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晋安寨被围数月,高行周、符彦卿数引骑兵出战,众寡不敌,皆无功。刍粮俱竭,削淘粪以饲马,马相啖,尾鬣皆秃,死则将士分食之,援兵竟不至。张敬达性刚,时谓之「张生铁。」杨光远、安审琦,劝敬达降于契丹,敬达曰:「吾受明宗及今上厚恩,为元帅而败军,其罪已大,况降敌乎!今援兵旦暮至,且当俟之。必若力尽势穷,则诸军斩我首,携之出降,自求多福,未为晚也。」光远目审琦欲杀敬达,审琦未忍。高行周知光远欲图敬达,常引壮骑尾而卫之,敬达不知其故,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何意也?」行周乃不敢随之。诸将每旦集于招讨使营。
      甲子,高行周、符彦卿未至,光远乘其无备,斩敬达首,帅诸将上表降于契丹。
      ……
      契丹主素闻诸将名,皆慰劳,赐以裘帽,因戏之曰:「汝辈亦大恶汉,不用盐酪啖战马万匹!」光远等大惭。契丹主嘉张敬达之忠,命收葬而祭之,谓其下及晋诸将曰:「汝曹为人臣,当效敬达也。」时晋安寨马犹近五千,铠仗五万,契丹悉取以归其国,悉以唐之将卒授帝(石敬瑭),语之曰:「勉事而主。」马军都指挥使康思立愤惋而死。

      ………………………

      对举寨而降一事符彦卿愤愤不平却也无法可势,杨光远动手时时特意挑了个他与高行周都不在的时节,硬把生米煮成熟饭等他们画名上表。此刻他若不从就只有横刀自杀或被人杀死,再要么就是单骑走脱,却也都是无甚益处的意气行事。众将出降时他低头沉默的站在后面,不想石敬瑭伸着脖子竟直直朝他这边看了过来,他暗道不好时却发现石敬瑭找的居然是高行周。

      赵德钧从战场上逃下来又被契丹拒绝后就进了幽州城关门不出。石敬瑭南下原就抱着能少打一仗是一仗的想法,这时也不想硬去攻城,想让幽州出身的高行周去劝降赵德钧。

      接到这种“请托”高行周脸色自然非常不好看,但他竟然应命前去。

      ……………………………

      赵德钧、赵延寿南奔潞州,唐败兵稍稍从之,其将时赛帅卢龙轻骑东还渔阳。帝先遣昭义节度使高行周还具食,至城下,见德钧父子在城上,行周曰:「僕与大王乡曲,敢不忠告!城中无斗粟可宁,不若速迎车驾。」甲戌,帝与契丹主至潞州,德钧父子迎谒于高河,契丹主慰谕之,父子拜帝于马首,进曰:「别后安否?」帝不顾,亦不与之言。
      ……

      李从柯在位日短,即没行什么大善事也没做过什么恶政。到了北兵逼临的紧要关头洛阳城中众人纷纷外逃谋划避难,门吏要禁民出入,河南尹雍王李重美叹而止之:能逃就逃,都自顾自的去吧,如今天家早就自顾不暇了。

      鬼才晓得为什么李从柯一直对河东兵事消极对待,曾经的随庄宗明宗征战两河的勇将如今竟全无斗志,摆出一副纵死也不再亲上战场的姿态,石敬瑭兵临城下他就举族自焚。临事明宗皇帝的王太妃劝曹太后避难待石敬瑭入京,曹太后不听赴死,她就带着明宗的小儿子李从益躲进了球场。果然如她所料,石敬瑭入京后并没有为难二人,也算是极领了老丈人情面。

      石敬瑭入京后命刘知远部署京城严律诸军。石敬瑭还在城外的时候诸将就纷纷上表来迎,这事到这时早就顺理成章了。而李氏自焚也终究没烧了皇宫,城中根本就没什么可乱的。只要兵士不带头抢掠城中就没有敢顺水摸鱼的强人恶霸。于是没过几天逃出城的民夫就都回来了,一时间除了皇宫里坐的人换了姓改了朝,一切似乎都与往日没什么区别了。

      公元九三六年,石敬瑭称帝,国号为晋,年号天福。

      似乎因为幽州之事,晋主对高行周十分放心,例行的留他在京中呆了些时候就打发他还归本藩。

      高行周回潞州前符彦卿又见到了他,符彦卿见他是往东城寺庙的方向走,就随口说了一句不知他是释氏信徒。

      高行周却笑着摇头:“不,我是去寺里接我儿子。”

      符彦卿瞬时瞪大了眼睛:“你把你儿子带到洛阳?”

      “拙荆早逝,只留下一子,他在原郡无人照料,我就一直带着他了。”

      ——那你怎么不续娶?符彦卿到底还是没问出这一句。想着左右无事,也对他儿子有些好奇,符彦卿就与高行周一同前去了。进了院与僧人通报过后没多久一个不过十岁的孩子就从后厅转进来。符彦卿有些意外,他原以为照高行周的年纪他儿子至少也该十七八九了。

      “爹爹。”

      那个孩子五官长得极是动人可爱,一双眼睛与他父亲一样,也是发着金的亮褐。高行周面上霎时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温情,他弯腰笑着拥抱了那个孩子: \"德儿,有没有照顾好自己?\"

      “我很好,只是很想爹爹,爹爹一切安好吗?”

      高行周双手搭在那个孩子肩上,看着他的眼睛面上仍然是柔软温煦的笑:“——我也很好,我也很想你。”

      符彦卿在旁边看着,视线盯在高行周身上一点也移不开,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他不好,符彦卿暗暗想,晋安寨中谁都不好。他们何止是几乎死在北边,即使侥幸活命谁又不是忍辱咽怒——猝死军中的康思立是故昭义侍中李嗣昭旧部,李克用统领河东时便效力帐下的老将。李从柯登基后因他没有积极响应而被冷在外面,事态危急时才被急调北上,不想即将赶到时却收到杨光远杀死张敬达举军投降的消息,老将军急怒难平立刻就死在了军中——他们也都是李氏旧将,事后才知石敬瑭为借兵竟父事契丹,谁能咽下这口气?

      毫不介意站在旁边的符彦卿,高行周低头在那个孩子额上亲了一下:“德儿,我非常,非常爱你。”

      符彦卿眼睛已经看直了:天那,这就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词了:天那。

      那个孩子抬头时才看见符彦卿,忙敛容施礼,举止恭谦落落大方,符彦卿忍不住向高行周夸道:“令公子真是聪明伶俐。”

      并没有客套,高行周笑着答道:“是,他是个好孩子。”接着又问起符彦卿:“冠侯家中公子都出仕了吧?”

      符彦卿眉头立刻拧住了:\"我家那几个小崽子?每次看见他们我都发晕,我对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别让我没断气就跟昭义侍中齐名了!\"*

      高行周笑了:“李家六公子还在潞州呢,你就积些口德吧。”

      看着他时符彦卿心中一动,竟有些唐突的开口相约:“明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不如我们在城中找个吃酒的去处聚聚,毕竟同事一场。”

      高行周看着他笑了笑,居然答应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 1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