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一章 白文渊初初登场 ...
秦恪己是初九早上出发去南淮的,正是秦嫣十三岁生辰的日子,王府却没什么大的动静,连这个做哥哥的也一点表示都没有,或许是有过什么表示,只是白文柳不知道而已,因为自从上回嘱咐过她不要擅自动行李之后,再次见到秦恪己就是初九早上去听松院请安的时候,当时他正和德太妃告别。那两天里,秦恪己根本没有拨冗大驾光临知明院,就连包袱都是锦亲王府的老管事秦普中来取的,还顺手送来了据说是知明院内全部下人的卖身契,以示白文柳从此就是这个院子的女主人了。
不过,白文柳暂时没有打算大动知明院的人事安排,一来这里的许多人都是跟着世子从前院过来的,做的事情驾轻就熟,贸然变动只怕会让很多人手足无措;二来她压根不知道原主的陪房都是些什么人,如果随便安排的人却出了什么纰漏,以后估计再难富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刚过来两眼一抹黑的,什么都不懂还是不要瞎指挥的好。
因而,白文柳只是让程嬷嬷协助原先小厨房的管事刘妈妈,以后想要熬个汤、添个菜也方便些,另外在门房这样没有油水的地方放了几个健谈的婆子,其余的地方就没再添人了。白文柳不会傻到以为秦恪己对自己就是用人不疑了,相反那家伙是疑人不想用却不得不用,一定留有后手,比如安插了些人在知明院中,时刻记录着自己的动向,等他回来以后再秋后算账。
这么一想,白文柳只觉得脑后凉飕飕的,总觉得被人监视着。
请过安,秦恪己在听松院的门口撂下一句“我走了”,也没有上边上准备的二人抬小轿,龙行虎步地离开白文柳的视线,后边跟了几个小厮打扮的人,其中一个手上正拎着那个黄褐色的包袱。
用过早膳,白文柳本打算亲自将千挑万选的礼物给秦嫣送去,不过门房那里传来一个消息,生生拉住了她的脚步——原主的哥哥白文渊来看妹妹了。
理论上说,白文渊进了王府,要去前院拜见锦亲王,再来内院见过继妃,最后才能来知明院看白文柳,这么一折腾,王府占地面积又不小,起码得一个时辰以后兄妹两才能见面。白文柳去送个礼物,也来得及回来见人,可是架不住她目前完全没有心情去啊,才听过白文渊这个名字不久,这个人就要来了,虽然白文柳对他印象很好,但终究不是人的真正妹子,她根本拿不准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这个宠爱妹妹的哥哥。
心慌意乱之下,白文柳只得吩咐了沉稳的东儿和嘴甜的墨菊捧着礼物去给小姑娘送去,自己在屋里假想见了面以后的场景,越想越觉得不安。
程嬷嬷端着药碗进来,就看见白文柳正在团团转,还以为她是因为许久没见到亲人激动的,不由得摇摇头笑起来,语气里面充满了怀念:
“小姐和少爷感情还是那般好,小的时候没少吵闹,一分开就又想的不行。”程嬷嬷把托盘放在八仙桌上,拉过在屋里磨地的小姐的手,引她坐在梳妆台前,开始梳理她落下的发丝。不论哪个白文柳,都不耐烦头上顶着太多的头油,只靠着编结手艺和发簪的固定,根本受不住太大幅度的动作,比如,一边像磨盘似的兜圈子,一边挠头。尤其是后者,就算是上了头油也禁不住。
白文柳乖乖的坐在扭曲的铜镜前,任由程嬷嬷摆弄她的头发,顺便认真的听着程嬷嬷说话,这听上去,白文柳和她哥哥的关系与自己和哥哥的关系很像啊,他要是知道自己的妹妹已经不知道消失在哪一个时空了,一定会很伤心的。
白文渊极疼爱妹妹,也全是因为白启将军以身作则的缘故,白启没有什么男尊女卑的观念,从他给女儿按着族谱起了名字这件事情就能够明显的看出。大炎朝一般人家的女孩子都没有名字,大丫、二丫、三丫,招弟、想弟、盼弟的混叫,嫁了人,又冠夫姓改叫某某氏,生了孩子,被称作谁谁娘,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就算是氏族之家,给女孩起了学名,也很少按照族谱来的。白启给儿子起名白文渊,女儿起名白文柳,足见他对女儿的重视之意。
白启投笔从戎之时,白文柳刚刚两岁,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自那时起就天天跟在哥哥白文渊身后,小山村也没多大的规矩,一帮小屁孩每天玩的都跟泥猴似的。白启再次见到自家闺女,记忆里那个软乎乎、粉嫩嫩的丫头,已经长成了一个“文能提笔瞎废墨,武能上树掏鸟窝”的小皮猴。
进东都之后,白将军将自家闺女假充男儿教养,念书、习武一样不落,所以白文柳完全不像传说中那样没有文化,流言那般难听,只是因为她没有学过规矩和别的大家闺秀都学过的东西。当时白启夫妇完全没想过女儿会成为世子妃,甚至就没想过要和东都的大户人家联姻,白将军虽然手里并没有多少兵权,但是由于用兵如神爱兵如子,在军中威望极高,要是再和权贵之家成为姻亲,只怕会引来上位者的怀疑。加之不舍得拘束白文柳,就放任她在外院和白文渊一起长大了,不过由于白启到底不是穿越的,他不讲究氏族之家的规矩,却仍旧是个古人,因此也并没有让女儿白文柳出去乱跑。饶是这样“大门不出”,白家也没少被人说没有规矩。
有失必有得,白家虽然被无聊的人指指点点了许久,这白家的兄妹比一般高门大户的兄妹感情可好的多了,当初白文柳被赐婚的时候,要不是她和程嬷嬷拦着,白文渊就差抗旨不尊了——他一想到被自己娇宠大的妹妹困在深宅一辈子,就心疼。而且,这样身份高贵的妹夫,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以后妹妹受了委屈,想给她撑腰都难。
白文渊自从妹妹出嫁以后,就一直处在忐忑不安的状态中,这种不安的情绪在三朝回门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按照大炎朝的风俗,那天吃过早饭他就收拾当停去锦亲王府接妹妹,半路上正好遇见了带着回门礼的王府管事秦普中,据说是世子妃不小心摔进了一个水坑里面,没什么大碍,就是受了些风寒精力不济,今日回不来了。白文渊当然很着急,恨不能冲进王府内院去看看,可这嫁出去的妹妹,就是王府的人了,他这个娘家哥哥委实不好去看,这不是明摆着不信任人婆家嘛?
白文渊只得半途折回家里,怎么想都呆不住,派了个小厮来王府侧门那里等消息,幸而当天下午就收到了程嬷嬷传出的消息,确认白文柳没事,喝了药,发发汗就好了,这才暂时安下心来。朝廷的意思是,年前新任的宁狄知县要到任上,也该是时候收拾行李物件了。
宁狄是个新建的县城,人口稀少,就建在大炎和西胡的边境线上,也是当初白将军战死的地方,白文渊求旨要外放到那个战火刚熄的边陲新镇,明面上大家都说他是少年英才、忠君爱国,有乃父遗风;实际上人人都笑他自找苦吃,朝廷对白将军尚有余恩,妹妹又做了锦亲王世子妃,白文渊随便找个闲职,再娶个娇妻纳些美妾,就能衣食无忧的过一辈子,何必要去西北吃风沙呢?
眼看着出发在即,锦亲王府也没再来个消息,白文渊有些忍不了了,今日就递了帖子请求在走之前和妹妹告个别,想来是因为锦亲王的特别关照,很快他就见完了该见的长辈,德太妃此时正在佛堂,也着冯嬷嬷出来招呼了一下白文渊,不过意思意思罢了。
白文柳依旧坐立不安,地点由内间卧房,换到了外间正堂,有程嬷嬷和西儿在边上侍立着,她也不敢再乱挠头发,只是不断地喝水,以按捺狂跳的心脏。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白文渊被丫鬟引到了正房门外,不等通传,白文柳就让西儿掀了门帘,随着门帘一点点挑开,一个白靴青衫的青年慢慢露出身影,跨过门槛,越走越近。他并不太高,至少比秦恪己要矮一些,和白文柳一样长着一张娃娃脸,只不过脸颊上早就没了婴儿肥,棱角略显,唇尾也是上扬的,不自觉就是一副笑吟吟的模样;鼻子要高挺一些。他与白文柳差别最大的地方,就是那一双眼睛,他的眼睛要略长一些,眼角微微上扬,神采飞扬的样子,眸色倒是一样的漆黑,配上一边脸颊上浅浅的酒窝,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一些,很嫩相。
这张脸让白文渊在仕途上并不太顺利,因为他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生动的诠释,什么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也幸亏炎武帝下旨的时候没有见过这张脸,否则肯定不放心把他派去西北边陲。因为长相而被人轻视,这是一种不幸,同时,也是一件幸事。
明天要考科目二了,如果科二过了,我就双更,最近更得太不勤快了,鞠躬致歉。
谢谢收藏的人,也谢谢有人在看,想想真是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二十一章 白文渊初初登场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