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人性化管理也无法避免奇葩室友 ...

  •   人性化管理也无法避免奇葩室友

      音乐水果

      美国与英国大学的宿舍管理都趋于人性化,他们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去摇号分配宿舍,并尽量快速处理关于宿舍设施、室友之间的投诉与矛盾。尽管如此,由于文化、种族、个性、相处模式的不同,再人性化的管理也让我无法避免遇见奇葩室友。

      我在美国读书的第一年是被要求住在学校的宿舍,由于是随机分配,我就被分到了最贵的一片区域,可是第一次出国,人生地不熟,又不能拒绝,只好心甘情愿地“被宰”。考虑到留学生的语言与文化问题,我所在的宿舍是个家庭套间,两人一间,可容纳四人,配有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和不大的客厅。室友们恰巧都是中国人,且年龄相仿、专业不同。我是学英语文学,他们有学金融的、会计的、还有学电子商务的。与中国人居住的好处就是生活上有了难题可以彼此帮忙,不存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有时做饭都可以给室友多留一份,因此宿舍充满了温馨。但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交际的圈子都是中国人,这对想融入美国当地生活的我非常不利。过了第一年,第二年再申请宿舍就是摇号了,我借着摇不上号的机会,在学校附近找了一栋房子,租了其中的一个套间,搬出学校后的生活圈子也变得更加广泛,各国朋友都多了起来。

      在美国遇到的奇葩室友不少,最主要矛盾还是文化差异。美国年轻人都热衷开派对,他们因此被称为“派对动物”,即使是学校宿舍也不能妨碍热情洋溢的美国人喝酒嗑药,为此学校宿舍经常有管理员抽查,经常能抓到嗑药的美国同学,我在美国的那几年,还有同学因嗑药致死而上了当地新闻的头条。当然,偷吃室友冰淇淋、偷室友东西这种行为也不少,我的中国同学遇到后都是直接报警。在美国的沙特阿拉伯人奇多,不少来自尊贵的皇室,他们都拥有高级的私人飞机,当时我听说有一个沙特同学圣诞节要回老家,他问自己的中国室友:“你寒假不回家吗?我有飞机,但只能把你送到北京。”我们这群来自北京的小伙伴都是羡慕嫉妒恨,我们就住在北京,你把我们放在北京不正好嘛。

      美国大学的宿舍基本还是一个房间男女生分开,即使隔壁那个房间都是异性,你所在寝室的室友也会是你的同性。可到了英国,宿舍变成了男女生混住,我被分到的寝室也是一个大套间,其中有两个卫生间、两个浴室、一个厨房和客厅以及七个小单间。我所在的宿舍可容纳七个人,但我是唯一的一个女生,其他六人都是男生,他们分别来自英国、印度、法国、中国,所学专业也是五花八门。由于伦敦市中心寸土寸金地价高昂,英国人对火灾防范格外关注,因此宿舍的门都是那种需要保持关闭的沉重的铁门。就是这样的门,阻隔了室友之间的联络,大家见面就是在厨房做饭时打个招呼,做好饭后飞速吃饭,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学习。宿舍中还会经常有火灾演戏,只要警报器一响,甭管你是在睡觉还是在洗澡,都要第一时间往外冲,绝对不能乘坐电梯,出去晚了还会面临被罚款的风险。即使如此,每次警报器一响,我都会飞速地拿好手机、锁好自己小单间的门后才往外跑,以免混乱之中丢东西。

      英国大学的宿舍都是禁烟的,也是处于防火的顾虑。可我们宿舍中偏偏有个烟瘾很重的英国男生。这栋宿舍楼一共六层,我们住在最高层。他每次抽烟都要坐电梯下去,抽完再上来,这种上来下去的麻烦让他很恼火。因此他经常在自己的小单间里开着窗户抽烟,等把烟味放走了,再把窗户关上。然而,我们宿舍隔壁就是整栋宿舍的总管理员,那是一个面色蜡黄的韩国女博士,当时她怀了孕,每次经过我们宿舍外都能闻到烟味,为此她还前后专门发了两次邮件进行警告。到了第三次,她的邮件是直接罚款100英镑,理由就是她又闻到了浓重的烟味,在她用管理员的钥匙进到我们宿舍后,她非常确定就是我们其中一人抽烟。这封邮件引起了大家极大的不满,尤其是新西兰籍的香港同学,他义正言辞地写了一封辩驳邮件,为室友们的隐私权申辩。这件事最后的解决结果就是,那个烟瘾很重的英国男生去交了罚款,然后提前搬离了宿舍。

      尽管美国和英国的宿舍管理都具有浓重的人性化色彩,他们会非常重视学生们的要求,但无奈宿舍管理条目众多,总有引起学生利益冲突的事件,为此住在学校的宿舍也是一个坎坷的经历。至于那些奇葩的室友,不是仅凭人性化管理就能解决问题的,更何况,文化差异之间造就的习惯是不能在短时间之内被改掉的。因此,住在英美大学宿舍区域尽管方便,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