经历一些忧心与困苦,才能懂得相聚时光的可贵。
栏外秋光漫漫,远去千里将要花费一些时日。不过身为江湖中人,这样的旅途早已是习惯了。
若还未及挚爱情深,那么不如早一些开始,留下更多安静的时光,给彼此镌刻铭记。世间最美的龙凤花烛,是属于自己的那一对,而世上最贵的酒是喜酒,要用一生的代价,来慢慢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