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为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即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峨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崔柔仪手捧这‘放妻书’,痴痴地看了一夜。真是讽刺啊,她的心中既是想笑,又是想哭。
      因缘际会之下,她穿越千年,来到唐朝。投身于富贵家中,自小与那陆家订了婚事,家中父母怜爱,请了老师,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笄之年便嫁给陆家大公子陆恒之为妻。自问成亲以来,虽谈不上夫妻恩爱,却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怎知,婚后才三年,就收到了这‘放妻书’。
      陆恒之推门进来,“娘子,你别怪我。”
      “相公,可是奴家做错了何事?”
      “娘子怎会如此之想。娘子很好,只是为夫认为,一生中若寻不到真心所爱之人,那人生该是多么乏味无趣。”
      闻言,崔柔仪更是泪雨如泣,“相公如此说来,莫不是已找到那真心所爱之人?”
      “自是还未。”
      “那相公因何这般做法?”
      “为夫既然已是这般想法,自是尽早放娘子归去,方不耽误娘子之路。”
      “这便是相公所写的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吗?”
      “正是如此。”
      这陆恒之高堂前两年便分别故去,故家中自是他自行做主,也无需挣得父母同意,崔柔仪无法找寻可令他改变主意之人。
      崔柔仪见他态度已是如此坚决,当下便拭去泪水,也无意令自己更是难堪。
      “相公既已如此决定,奴家想来多说亦是无用。”
      “娘子英明。”
      “如此,好罢,诚如相公所说,结缘不合,比是冤家。奴家愿意成全相公。”
      那陆恒之自是感谢再三。
      “娘子,离去之后,自可放心,我自会派人护送你回崔家。”
      崔柔仪一夜想来,已是明白这陆恒之做事是定了决心便不轻易更改,故也不期盼对方今日会回心转意。只是,那去处,经她细想,崔家已是归不得。现崔家只剩下一个老母亲,跟自家嫂嫂又相处不来,回去也只是受尽寄人篱下之苦。
      因此,崔柔仪便道,“相公,奴家有一请求,望相公你看在夫妻三年情分上可以应承。”
      “娘子请说。”
      “如今,崔家不便归得。请相公将城郊那处院子赠送予我。”
      “理当如此,理当如此。”
      到此,崔柔仪便签下这‘放妻书’,两人各执一份,从今各自嫁娶,已是无关。

      那陆恒之得了崔柔仪签名所书,心中说不出的快活,好似是那心中所爱之人已然来到身边,日子也才觉得有些盼头。
      陆恒之乃商贾一名,祖上早富裕,待传到他这代时,虽说他无开拓之力,然守成还是不错。故而他每日只花些许时间于商事之上,其余时间与友人或郊外踏青,或踏马狩猎,或豪放饮酒。
      半年下来,竟与崔柔仪未曾再见。
      这日,陆恒之邀好友郑玉甫来到家中小酌。
      酒过三巡,郑玉甫开口提起那崔柔仪,“恒之兄,虽然早知你半年前就与那崔家小姐分开,现在想来,仍是不敢相信。”
      “喔?因何不信呢?”
      “那崔家小姐未嫁你之前早有美名,若不是你与她自小定亲,这上门求娶之人……”郑玉甫点到为止。
      陆恒之笑着道来,“柔仪向来如此。”
      “崔家小姐温柔贤淑,标致体貌,也只有恒之兄能舍得。”
      陆恒之听得郑玉甫所言,打趣道,“莫不是玉甫兄有所想法?”
      “万万不敢,在下娘子可是母老虎一只。”
      两人便同时哈哈大笑。
      “玉甫兄虽这么说,但我看你是甘之如饴啊。”
      “何谈甘之如饴?只是既已成亲,自然真诚相待。”
      陆恒之听得郑玉甫一言,不免陷入沉思。若说真诚相待,他与崔柔仪也并非没有。只是于他看来,那崔柔仪虽说温柔娴淑,于家务上面面俱到,可说到夫妻相处,他总认为少了些什么。有些时候,他外面所见之事说与她听,她总是静静听着,从不改变那挂着脸上的笑脸。时间久了,他自然觉得无趣,也就再也不与对方说些什么了。心中暗叹,万般皆好,唯独无法与之交心。
      “恒之兄,恒之兄,想什么呢?”
      陆恒之听到郑玉甫几声叫唤,回过神来,“没想什么。方才玉甫兄说到何处?”
      “这夫妻相处之道,在下认为,自不必过分拘泥。”
      “何解?”陆恒之不解。
      “既已成亲,自是世上最亲密的两人,不必隐藏什么。想说便说,想做便做。”
      是啊,他想,崔柔仪无可挑剔之处,但过于精致,显得毫无生气,当下便作揖说道,“玉甫兄言之有理。”

      且说那崔柔仪。
      前言已知,崔柔仪是穿越而来。在现代生活,父母早逝,一人独自社会上辛苦打拼,来到唐朝,家境优越,因此她索性就乐得享受,未曾吃苦过,凡是皆听他人安排,总归不会差到哪去。
      这离婚她是万万没有想到,只是既然已是这般境地,那自主独立的好强因子便又跑了出来。
      来到陆恒之所赠的院子之后,她仔细盘算,虽然陆恒之很是大方给了银钱,但这银钱总有用完的时候,她也无那做生意的想法跟本事,唯有的便是那刺绣之活,只是也不知刺绣手工能赚多少,这个暂且不提。
      这陆府别院并不很大,八间房间,其中一间为主人房,一间为客厅,三间客房,两间下人房,一间厨房。中间一个院子,院中有一小片梅林,平时也只是梅花绽放之时陆恒之邀上几个好友过来住上几天,因此并没有专门伺候之人。崔柔仪觉得这倒好,她也无闲钱雇佣。故而婉拒了陆恒之所提的送女婢一名、粗使一名。另外一方面便是她觉得,已是分开,何必多有牵连。好在陆恒之想法周到,在崔柔仪搬进之前已请人将这院子清扫干净。
      她从前也来过这别院,不过那也只是提前过来准备陆恒之与友人所需之物品,安排好照顾之人,从未留宿过。
      现在想来,只怕没有意外,今生都会在这里度过余生。因而此次,她将院子全部走了一遭,大抵心中有了想法。
      她自然是住在那主人房,其余房间倒先不忙处理,厨房也收拾干净,往后只怕买菜做饭全部都需自己来,虽然这些活计已很久没有接触,但是她相信,自己很快能够适应。她打算在院子开辟一小块菜园地,再养上几只鸡鸭。这才是长久之计。

      陆家别院地处郊外,周遭邻居并不太多,然离别院不远处有一小村落,村落街上平时也颇为热闹,崔柔仪半年时间下来已是熟悉。大唐民风开放,对女子并不多大束缚,因此知道崔柔仪之事以后,大家都能接受,并未因此对她有过多碎语。
      后还有人希望崔柔仪能够做他家女儿的启蒙老师,崔柔仪计较了一番后便答应了,只是这授课地点提出希望改在陆家别院,对方看她收费较其他女先生便宜,又确有实才,哪有不应的道理。
      传出去之后,便陆陆续续有人将孩子送了过来,每月下来,竟也能凭自己所得支付所出。
      因此陆恒之给的银两便被她当储备金存储起来,已备不时之需。
      崔柔仪与陆恒之分开之后,头发还是做妇人打扮,这便于她走动。只是服装上做了些改变。不再是以前那端庄大方的深色打扮,反而挑了些浅色衣服,自己动手做了几套橘色、淡黄色、水蓝和淡绿的裙子。大唐女子以丰腴为美,衣服也很是开放,大多喜爱袒胸大袖衫褥。崔柔仪倒是不喜这般打扮,不过入乡随俗,但她那面料的选择不似一般那样透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