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端午庙会 ...

  •   紫禁城有四个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其中:南面的午门是正门,其正中的门洞平素只供皇阿玛出入,侧门,则是供王公大臣出入使用。西面的西华门连通西苑三海;对应的东华门则是帝、后、嫔妃,乃至宫人棺椁出宫使用,所以,宫里平常出入的城门都是北面的神武门。
      而我,虽说已经成年,但因皇阿玛未曾明诏许我参议朝政,所以未避嫌结交朝臣的名号,我平常出宫也都是走神武门。

      尾随着仪仗一路行进到神武门,我看着绮霞和绮云从仪仗里出来,坐上了宫门宫门处候着的马车。为了避免和返程的仪仗打到照面,我和十三弟再次避到了某扇宫门后。
      “哎,停,停”,听到仪仗前首领太监突然叫停,我微微一怔,转即和十三弟交互一眼后,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声音的来处。只见胤禩、胤禟、胤誐从甬道里走了出来,行到仪仗旁停了脚,询问了两句,目光便即即向神武门外候着的马车瞟去。至此,我方发现绮霞,绮云的马车一直停在宫门处。不用说,这是侯着老八他们呢。
      目送胤禩、胤禟、胤誐坐上绮霞,绮云的马车,我放回身对胤祥说:“十三弟,我们也走吧。”

      一路无话地行到神武门,高无庸已经雇好了马车,等候多时了。
      坐上车,胤祥方打破刚才的沉默,出言问我道:“四哥,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宣武门!”想到今日的行程,我也不禁扬起了嗓子:“今儿宣武门外的火神庙有厂甸庙会,咱们先去瞧个热闹,回头再去正阳门外大街逛逛。”
      今日端午,城中各处道观照例都有辟邪法会。但因我大清入关以来,在京施行“满汉分城居住”,划宣武门外为汉人住地,将全国各地“会馆”都建在此处,所以,经过几十年官吏、举子的频繁往来,竟使宣武门外的集市的繁荣盖过了前朝最红火的前门大街。连带的,此处的火神庙,也是香火隆盛,庙会热闹非凡。

      “厂甸庙会?”性喜热闹的胤祥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看到胤祥如此,我忍不住凑趣,故意问道:“怎么,你知道这个庙会?”
      “久仰大名!”胤祥毫不吝啬地夸奖,而眼睛则更亮了:“昨儿,皇阿玛万寿,三哥给皇阿玛进的书可不说就是正月里在这厂甸庙会上寻的?”
      “我以为这厂甸庙会,只新年里才有。没曾想,这端午,竟也有。”

      说话间,马车已行到了地头。我拍拍胤祥的肩膀,示意他下车。“这端午的会,和正月里的会可不同,”我跳下车,挽住胤祥的手,且说且行:“别的不说,只说这庙会上的小食:正月里有各种年糕、炸糕、元宵、爱窝窝,现在则都是豌豆黄、芸豆卷、红果塔和翡翠糕。”
      “走,四哥领你都尝尝去。”

      虽说生在皇家,不缺吃用,但奈何阿哥所的厨房统共就那么几个太监,统共就那么几样点心小食的手艺,任谁似我们这样经年累月、一天三顿地照着月例牌子吃,谁都会反胃。而民间的汉人小贩,做出来的点心虽不及御厨们精细,但为了招揽生意,则也是各用心思,个顶个的都有些拿手绝活。就拿市面上最常见的豌豆黄来说吧,大槐树下的小老头儿,卖的是“祖传手艺”,对面井台边的小寡妇装豌豆黄的盆子则是湃在井水里,而身边那个挎着篮子沿街叫卖的半大孩子则操着张家口的口音拍着胸脯跟我保证,他卖的是正宗张家口白豌豆制的豌豆黄,…….
      一种小食,竟搞出这么多种花样,我不说吃,只用看,便即就已经醉了。

      厂甸庙会除了吃食外,还有无数“耍货”。比如空竹、地轴儿、不倒翁、拨浪鼓儿 、江米人、吹糖人、泥人、泥模子、猴戏、鬃人、手推蝴蝶车、大鞍车、鸡啄米、竹木刀枪、鬼脸、戏剧花脸、胡子、小泥鸟登枝、纸蝴蝶、九连环、竹蛇、彩绘蛋壳、各种料器的飞禽走兽、布娃娃、布老虎、西洋景、转花筒、金鱼缸、袖箭、弹弓、高梁杆或砖料做的楼台殿阁,真是应有尽有,不一而足。看得第一次来庙会的胤祥,两眼发直,举到嘴边的豌豆黄,半天也没见他嚼一下。
      难得见到十三弟如此孩子心性!我不觉莞尔,只觉此行非虚,不负我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端午庙会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