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阳谋 ...

  •   包厢中树起了一道屏风,李媛和昭奕隐身屏后,一个女子正低头弹筝,另一个女子静静站在屏外侍候。不一会儿,包房门被推开,一个人在小厮殷勤的招呼下走了进来。屏外的女子立刻恭谨地请人坐下,送上茶水。
      那人倒是一点儿都不拘礼,大大咧咧坐在桌前。李媛在屏风后压低嗓子开口:“给公子换上夏酒。”
      那人一愣:“穆公子怎知我爱饮酒?”
      李媛笑了笑:“公子后腰上不是别着酒葫芦吗?”
      “哈哈哈,穆公子好眼力”。
      夏酒上来,那人不就小菜干喝了一大碗,侍女立即满上。那人畅快了之后,抹嘴说道:“穆公子请在下吃酒,可是为了刚才还未说完的‘其三’?”
      “正是,刚才公子一番高论令人耳目一新,但是话到要紧处却欲言又止,穆某也知大堂之上人多眼杂,公子或许有些顾忌,故而专程请您上来,求公子赐教。”
      就在李媛说话的时候,那人又喝了一碗:“也没什么顾忌,不过是要看所听之人是何立场罢了。”
      “立场?”李媛微微皱眉:“这么说来,公子并非就事论事,而要见人下菜喽?”
      那人哈哈笑道:“事情就摆在那里,只要有眼有心就能明白,所以就事论事从不是我宋秋的专长。”
      “原来公子名叫宋秋”,李媛用了闭气换声的方法,所以声音听起来如男人般低哑:“宋公子有礼了。不知宋公子擅长何者?”
      宋秋朗声道:“观大势,谋兴衰。”
      昭奕忍不住轻笑:“好大的口气!”
      宋秋也不气恼:“口气大不大,看的是本事。”
      李媛似乎很是赞同:“那便请宋公子观一观当下大势,谋一谋尚林之难。”
      宋秋当仁不让:“天下大势永远不过分合之道,大周建朝不过三十年,还谈不上分合,不过就如所有初生的王朝一样,只是朝内的勾心斗角、势力涌动罢了,所以天下大势不谈也罢!倒是尚林之难颇有意思,若只想解一时之难,那方法倒是很多,若是以事谋势,却还可以生出不少变数。”
      李媛与昭奕对视一眼,追问道:“若解一时之难,何为?”
      宋秋边喝边问:“那得先听听穆公子是想帮皇上,还是想帮李氏,亦或只是想看热闹。”
      李媛皱眉:“帮皇上该如何?帮李氏又该如何?”
      宋秋笑了笑道:“那我便先说帮李氏吧。其实尚林之难对于李氏来说并非是件坏事。一直以来,皇上对李氏尊崇有佳,但有多信任却谈不上。李氏建功多在先帝之时,皇上登基以来,却没有太大功业,而且李氏逢战必胜的战绩,已经让朝廷忘记了征战的艰难。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最危险的不是失败,而是常胜,这会让别人轻视你的能力。对于一个依靠战功立足的家族来说,安稳是最致命的危险,只有为难之时,家族的地位才能稳固。所以,从李氏的来看,尚林之难来的太及时了,要我说,当日李氏就该直接致羯族王子于死地,用一个低微兵士的命挑起周羯纷争,这买卖太划算了!”
      李媛皱眉:“那不是一个低微的士兵,而是……”
      还不等她说完,昭奕攥住李媛的手冲她摇头。李媛定了定情绪,接着说道:“那人在李家军中颇有威望,若是这样获罪,甚至丢了性命,西北兵士定然不服。”
      “所以,这便是我要说的后话。”宋秋胸有成竹,仿佛一切已经尽在掌握:“既想保住自己人,又不失皇上威严,更能激起李氏与羯族纠葛,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由李将军出面请罪,但是罚虽不必重,但责一定要深,让皇上挽回些颜面。”
      李媛不悦:“皇上的颜面挽回了,李氏的颜面如何保存?!”
      宋秋不疾不徐:“看来穆公子是要替李氏鸣不平了!”
      李媛一愣,心中不禁骤然懊恼,自己还是太沉不住气,居然几句话就暴露了身份。事已至此,她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不错,我是同情李氏。因为……”
      “穆公子不必解释”,宋秋傲声道:“李氏才是当下大周朝的根基,只是这根基太重,让人难免生出惧怕,就像您刚才问的李氏颜面如何保存。宋某敢问一句,公子认为李氏的颜面是什么?”
      李媛想了想,谨慎开口:“李氏颜面自然是忠义二字。”
      宋秋摇头:“此言差矣。李氏的颜面就在于这个家族的存在。只要雄踞西北,一时的示弱并不意味着颜面丢失。相反,李氏现在最大的危险就在于太过强势,历朝历代只有雄主才敢用重臣。所以,李氏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向皇帝示弱,向朝廷示弱,向一直窥视他的猎手示弱!”
      宋秋说完,李媛沉默了很久。一直以来,她和李家,甚至李家军都是骄傲的,尽管先帝已去,但西北还是保留着不税不役的特权,李家在西北绝非守军这么简单,而是拥有等同于天子生杀予夺大权的“土皇帝”。这种权势对于二十年前基业初定的大周朝在制衡西北蛮夷上,有着必然的需要,但是现在已是二十年后,四海升平,只有西北自立,这怎能不令皇帝别扭?!怪不得成安王会说下一个阴谋的猎物就是李家,就是自己的父亲,原来李氏早已成为待烹之脔、众矢之的!
      见屏风那边半天没有说话,宋秋也不着急,自顾自喝着夏酒。好半天李媛叹声道:“宋公子如何谋断李氏命途?”
      李媛语气哀伤,大有悲切之意,昭奕惊讶看向李媛,不明白她怎会被一个谋士说的意志消沉。
      宋秋道:“上策,远离朝廷,坚居西北。正所谓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宋某看来,蛮夷之乱并不会立时平复,所以,只要坚守西北,十年内李氏无忧。下策,解甲归田、独善其身,尤其对于李将军这样的重臣,退为大仪,也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个安稳的日子。”
      李媛苦笑:“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多事并非总能如己所愿。”
      宋秋笑道:“那就要看手段了。其实李家现在有两棋可用,一是驸马校尉李茂,只要他能‘蠢笨’一些,皇上或许还能容忍李氏在西北独大;二是李氏幼女李媛,若是她也嫁给皇上,只要她或者皇后能诞下皇子,那么即便再有风浪,李家也能高枕无忧。不过伴君如伴虎,帝后成婚将近十年,却一直无子,而王美人进宫不过半年便得幸有孕,其中缘由宋某不敢妄加猜测!不过自古因为后宫出事而牵连家族的不计其数,而且李将军年岁已高,万一不测,李家便可能全族覆灭,用性命搏出的一世英明荡然扫地。”
      李媛完全被宋秋的话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嫁给皇帝?绝不可能!”
      宋秋笑了笑,没有多言。
      就在这一番惊心动魄的言语中,筝琴声一直未断。李媛心绪慢慢安静下来,她在屏风后冷静说道:“宋公子一番言论让穆某大开眼界,穆某欣赏您敢说真话的胆识。宋公子,你可愿意做我的谋士?”
      宋秋笑道:“宋某虽然贫寒,但却不愿做被人豢养的猎宠。”
      “那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穆公子的野心!”
      李媛皱眉:“野心?!”
      宋秋点头:“对,是野心,您的野心!”
      ……
      从昙华林出来,李媛心情比从宫中出来时稍好了一些,毕竟尚林之难可解,昭奕也不用整日为难。想到这儿,李媛转头看向昭奕,笑道:“昭奕叔叔,你觉得宋秋如何?”
      昭奕摇头:“纵有才华,也是个投机之士,不可信任!”
      李媛笑道:“你没听他说他要的是我的野心吗?这种人根本一开始就没打算信任咱们,更没指望咱们能信任他。”
      昭奕一把拉住李媛,正色道:“媛儿,你到底在想什么?为何要做这样的筹谋?”
      李媛拨开昭奕的手,转身道:“昭奕叔叔,刚才宋秋一句话说得极对,朝廷早已忘记了李家曾经为大周朝所做的一切,我们的将士远离故土,血流成河、马革裹尸的场景他们看不见!父亲花甲之年,仍横刀立马,与蛮夷生死相搏的艰辛他们也看不见!这帮整日尸位素餐的小人只看到现在我们手中的权势,以为咱们和他们一样整日围围猎、遛遛马就可以妄谈天下!所以皇上才宁愿为了一个小小的羯族而委屈重臣,内廷才会因为一桩根本没有查明的案子而仓促结案,即便是皇妹臣女也可以猪狗不如地置于死地!”
      李媛越说情绪越激动,昭奕吓了一跳:“你说什么没有查明的案子,朝廷置谁于死地了?”
      李媛咬着牙,她现在才明白,自己最大的敌人竟然是皇上,是整个朝廷!怪不得她会被仓促赐婚,就是为了将她留在京城抓住把柄,诱杀父亲!现在想来,当时蛮夷突然反扑说不定就是朝廷与羯族的计策,他们知道战事初平,父亲断然不会带心腹返回,必然轻车简行,正好可以路上下手!父亲初丧,她就被赐死,这样以来哥哥可以代表李家接管西北,而无能如他,自然比父亲要好操控!
      若要浇灭烈火,必须釜底抽薪!若要倾覆成汤,定要须臾即发!皇上的霹雳手段果然是好计策!此时此刻,李媛满腔怒火,从前的迷惑茫然瞬间被灵光乍开。其实宋秋说的“下策”根本难以实现,自古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只要父亲不死,二十万李家军就无人能趋,想要归耕田园,便是痴心妄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