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公众人物如何说才能不触雷 ...

  •   ◎音乐水果

      自媒体时代,公众人物时常因言辞不当而引爆舆论质疑和关注,在西方社会甚至经常由此触犯了“政治正确性”的规则而“因言获罪”。那么,“政治正确性”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它对于公众人物的形象与声誉到底有多么重要一旦触及,公众人物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与对待公众人物、言论自由权、道德底线、社会责任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用国际的眼光,看看“政治正确性”的原委始末。

      何谓“政治正确性”

      “政治正确性”(Politically correct),源于美国19世纪的一个司法概念,主要是要求法庭用语修辞均须“符合法律或宪法原则”。上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一股自由主义浪潮,开始将这一司法概念延伸到政治领域,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现象,确立了大众传媒用语上的某种“正确性规范”。一般语境下的“政治正确”是指为了避免真实存在的或所谓的不公正歧视而采用的变换另一种称呼的行为,其目的是尽量用最「中立」的字眼,防止歧视或侵害任何人。

      “谁在说”

      “公众人物”有责任使用最中立的字句来防止歧视或侵害他人

      案例:醉酒的迪奥设计师因辱骂犹太人而丢了饭碗

      2011年2月24日晚上,法国著名时尚品牌首席设计师加利亚诺在巴黎的一家酒吧与邻座的人发生了争执,被加利亚诺辱骂的人立刻向巴黎警方报警。经过调查,当晚他的血液酒精浓度严重超标,醉酒的加利亚诺用英语对邻座的人进行了仇视犹太人和带有种族歧视性质的侮辱。尽管加利亚诺酒醒后否认,但英国《太阳报》在网站上公布了一小段由手机拍摄出的视频,视频中醉态毕露的加利亚诺确实用英语谩骂侮辱犹太人。

      作为一个时尚品牌的设计师,加利亚诺才华横溢,他的设计总是大胆颠覆传统,创造出强烈的个人风格,被认为是当代杰出的设计师之一。从1996年进入迪奥后,他为这个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即使如此,迪奥公司3月1日宣布了开除加利亚诺的决定,公司认为他的行为性质特别恶劣、令人发指,必须被强烈谴责,因为这完全违背了迪奥的基本价值观。无论他是“功臣”还是“爱将”,品牌形象都比设计师更重要,这传达了迪奥对任何种族歧视性质的言行零容忍的态度。

      祸从口出,几句侮辱的话语就让一个著名设计师丢了饭碗,可见西方人对种族歧视的敏感程度。事实上,西方的所有政治家都不会轻易说出一些敏感词汇,无论是公众场合还是私人场所,比如管黑人叫“黑鬼”,管有智力障碍的人叫“疯子”或“傻子”,这些词汇都是中产阶级的语言禁忌。作为一个政治家或公众人物,他们有意识与责任去使用中立的字句,以确保不侵犯他人并保护弱势群体。

      这就是政治正确性的目的,即用最中立的字句来防止歧视或侵害他人。所以,为了避免真实存在的不公正歧视,大家都需要采用另一种称呼来平等地对待被称呼的群体,以表示对弱者的同情与保护。这些中立的字句听上去就“工工整整”,不仅避免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甚至还会避免职业歧视、容貌歧视、年龄歧视,以至于形成了“政治正确性”的一整套特殊词汇体系。

      例如,美国的政治家会避免去说“黑鬼”,就连“黑人”都逐渐进化成了“非裔美国人”;“弱智”和“傻子”更不能说出口,而要用“智力障碍”或“智力被挑战的人”来形容,精神病患者和结巴口吃则用”身心障碍”和“语言障碍”来替代;对于印第安人土著居民,也要用“原住民”来描述,而不能直接说“土著”;至于露宿街头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可以统称为“街友”,而不是“乞丐”或“要饭的”;“家庭主妇”变成了“居家工程师”,“老人”变成了“长者”,“穷人”变成了“经济上还没有准备的人”,“胖子”变成了“水平方向上受到挑战的人”,“骗子”变成了“创造性运用事实的人”……

      “说什么”

      “言论自由”与绝对禁忌相伴而生

      案例:英国历史学家因质疑“纳粹大屠杀与毒气室”而获罪

      从十八世纪开始,欧洲大陆上就流行这么一句话:“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不仅提倡自然权利说,还主张人人平等与思想自由,更强调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然而,到了21世纪,伴随着“言论自由”的还有“言论管制”:德国摇滚歌手莱吉娜因歌词有纳粹倾向,被判刑三年;法国年轻人戈班在网络上传播有纳粹倾向的歌词,罚款600欧元,被判刑三个月缓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欧洲,言论自由的范畴里有两个绝对禁忌,这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去触碰的:一个是“种族主义”,另一个是“大屠杀与毒气室”。“种族主义”已经被永久地与纳粹看做是一体,不仅歌词不能有纳粹倾向,绘画、摄影、文学等艺术作品中也要杜绝,稍有此倾向,不仅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还会背负上“反动派”、“极右”、“法西斯”的社会舆论罪名。而另一个“大屠杀与毒气室”,一碰就是犯法,不能质疑,也不能研究,这在德国、奥地利、法国、瑞士等国都有明确立法。

      然而,在欧洲仍有不少学者前仆后继地成为“否定主义”人士,他们通过研究去质疑大屠杀与毒气室的存在。英国历史学家戴维·伊尔温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去奥地利旅行,被警方逮捕后判刑三年,上诉无效后坐牢约400天。他本身生活的英国并没有禁止“否定主义”立法,当他在2007年底受牛津邀请去参加讨论会的时候,仍然遭到了一群叫嚷抗议者的干扰,最后警方出动来维持讨论会的秩序。法国教授罗贝尔·弗里松也是其中之一,他不仅从1970年就认定毒气室的不存在,还质疑了《安妮·弗朗克日记》的真实性,他提出,日记内容有不少矛盾,比如躲藏在后宅的可能性,比如文章风格及文笔有别于同龄的青少年。结果,弗里松长期受到了人身威胁,被打伤、被革职、被搜家、被罚款、银行账户被冻结……

      尽管欧洲历来都在宣扬言论自由,但在“否认纳粹大屠杀”这点上,欧洲国家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只要有人在公众场合表示否定或质疑,他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立法的意义是为了彻底消灭纳粹主义,防止死灰复燃后再次犯下反人类的罪行。如此立法也是为了守住人类的良知和道德底线,抵赖甚至美化现代历史上最血腥的种族屠戮,这是不道义且没有公理的。在这一点上,欧盟人权委员会、人权法庭与联合国的人权委员会都支持以上的法律。

      “怎么说”

      在社会活动中自我审查言行以避免歧视

      案例:哈佛大学前校长因质疑女性的科技能力遭谴责而被迫辞职

      美国的“政治正确性”文化是社会自发创造出来的“规则”,这种“规则”督促公众人物与平民百姓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审查,美国人民在社会中因为“规则”引发的争议与抗议体现出了思想的活力。

      2005年1月14日,美国经济研究所在麻省召开了一次学术会议,其中的一个议题是“为什么女性在科学等领域的高级专家人数较少”。时任哈佛大学校长、著名的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做了主题演讲,他谈到了女性教授在理工学科奇缺的三个主要原因,着重强调了“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分布不同,即与基因有关、天生如此”这一点。当时参加这次会议的女科学家、麻省理工教授南茜·霍普金斯听到后立刻关了手提电脑愤然离场,事后她对记者说,如果她不走,肯定会被气得当场吐出来。

      萨默斯校长的这个观点究竟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呢无数的批评邮件、抗议电话接踵而至,哈佛大学女教师委员会写信告诉他“你的行为让哈佛蒙羞”,哈佛校友宣布如果萨默斯不公开道歉,他们将停止给哈佛的捐款,“全美妇女组织”在1月20日发表了要求萨默斯辞去哈佛大学校长的公开信。2月18日,拒绝公开演讲稿的萨默斯在压力下不得不公开了自己的演讲稿与记者访谈的内容,紧接着,他立刻受到了新一轮的谴责。2月22日,在“哈佛教授特别会议”上,与会者指责他对女性科技能力所作的评论,质疑他是否具备领导哈佛的能力。3月中旬,哈佛文理学院约400名教师对萨默斯进行信任投票,最终结果是218:185,通过了对萨默斯领导哈佛的“缺乏信任”的动议。

      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性”文化,是对少数族裔的感受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尤其是在公共领域内发表演讲,绝对不能随意丑化少数族裔的形象。这一点没有被法律明文规定,但却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的“规则”,即在这种众所皆知的情景下,人们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审查。那么在美国,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平民百姓,在自我审查言行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歧视的对象有哪些其一是少数族裔,其二是女性,其三是同性恋,其四是不同信仰者。这四类人是绝对不可以被冒犯的,一旦言行涉及侮辱,冒犯者就有跌下万丈深渊的危险。比如这位萨默斯校长,虽然三番五次的公开道歉,但迫于压力,最终辞去了哈佛大学校长一职,因为他的言行被指对女性缺乏尊重。

      与萨默斯经历相似的是美国议员劳特。2002年12月,劳特在另一个曾经竞选美国总统的议员瑟蒙德百岁生日上感叹:“如果当年我们选了你当总统,今天美国就天下太平了!”然而,瑟蒙德在1948年竞选总统时曾公开支持种族隔离。因此,劳特此言冒犯了少数族裔,具有种族主义倾向,就连总统都出来公开批评他。尽管劳特最终道歉了,但最后还不得不请辞参议院多数党领袖。

      “为何说”

      “政治正确性”有不可逾越的道德和法律底线

      案例:《纽约邮报》“黑猩猩漫画”事件涉嫌种族歧视

      2009年2月18日,《纽约邮报》刊登了漫画家西恩·德洛纳斯创作的一幅漫画:两名警察站在一只黑猩猩旁,其中一名警察用还冒着烟的枪指着黑猩猩,而黑猩猩已经倒在血泊中。漫画一旁写道:“他们不得不找别人来制定下一份经济刺激方案了。”

      《纽约邮报》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现属于默多克新闻集团。漫画家西恩·德洛纳斯在美国享有一定知名度,许多政治讽刺漫画都出自他手,关注美国政局的读者对这个漫画家并不陌生。然而,这幅漫画刊出后就引起了轩然大波,2月18日至2月20日,美国民权人士连续三天举行示威集会。民权人士认为漫画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味道,因为它不仅故意将奥巴马总统比作“黑猩猩”,还将奥巴马为经济复苏做出的努力用暴力和种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

      面对示威集会与舆论压力,《纽约邮报》主编解释,这幅漫画只是借用近日发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黑猩猩致人重伤后被警察击毙一事来针砭时弊,讽刺政府对经济危机的束手无策。而这幅漫画的创作者西恩·德洛纳斯在接受CNN电话采访时称,这样的争议纯属无稽之谈,漫画只是在指经济刺激方案本身,并没有针对某个人。

      主编与漫画家的辩解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知道不能把人,尤其是黑人称作是“黑猩猩”。可见,“政治正确性”有不可逾越的道德和法律底线。“政治正确性”需要有证据,要允许对方辩解,不能是认为什么正确就是什么正确。如果一个人有严重的“政治不正确”行为,那么这个人可能会被老板炒鱿鱼,因为他的老板也必须遵守道德原则或者是迫于社会压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政治正确性”代表的是公民社会共识,而不是国家政治权力意志。一个公民有义务按照宪法规定,保持一国所奉行的政治原则和立场。“政治正确性”也是一种关乎公共道德行为的习惯,它使人们自觉地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自律检查,同时让有意有“政治不正确”行为的人害怕惩罚——惩罚不仅仅是被解雇,还包括面对如潮水般的社会舆论压力。

      美国的社会强调宽容与正派,排斥那些谩骂与诋毁他人的行为。这也是“黑猩猩漫画”为什么会激起民权人士不满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报刊与漫画家都在讽刺奥巴马总统,这是一种不被社会提倡的种族歧视行为。然而,说到证据,单纯从漫画里也找不到任何确实的证据,来证明漫画一定是在讽刺奥巴马。“黑猩猩漫画”事件的最终结果是,《纽约邮报》在2月19日发表了道歉,2月24日,默多克也以个人名义刊登了道歉,前者与后者都是向那些感觉受到冒犯甚至侮辱的人表示歉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