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细问富贵繁华因 ...

  •   天色刚一亮,包拯便令手下打出钦差旗号,带着人马一路鸣金,打出放告牌,威风凛凛地上陈州城了。
      一路之上,状告安乐侯的人还真不少,络绎不绝。或是抢男霸女,或是贪污赈粮。包拯接了状纸,吩咐随行在后。
      展昭看得目瞪口呆,低声问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同时来告状?”
      公孙策低声笑道:“展大侠忘记了我等曾派人在四下查访么?告诉他们今日钦差路过,可以前来申冤。那庞昱抢男霸女,失去妻子丈夫儿女的,怎么会不来告状?”
      展昭再看了一眼,问道:“王朝和赵虎呢?”
      公孙策道:“有展大侠同行,大人安全无虞。所以这两人带着项福去安乐侯府了。”
      展昭蓦然一惊,想了一想,却嘴角一翘,一丝浅笑慢慢地在如玉的容颜下绽开:“所以,庞昱这回一定会出府来迎接钦差。”
      公孙策点头道:“正是。如此也不用与侯府守卫硬拼了。”

      苗家集离陈州不近不远。一路这等缓缓而行,到入了州府衙门,已经是第二天午时了。
      知府米适大张旗鼓前来迎接。数刻之后,丰盛的接风洗尘之宴已经摆开。
      席面是陈州一流的大厨精心烹调,席前是陈州最负盛名的行首,正是美艳如花,善解人意。连席上做陪的也都是陈州最高级别的官员——甚至连安乐侯庞昱也请了过来。展昭混在钦差队伍里,果然看到王朝赵虎带着项福跟随在庞昱身侧。
      不过哪怕是这么好的酒席,也没能吃得畅快。堂上已经开始打官腔了。
      包拯当场便板下了脸:“安乐侯为何在此?”
      米适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安乐侯亦在陈州府任职,是以邀请。”
      包拯向安乐侯点头道:“本钦差自膺钦命,自当谨言慎行。但自入陈州以来,我频频接到状纸,状告于你。”
      庞昱上前一步,长揖一礼,却是风度翩翩:“下官听说天使至此,自当前来迎接。既然有人状告于我,自当聆听钦差训示。”
      包拯连忙道:“不必如此。虽则不可以私废公,然而我与太师同朝为官,与令兄庞统将军也是旧识。但既有此案,却也不得不审。请安乐侯当面对质,务要实话实说,大家方有个计较。千万不要畏罪回避。”
      言毕,语气一变,喝令道:“既然有公事在身,便不得回避。便去府衙大堂审案,就借米知府官衙一用。”
      话音未落,钦差卫队已是长驱直入。在场各位官员不得不同时移步而行。

      接风洗尘的宴席其实也摆在府衙。大堂所距不过数十丈而已。
      米适在前引路,才走了一半,就发现府衙已经全部被钦差卫队控制起来。
      包拯大开中门,升堂而坐。
      这世上其实闲人真不少。一听说是审侯府,一时之间堂内外涌入大大小小帮闲无数看热闹的人,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堂前连脚丫子也没地方放了。差役将沿路告状的各色人等都带到堂上,包拯将路上收来的状纸一张张讯问。一时之间,堂上挤挤攘攘,要多热闹有多热闹。展昭一转眼,却看到白玉堂也溜进了人群之中。
      包拯颜色一正,打起了官腔:“安乐侯,堂下所告你强抢民女,可是实情?”
      庞昱辩解道:“本侯千金之尊,爱慕绝色,愿意侍奉本侯的美色大有人在。又何必强抢民女?”他在颜色如玉,吐词温良,看起来却是浊世翩翩佳公子。他陈州府虽然名声不佳,却没多少人见过真容,此时一立身,堂外众人心里不免嘀咕,倒是信了他三分。
      包拯道:“少年慕艾色,倒也是人之常情。但这如许多的状纸,都是状告侯府,又当如何说法?”
      庞昱见包拯和容悦色,语言越发轻快:“想来是家中下人会错下官之意。将下官一片爱慕之心,变成了强抢豪夺之举。实在有伤下官之意。”
      包拯点头道:“那告你掳掠壮男民夫惊扰地方,你又有何辩解?”
      庞昱道:“下官秉性豪奢,所以令人做软红堂。家中并不少银钱,也是堂堂正正出招帖雇工前来。哪里会有强迫之事?这必是下人所为。小人贪利,无所不至其极。”
      包拯点头道:“如此皆是小人从中做梗,甚是可恨。但竟然能把持家中雇工访美之事,依你说来,是侯府何人所为?”
      庞昱道:“如此,只能是侯府总管庞寿。”
      包拯道:“既然并非安乐侯本意,侯府理当将掳掠之人放归。”
      庞昱欣然道:“理当如此。下官这就吩咐。”
      包拯摇头道:“且慢。虽说是庞寿私下所为,但毕竟是以侯府名义出面。这时去放人,只怕是出尔反尔,怕是无人敢听。不如我派卫队前往。你看如何?”
      见庞昱并不说话,公孙策心思一转,上前道:“安乐侯请放心,我命衙役只带出各色人证,不会损及侯府一草一木。
      庞昱展颜笑道:“既是钦差吩咐,敢不从命。”

      白玉堂听到堂上在打着各色官腔,只觉得牙都酸了。又听见堂上吩咐将庞寿带来问讯。眼看着衙役成队移动,正悄悄儿缀在队尾,却发觉展昭不声不响挪在身边。
      展昭见白玉堂身上一股森森然的气息,问道:“你昨晚探过州府大牢?”
      白玉堂点头道:“不错,田秀才被关押死牢。”
      展昭问道:“有没有问到蒋四哥的下落?”
      白玉堂道:“在安乐侯府。侯府当日跟踪四哥,没想到找到了金玉娘,四哥出面阻挡不成,也被带走了。”
      展昭看着白玉堂,凝声郑重说道:“白兄,我知道你救兄心切,但请切切忍耐一时。今日之内必有结果。”
      白玉堂想了想:“为了这个钦差?你怕我坏了他的安排?”
      展昭斩钉截铁:“是。”
      白玉堂道:“你就这么信他?”
      展昭道:“从我与他相识起,展昭若有疑问相询,他必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白玉堂见展昭答得郑重,玩闹之心大起:“那他如果有事要你办呢?”
      展昭:“若是只及展昭一人,于情于理,展昭都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
      白玉堂沉声问道:“假如所判不合情理,你又会怎么办?”
      展昭叹道:“若是涉及公理正义,想必自会做出公正裁决。若是有失偏颇,展某自会据理力争,若争而不得,展某也决不会坐视无辜之人丧命。“
      白玉堂见展昭毫无犹豫,好奇心又起,问道:“展昭,你是怎么认识那个钦差的?”
      展昭沉默片刻,才缓缓答到:“多年前,宫里发生一起命案。波及前朝后宫,上下不宁。我们好不容易查明真相,人也幸得保全。庞家的人也是那次认识的。”
      白玉堂还想再问,却见展昭已经沉思不语。眼珠一转,并不再问,却轻轻巧巧提前赶了过去。

      果然侯府庭院深深。不过既然上有钦差命令,下又有侯府主人的吩咐,侯府上下配合得很。原来犹如龙潭虎穴一般的侯府,此时如同平地一般。不过数刻之后,便已经将关押在侯府的各色男女点齐数清。白玉堂早在州府衙役到来之前,将蒋平带了出来,混在差使队伍里。
      白玉堂带着刚被解救出来的蒋平,瞪着率队抄家的展昭:“怎么会这么容易?”
      回答的是赵虎:“白少侠,钦差奉旨办案,所过处如草偃风。就算是有人负隅顽抗,那也是私军亲兵,难抗朝廷圣命。只要有凭有证,并不需要有人在前冲杀。”
      白玉堂道:“凭我手中的剑,一样能讨回公道。”
      王朝道:“比起深浅难测的人心,我还是更信朝廷的律法。”

      等再次回到公堂之上,各家原告也纷纷认出了关押的亲人,几乎同时号啕大哭。包拯吩咐他们在堂阶两边听候判断。庞寿也已经被押了上来。
      等堂上稍静,白玉堂低声道:“真是个牵线木偶。”
      展昭差点儿笑了出来。可不就象是牵线木偶?别人说什么,庞寿就认什么。这样子暂时没办法往下审了。
      包拯这才问道:“若所供属实,庞寿你致使多家骨肉离散,罪深恶极,难逃一死。今日黄昏便是你毕命之时。你可有辩解?”
      庞寿听得明白,眼珠儿滴溜溜一转,脸色却变得厉害。
      庞昱急道:“人命重案,钦差怎能不先上述朝廷再行判决么?”
      包拯道:“此等小人,死不足惜。早日明正典刑,以平陈州民怨,也好早日治理陈州灾民。”
      见庞昱似乎又要开口,包拯又意味深长地说道:“王小别在京城击了登闻鼓,总要给上下一个交待。”
      庞昱嘴唇动了动,终于没再说话。
      庞寿的脸色红了又白,白了又红,额上汗如雨下。包拯却看也不看他,便要令将他押下。
      白玉堂轻轻笑道:‘我听说蜀地杂耍班子有变脸绝技,想不到庞管家也不遑多让啊。”
      公孙策见他心神已乱,在他耳边悄悄道:“陈州赈粮贪污一案非同小可。可知此罪非浅,必然祸及家人?庞寿,你想想你一人担得下么?”
      庞寿心神大乱,忽然大声叫起来:“不是我!我冤枉!”
      公堂上下全都安静下来。不过片刻,又沸腾起来。定案翻案,正是审案里最有意思的情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