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4、问心 ...

  •   城北竹园。

      残竹中,拢着一盆炭火,李媛穿着狐狸毛的大氅,靠坐在软榻中,她腹部隆起,身子显得有些笨重,可脸依旧小巧清丽。一旁,宋秋正煮着茶。现在李媛有了身孕,一般的茶汤已经不能再喝,所以宋秋专门用枸杞、红枣、核桃仁、桂圆、菊花、茉莉、葡萄干还有冰糖配了能够安神补血的八宝茶。

      这边,李媛正拿着宋秋誊抄的少康《劝兵折》仔细阅看,她一边看一边赞叹:“字字玑珠、句句锦绣,少康果真文采斐然啊!”

      宋秋浅笑应道:“恐怕再锦绣的文采,张参军此时也难有欣赏的心情。”

      李媛也是一脸得意的笑容:“不知道张参军此时心情如何,口喻嘉奖、劝兵不动,两番举动下来,他心里定然不好受。不过,我倒是听说张参军并不在乎什么功名嘉奖,他一心求战,似乎是为了挤走我李家,夺取西北”。

      宋秋摇摇头:“像张康这样生于军门,长于优渥的世族公子,他们天生骄傲,根本不需要朝廷的封赏来证明自己。所以青幽关大战,少康官居一品,而张家军仅得嘉奖,外人都指指点点,心有不甘,可张康其实根本不在乎,我想,他心里甚至还会或多或少地可怜只贪功名的少康。”

      李媛想了想,心道果然如此。张康此番就像是父亲当年在西北一般,不在乎功名,也不在乎朝廷的补给饷银是否名副其实,他只在乎战事能否胜利,西北能否安定。

      宋秋递给李媛一杯八宝茶,继续说道:“可惜少康虽是难得的人才,却出身太低贱,他永远理解不了世族的血性与高傲,要不然也不会写出这么情意诚恳的《劝兵折》。”

      这么一听,李媛赶紧又低头看了起来,她情不自禁念道:“西北久战,人困马乏,加之天寒地冻、民苦孤苦,老无子可依,少无亲可待,上每每想起,感怀涕零……今取青幽,已为大功,将损兵折,不易再战。况我据隘口,已望蛮夷烽火炊烟。荡平天山,指日可待,参军不必急战。”

      宋秋冷笑:“最关键的是这一句‘君使西北,意在补给。万战当前,虽然勇猛,但非使命’,若是换做你,你会有如何想法。”

      李媛叹了口气:“这句话对于一位将军来说真是剜心啊!你说得极对,少康做事了得,但谋心却差了许多,他待人待事都太过强势,怪不得朝中树敌甚众呢!”

      宋秋提壶给李媛续了些茶,温和说道:“快喝吧,茶凉了可是对你身子不好”。

      李媛一愣,笑着:“你这话锋急转,倒让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呢”。

      宋秋坐在了李媛身边,伸出手搭在了李媛的手腕上,细细为她把脉。他手指微凉,指甲也泛着白,李媛皱眉道:“宋秋,你最近的气色也不大好啊”。

      宋秋松开手,自顾自道:“你的脉象平稳,看来成安王照顾的很不错。不过,还是要少思虑、多休息。”

      李媛脸上飘起红云,虽然宋秋一直对自己温柔有礼,而且又是医者,可他毕竟是个男子,在男子面前说生孕的事,还是有些难为情。

      李媛长长叹道:“其实这个孩子来的并不是时候。我料想着,少康劝兵折之后,定然要有一番举动,他不会让张参军白白留在西北的”。

      宋秋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我听说了一件事情,这事儿对咱们大为有利,不过……动作之前,我还是想听听你的意思”。

      “什么事?”李媛差异,宋秋是个果决的人,他从前做事从未征求过自己的意见。

      宋秋看着李媛,神情诚恳:“我听说张康对阿姜格外有心,不知阿姜对张康……”。

      李媛一愣,旋即明白,她摇头道:“阿姜不会喜欢张康的!她……她心中另有别人。”

      宋秋点点头:“我大概能猜到阿姜心里的人是谁。其实这样更好,以无情对有情,日后摊牌之时,也不至于心中太痛”。

      李媛大惊,下意识抓住宋秋手腕:“你到底想说什么?”

      宋秋反手覆住李媛,缓声道:“我……我想让阿姜牵绊住张康。自古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若是张康对阿姜情根深种、不能自拔,那么也许会避免日后张康与昭奕的反目成仇、兵戎相见!”

      李媛立即抽回手,摇头道:“不行!阿姜是我最在乎的亲人,绝对不能利用她!而且,你也说过张康是无比骄傲的世祖子弟,他心心念念的都是荡平天山,怎么会被一个女子牵绊!”

      宋秋见她激动起来,连忙权威道:“你别急,所以我才想事先问问你的意思”。

      李媛瞪大眼睛看着他,一字一句道:“我的意思就是不行!”

      宋秋叹了口气:“那好,若是你说不行,我就不做他想了”。

      李媛信不过,抓住宋秋的手,急切说道:“宋秋,我知道你不是个肯听话的人,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世上你谁都可以利用,唯独不能利用阿姜!这世上你谁都可以伤害,唯独不能伤害她!”

      宋秋看着李媛的眼睛,郑重点了点头:“我答应你!”

      李媛坐起身,感叹道:“对于你们男子来说,感情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你们还有功名刻意追求,可是对于我们女子来说,丛生到死,终身逃不开的,就是这个情字。阿姜是个单纯的人,她不会逢场作戏,所以你说以无情对有情不会心中太痛,那根本是自欺欺人!”

      宋秋没说话,直到李媛告辞,走出好远,他才幽幽叹道:“若天下男子真如你说所,那还何来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啊”。

      锦绣宫外。

      少康带着红漆礼盒,心里还在犹豫。他着实不该来见玉才人。内廷已经有了关于他和玉才人的一些闲话,皇上似乎也明里暗里提点过几次,可是自己毕竟受恩与皇后,若是拒绝,以皇后的心智手段,后果难以设想。想到这儿,少康叹了口气,心中说道,也罢也罢,只看今日这一次,日后再也不会应承了!

      正想着,柳嬷嬷走了出来,对少康客气道:“大人,才人请您进屋说话”。

      少康点点头,抬步进殿。

      殿中,玉才人并不在座上。柳嬷嬷行礼道:“少康大人先坐下歇息吧。才人刚吃了药,正在漱口,稍等片刻才能见大人”。

      少康回礼:“少康明白,有劳嬷嬷了。”

      柳嬷嬷说完也出去了,殿中只剩下少康一人。他走到桌前坐下,正要将手中漆盒放在桌上,只见那桌上竟然有一封信,可奇怪的是,信封上没有名字。少康正疑惑之际,内殿想起了脚步声,玉才人只穿着夹衣便走了出来。

      两人抬眼一看,立时愣住。少康赶紧低头,背转身体,尴尬道:“少康唐突了!”

      玉才人也羞得满脸通红,赶紧往殿内走。就在这时,殿外响起:“皇上驾到”的声音,柳嬷嬷慌慌张张拿着玉才人的外衣跑过来:“娘娘,快把衣服穿好!”

      玉才人哪里来得及多想,赶紧将衣服往身上穿,就在这时,皇上正巧迈进殿来,只见玉才人衣衫不整,少康又满脸尴尬,手中还捏着一封书信。

      皇上面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少康匆忙下跪:“见过皇上”。

      玉才人也行礼道:“见过皇上。”

      皇上皱着眉头走到玉才人面前,不悦道:“还不退下!”

      玉才人哆哆嗦嗦走回内殿。皇上坐下,哑声问向少康:“你来锦绣宫做什么?”

      少康跪着,正想说是受皇后娘娘所托时,赶紧又换了心思,他若说是受皇后娘娘所托,那便是向皇上表明自己是站在皇后身边的,想到这儿,他赶紧改口:“回皇上,臣听说今日是小王子夭折月祭,故而前来探望”。

      皇上又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少康自己都没想到,低头一看原来是那封信!他匆忙回道:“皇上,这信并非是臣的,刚才一直摆放在桌上,臣不过是拿起来看了一下。”

      皇上岂能相信,不悦道:“给朕呈上来。”

      立时有小太监将少康手中信件取来,皇上开打一看,神色越发暗沉。少康浑身紧张,额头冒出冷汗。皇上终于看完,他冷冷盯了少康一会儿,开口道:“少康,切莫聪明反被聪明误!你下去吧!”

      少康不敢再辩,毕竟他不知道信中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只能磕头退下。从锦绣宫出来时,少康脸色煞白,满身是汗,腿甚至都抖得站立不稳。他大口喘气,抬眼便看见了章泰殿高高的檐顶,少康咬牙切齿说出一句话:“皇后,你欺人太盛!”

      玉才人穿好衣服走了出来,少康和皇上都已经不见,只有地上扔着薄薄的一张信纸,柳嬷嬷捡了起来,送到玉才人手中,玉才人定睛一看,神色立变,那信纸上没有一个字,只是寥寥几笔画着一个影影绰绰的人像。

      柳嬷嬷看了半天,叹道:“才人,少康大人这画得莫不是您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4章 问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