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德国之翼坠机后 各国如何对待难属 ...
-
3月24日,一架从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的空客A320客机在法国南部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山区坠毁,机上144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无人生还。
每一次的飞机事故都伴随着无尽的哀痛与质疑,最悲伤的莫过于遇难者亲属,他们有无数的疑问与不解,眼泪已不足以表达心痛。这些遇难者中有老师,有学生,有歌唱家,有职员,同时他们也是每个家庭中的爸爸、妈妈或者孩子,拥有不同的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突然失去他们,令每一位与他们血脉相连的亲人坠入悲痛的深渊。
媒体有报道的责任,他们从最前方发出的新闻让全世界在第一时间知晓了这场灾难。值得留意的是,关于这次坠机的新闻多是在叙述事实,而关于遇难者亲属的报道却是零星碎片。在痛失亲人的悲伤者面前,欧洲媒体选择了后退几步,留给生者哀悼与悲伤的空间。只有当亲属鼓起勇气接受采访的时候,媒体才会上前,谨慎地对他们进行提问。
在这场悲剧面前,这种人性化的保护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就如同温暖的翅膀,庇护着逝者的亡灵不被打扰,也给予生者安静的空间来面对噩耗、释放悲痛。
德国哈尔滕:小城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德国小城哈尔滕的人口不足4万,约瑟夫·柯尼希中学的16名学生与两名老师在完成了交换项目后并没有顺利归来,他们的遇难成为了这座小城的最大伤痛。
失事的那一天,学校提前放了学,其中一个学生回忆:“当我们被允许早点回家的时候,我特别高兴,可是,当我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傻了……”第二天,学校停课,校园周围布满了蜡烛、鲜花、寄托情思的贺卡以及遇难者的照片。看着照片中那样灿烂的笑容,许多学生都忍不住流泪。师生聚集在校园中互相安慰,站在人群中的校长也是老泪横流。他在努力抚慰这些失去了好朋友的孩子时,自己也一直在抹眼泪。
“我的好朋友再也回不来了,我还等着她给我讲在巴塞罗那交换学习期间有趣的事。现在,我是再也等不到了。”遇难者的一位同学在哀悼中伤心地说道。不仅仅是学校有哀悼仪式,哈尔滕市也组织了相应的追悼活动。哈尔滕市的市长说,这是我们城市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我们无法想象遇难者家属们的悲痛。
坠机事件发生后,德国外交部紧急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并公布了危机热线供乘客家属咨询。德国外交部长与交通部长连夜赶赴坠机现场,总理默克尔在次日也奔赴现场。随后,德国之翼航空公司与杜塞尔多夫机场分别公布了热线电话,用以提供咨询和心理辅导。德国之翼航空公司与其母公司汉莎航空公司的社交媒体页面均改成了黑白色,用以悼念逝者。当遇难者的家属抵达杜塞尔多夫机场后,他们被机场安置在贵宾休息室来保证享有足够安静的私密空间。同时,机场派出了专业心理疏导人员陪伴左右。
在机场,还有一些人自发地设立了留言板,留言板旁有鲜花与蜡烛,用以表示哀悼。留言板上的话语充满了伤痛、安慰与鼓励:“亲爱的家长、姐妹、朋友、兄弟和情侣们,愿你们坚强,杜塞尔多夫、全世界还有我和你们同哀悼,你们不孤单。”
英国遇难者亲属:这种事情不应该再发生
3月26日,德国之翼失事客机遇难者亲属在法国东南部韦尔内参加了默哀活动,宪兵们手持遇难者所在国籍的国旗,前排的宪兵右膝跪在地上,后排的宪兵肃穆站立。同日,在法国塞讷镇也有宪兵巡逻,这个小镇随时准备接待遇难者亲属,并为他们提供住宿、医疗、心理咨询等服务。
法国的Le Vernet,即飞机坠毁地附近,设立了一块石碑来悼念遇难者。石碑前摆满了悼念德国之翼失事客机遇难乘客的鲜花;而在石碑后阿尔卑斯雪山的背景下,一位英国遇难者的父亲勇敢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悲痛地告诉记者:“我并不关心蓄意坠机的原因或动机,我们并不想听这个,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种事情不应该再发生,我们是把自己和孩子的性命都交托到了他们的手上呀!”
这位英国遇难者是一位28岁的小伙子,名为保罗。保罗来自英国的赫尔,在瑞典的一所大学读酒店管理专业,他对即将到来的实习充满了憧憬。保罗与朋友们在结束了巴塞罗那的度假后,选择乘坐这趟航班在德国中转然后飞回英国,他的家人们已经聚在一起等着欢迎他,可是他再也没有可能回来了。保罗的母亲说:“他是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很体贴人的孩子,他是最棒的孩子,他曾是我的整个世界,现在我真的很思念他。”
对于遇难者亲属来说,经济上的赔偿虽然无法弥补心灵上受到的创伤,但多少都有帮助。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发言人在3月27日表示,公司将向失事航班机上人员家属提供每位乘客5万欧元的资金援助(约34万元人民币),这笔补助不需要家属归还,也不是空难赔偿款,而是作为短期花费的补助。
扛着摄像机往后退,保护生者哀伤的空间
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哀悼,媒体远远地站在一旁,拍出来的照片都是广角。只有在得到那位英国遇难者父亲的允许后,记者才架着摄像机上前采访。
同样,MH17悲剧发生后,荷兰媒体对该事件报道极其谨慎,只字不提各种猜测与论道,他们的理智蕴含着对事实的尊重。同时,媒体对新闻报道中有可能会给人们心理造成阴影的信息进行提示和筛选。其一是对死者的尊敬,其二是怕刺激观众的心理。每当有采访失事地点目击者亲述的信息时,都会有字幕提示:“以下播出的信息比较残酷,会造成心里不快,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观看与否。”
那么,荷兰电视台对于遇难者隐私的保护是怎样的呢第一,荷兰电视台不传播死者生前肖像;第二,在得到授权后,播出的死者肖像只能是证件照或大头照,不能是生活照;第三,对死者亲属一律不能进行采访,拍摄必须控制在两米以外的背影;第四,不能流传死者亲属悲痛的形象,要保护其隐私及悲伤的权利。
外国媒体的职业道德让他们充分理解并尊重遇难者亲属哀悼的空间。其实,除了职业道德,欧洲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也让他们格外地懂得尊重。在英国人眼中,尊重是最基本的素养,这不仅仅是尊重家人与朋友,更是对所有生命都有爱心和责任感。在英国教育界,有学者认为,尊重生命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即使在幼儿园,老师也会和孩子们讨论“尊重和敬畏”这种大课题,这意味着老师并没有看低孩子的理解能力,他们能与孩子平等相处。
而在法国,儿童教育理念之一就是“尊重教育”,比如尊重人格,尊重个性,尊重创意。孩子自小就成长在“尊重教育”之中,他们被平等地对待,即使想法是错误的,老师也会逐步引导,让孩子完成设想、得出结论,并对结论做出评估。“尊重教育”注重个体差异与人格尊严,也包括对每一个体情绪和隐私的充分包容和接纳。
欧洲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体现在关心受众,让受众享有知情权,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但同时他们也关注灾难中的人,关心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精神状态;关照人性善良,用温暖与崇高书写良知与道德,使受众敢于面对,并保持善良的态度。媒体对每一个人的尊重,那种人文关怀精神会获得受众发自内心的尊重、认可和信赖,传媒才能因此获得持久的公信力。为他人考虑,尊重他人的感受,灾难新闻报道的角度无疑会更全面更客观,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文主义关怀的体现。
扛着摄像机退后许多步,留给遇难者亲属哀悼的空间,让他们彼此安慰鼓励,保护他们悲伤的权利,这是外国媒体对遇难者亲属的尊重,是他们对生命与逝者的最高敬畏。
回望
面对灾难的人性化处理
马德里连环爆炸案
西班牙内政部始终提供财政补助与心理咨询服务
马德里连环爆炸案发生于2004年3月11日,这是针对西班牙马德里市郊火车系统的恐怖主义炸弹袭击,一共造成了192人死亡,2050人受伤,这一事件恰好发生在美国9·11袭击事件后的911天。西班牙政府强烈谴责了恐怖组织“埃塔”。次日,西班牙举行全国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恐怖活动。在马德里爆炸案之后的十年间,西班牙内政部始终提供财政补助与心理咨询服务,他们帮助了1758名受伤者,赔偿了192名受害人亲属,共计花费约3.2亿欧元。其中,3.15亿欧元是直接支付给遇害者亲属。西班牙乐队“凡·高的左耳”为纪念这一天创作了歌曲Jueves,意为“星期四”。
伦敦恐怖爆炸案
英国政府并没有举行全国默哀和大型公众纪念活动,英国人民自发来到国王十字等地铁站献花并默哀
伦敦恐怖爆炸案发生于2005年7月7日上班早高峰,伦敦数个地铁站和数辆巴士发生了爆炸,造成52人死亡,伤者逾百人。
在纪念爆炸案两周年之际,应死难者亲属的要求,英国政府并没有举行全国默哀和大型公众纪念活动,英国人民自发来到国王十字等地铁站献花并默哀。
在纪念爆炸案四周年之际,查尔斯王子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新落成的纪念碑揭幕,纪念碑由52根光亮无瑕的不锈钢钢柱组成,象征在那场恐怖爆炸案中死去的52个人,每个三米半高的钢柱上刻有遇难者的名字。这些钢柱分成四组,寓意四年前发生爆炸案的三个地铁站和一辆公共汽车。
法国477空难
空难善后大使和随行的医务人员陪伴在遇难者亲属左右
法国477空难发生于2009年6月1日,一架航班号为AF477的法航客机从巴西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的途中,在大西洋上空失事,机上228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9名中国乘客。中国遇难者家属抵达法国后,在法国的食宿由法航公司安排。随后,法航向所有人详细介绍了空难的有关情况和相关后事处理方案。同时,法国总理任命的空难善后大使也陪伴在遇难人员的亲属身边,同时还有专门的医务人员随行照顾。
马来西亚航空MH17航班坠毁
创伤心理治疗师与教会辅导师为遇难者家属提供专业心理辅导和咨询,无数志愿者默默慰问与支持
马来西亚航空MH17于2014年7月17日23时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坠毁,机上载有283名乘客与15名机组人员,共298人遇难,其中包括192名荷兰人。荷兰政府、民间机构、教会对死难者家属的支持迅速有序,从内阁到地方,从物质到精神。当死难者的信息和身份确认后,灾难办事处除了联系其家属,死难者所属的市政厅也立即联网得知,市府和区长动员人力,协助亲属处理情绪状况。创伤心理治疗师与教会辅导师在出事当晚,就已联系确认出事的家庭,预定专业心理建设和咨询时间。同时,无数志愿者在维持机场的秩序,对亲属默默慰问与支持。荷兰首相吕特发表演讲时强调,大家一定要用爱团结起来,度过悲伤。
本版编写/音乐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