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等 ...
-
她关注新闻越来越勤,L国与W国的战事。
十二月十九日。L国签署投降书,历时七个多月的战争结束了。
新闻里,L国人民有一些流泪抱在一起,更多人的表情却不悲不喜。
她心里生出异样的宽慰与苍凉,胜负于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战争结束了。
回头去看历史,密密麻麻明确的标注,人人背诵人人熟知。
"呼出的水蒸气让铁骨铮铮的名字也生了锈"。
人们知道的全是结果,如释重负的结果,轻描淡写的结果。
活在终点的人,永远不明白等待的心情。
不明白未知的恐惧,不明白等不到结束的悲凉。
-------------------------------------------------------------------------------------------
一月三日。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她仍然关注新闻,希望知道他回国的消息------这不太可能,新闻怎么会播报记者的动向?
可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交流渠道五花八门的时代,她只能贫瘠地守着电视,依赖于这样一个相对原始的方式。
W国驻L国大使馆发生规模不小的恶性抢砸伤人事件,W国军官持枪射击,与L国非政府武装发生冲突。
混乱之下,现场死伤数人。目前据官方统计,64人受伤,18人当场死亡。
已确认身份的死者有5名大使馆工作人员,3名L国武装组织分子,2名W国军人,5名中国记者,1名日本记者。
官方称,这是中国第一次有战地记者牺牲,为维护和平,维护国际秩序以及报道战争和国际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她脑子有点发蒙。战争结束后,她再没有忧心过他的生死,也根本没有设想过他可能死于混乱,死于流弹------至少一切一切与他理想不吻合的死法,她再没有设想过。
怎么会?怎么能?
他怎么会怎么能死在这种没有目的没有来由的暴乱中?他不是热爱他的职业要为战争而死吗?
这算什么?
或许这也是战争的一部分,但她不愿意接受他的可能的死亡,所以尽量把这样的理想描述得更蹩脚一点。
可是去的人很多吧,怎么会那么凑巧?
再等一等吧。
等他回来就好了。
-----------------------------------------------------------------------------------
二月十八日。
他没有回来。
她只是等来了普利策。
她不太明白这个奖对于做新闻的人的意义,只隐约知道,是大奖。
随奖到来的是他的作品。许多许多......军官齐聚商议,头顶防弹帽的伏击军队,荒野天际尽出散不尽的蘑菇云,残骸断枪遍处的泥地。
她一张一张地看,看得血液沸腾,看得热泪盈眶。
好像是感动于这些照片本身的背景,好像是感动于第一次了解到他心底的渴望而从自己心口结出的朵朵柔软,好像是发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他-----抑或她自己。
他喜欢彼得•阿内特。
\\\"我像个士兵。但是最重要的区别是,我没有枪。"
她突然真正意义上体会到,他是一个英雄。
她曾经以为他的一腔热血不过是一种英雄主义罢了,可他真正是一个英雄。
没有枪,只有相机的,不因国界不因种族而改变正义激情的英雄。
--------------------------------------------------------------------------------------------------------
她似乎是有那么一点了解他了。
可是他没有回来。
再等一等吧。等他回来,她就已经改变,她会更加了解他。
--------------------------------------------------------------------------------------------------------
她开始学习很多战地军事的东西,她买了枪支百科全书,虽然枯燥,还有幼稚的彩图,她也很认真地去看。
她希望变成他希望的样子。
四年以后。
她成为军事教育节目主持人,常常会去各地卫视做一做嘉宾,作作专访。
她说:\\\"我尊重军人,也喜欢军事。"
"我爱人是一位军人。"
"他是一个英雄。"
主持人想问更多,他的背景,他的部队。
她笑一笑,却答得牛头不对马嘴:他还没有回来。
主持人知趣地转移话题。
再等一等吧。
--------------------------------------------------------------------------------------------------------
后来她为杂志写专栏,兼任编辑。她不专写中国,她写很多国家的战争和历史。
有人说她是\\\"最理性"评论家。
她看到战争报导的图片,有时也会想起他,但也立刻停止联想。
再等一等吧。
--------------------------------------------------------------------------------------------------------
他的唯一一张拍摄女性的照片曝出,因为不是获奖照片,而是偏私人的领域,所以这一曝光引发了强烈关注。
那是一位高挑白人的背影,金黄色的卷发披散在肩头,她左侧是一条废置的铁轨。荒凉萧索的背景因她平添一抹亮色。
网友纷纷猜测女子身份。时隔多年,行内人对他尊重之余,也多了八卦之心和调侃之意。。
是女友还是艳遇?或者一见倾心?
彼时她申请病退,在办理离职。工作的同事正在看网友的各种猜想和爆料。那照片,她也看到了。
一瞬间恍惚回到很多年以前,她为他燃起不甘的情绪,为他涌出悲伤的极致,为他而选择这份工作,为他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起源是因为他,而终结时的不舍又像是与他无关。
异国艳遇?
还在等吗?
她对同事轻轻笑了笑,“说不定是一见钟情的女孩子呢。”
同事见老前辈开玩笑,放松许多,也回以微笑。
-------------------------------------------------------
她不去追究等待的意义了。
End
2014年2月24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