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沧海,沧海,沧海!”一张如铜菱镜反映般的脸在我面前。
      “妹妹,何事这么急?看你都喘不过气了。怎么丫环们也不好生看着你,今日爹爹宴客,宾友如潮,你这般鲁蛮,少不了又被母亲训戒了。”我摸出娟帕替她擦拭鬓角的汗。
      “有姐姐在,我又有何惧啊?我知道姐姐最是疼爱秋水的。”这个小小的人儿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这般撒泼装娇。
      “你这死丫头,母亲那里我自好回话,但是若被父亲大人看到,少不得去跪祖宗牌位饿上一两天的。到时不说是我,连母亲也不好开口求情。更不要说姨娘们的落井下石了,皮肉之痛也是在所难免。”
      “哎呀,我的好姐姐,你这般循循善诱,苦心教导,妹妹实是感激不尽,但是你我姐妹,同年同月同日生,一个娘胎蹦出来的,年未及笈,为何妹妹我一遇到姐姐犹如见母亲大人呢?!”秋水嘻笑着。
      “好你个疯丫头,此时你倒可以尽情取笑于我,到了闯祸了,休要涎着脸皮来求我!”我用手指点了一下她的脑门,转过身子不理她。
      “姐姐,姐姐,姐姐大人,秋水年幼无知,您大人大量,饶恕我了吧!”小丫头扯着我的绸衣求饶。
      “呀,五小姐真是顽皮!怎么跑来这里又和四小姐逗趣耍赖,老爷可紧找着两位小姐呢!”只见三姨娘扶着丫环的手,婷婷走了过来。
      “是的,有劳三姨娘相告,我和妹妹正要往客厅去给爹爹请安。”我忙拉了见到三姨娘就吃吃笑个不停的妹妹,快步向拱形花桥的另一边走去。几个丫环也忙紧跟了过来。
      “你这丫头,平日见到三姨娘就痴笑不语,今儿,她又是哪里不衬头了?是簪子不配袄子颜色,还是绣花鞋不搭萝裙了?”
      “呵呵呵。”秋水弯着腰紧笑着,见我瞪她了她才吃吃抿了抿嘴。
      “沧海,你没有看到三姨娘她今儿穿的衣服么?大红大紫啊,大红的百鸟朝凤已经是热闹非凡,下面的裙儿还要来个百花齐放,整一个唱戏的也没有那么花里胡俏的。我看,五姨娘在晚宴上又有话说了。”
      “你呀,嘴那么毒,怪不得姨娘们看着你就烦心,要落井下石的了。”
      “也不是我的错啊,姐姐,沧海大人,奴家真是冤枉啊!”秋水装起哭天抢地的样子,那是二姨娘的固用架式.
      “你呀,不要老戳别人痛处,厚道一点. 三姨娘出身贫苦,未嫁进余家前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也难免她现在这么看重人家怎么议论她的是非出身了.你还老拿她装扮取笑。”
      “姐姐,你也把妹妹我说得太无知了。如果三姨娘能保持未嫁时的质朴可人,哪个敢小瞧了她?!便是我也要敬她几分,奈何她老觉得膝下无子,爹爹又对她今不如昔,心里越发地讲究起来,深恐被人闲话。其实她这般的自寻烦恼,胡乱涂脂抹粉,梳妆打扮的倒真是教人瞧不起了。”秋水不服地争辩着。把手里刚从花园摘的梅花乱扔了一地。这好好的如雪芳香也便是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我弯下腰来,把这一片片的残花用绢帕包好,丫环秀荷想接过我的这手边的“下等杂事”被我摇头挥退了。看着随波逐流的点点粉白,心下却觉得有点寒意,这冬不要过去了么,怎么还有这般刺骨的凉意?
      “姐姐,妹妹我有说错么?”
      “你余家五小姐哪里会错,错的也是这凡世间的庸人俗人。可是各人命道老天注定,管他富贵荣华,贫贱如泥,也无需再多嘲弄了。这做人不易,做个女人也更不易了。”我望着桥下的碧波,不由紧了紧身上的粉蓝披风。
      “好了,姐姐,说着又哀怨起来。父亲这一房就那么多姨娘,更不要再提三位叔伯了,幸好,我们的母亲大人从来不似这些姨娘们的性子,不然的话倒也羞人了。不过话也说回来,这些姨娘们与我们有什么相干,平日里除却用饭外倒也不相往来,即使各房的兄弟姐妹也甚少贴心闲聊的了。”秋水把手中已经秃成一枝的花杆扔进河里。
      “好了,我们不要再在这里闲话了,等一下爹爹亲自来找人就不好了。太公今日亲临,可不是什么小事。”
      “对啊,两位小姐还是快点去吧,迟了,不光小姐们被责骂,奴婢几个更是少不了一顿板子,王嫫嫫的下手可重了。”秋水的丫环绿柳倒和主子一样的直性子。
      “对啊对啊,姐姐快点吧,呵呵,被父亲抓住了,少不了训斥的。”不等我说话,她便拉我小跑起来,一点小姐的样子都没有,幸好我与她因为儿时体弱多病不宜包小脚,也不觉得累人。
      进了前厅,太公已经高坐正堂了,父亲还有三个叔伯及母亲伯母婶娘分两边坐下,各房的兄弟姐妹都站着等回话,没有看见父亲和叔伯们的姨太太们。想必是妾室,上不了堂面。
      “给老太公,父亲母亲,大伯,伯母及两位叔叔,婶娘请安了!”我和秋水一进门就给长辈们做侇请安。
      “起来吧。”老太公挥了挥手。我和秋水没有见过这位据说曾当过五品大官,后来得罪了朝中的某位大人所以早早向当年的咸丰爷告老还乡了。老太公八十有六还是精神的很,只是为人少言肃默,而且他老人家也不喜欢热闹,一向住在灵隐寺里,不见外客。这一时前厅是鸦雀无声,只等他老人家开口。
      “咳咳,难得一家人凑成团圆,虽然不到除夕,也是幸事。品仪(父亲为老二,品字辈,排字仪)请贵客说是想捐个官,老朽也该欣慰,然现在朝中多事。依我之见,这官,不捐也罢了。然,我已久不过问家里事情,还是你们兄弟几个商量斟酌着办。”伯父和两位叔叔点头称是,只有父亲默然不语。
      “祖父大人言之有理,孙儿本也无此意但是有几位老友提议再三,且国家多事真是我报销朝廷之时。孙儿不才也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父亲理了理下胡,慢悠悠地说。
      “当今圣上未亲政,朝中太后把持,洋人虎视眈眈,这官如何当,这民如何救?!”大伯父品礼颇不以为然地反驳。
      “我赞成大哥的话,二哥,你的那位好友钱绅嘉也不是什么仁义之人,他吸食大烟,又好赌无赖。这种人的话也听得?不要花了银子还遭罪。”四叔品孝是个直来直去的人。
      父亲的脸已经阴了下来,显然叔伯和太公都反对父亲捐官,我一直没有听闻父亲有此意向,连母亲也未曾有只言片语提起此事。我看了看母亲,她面色依旧漠然未变,只是她拿起茶杯的手微微抖动,我想是天太冷了。
      “我们余家不求荣华富贵,也不求高官显贵。一家人平平安安,不穷吃喝也就是老天给的福报了。品仪,你可认可?”太公微微一笑,显得慈眉善目。
      “可是今日宴请的可是道台大人,友人也已经为我疏通了关系,这。。。。。。”父亲为难起来。
      “把他们打发了也就好了啊。”秋水忽然插了一句。
      “混帐!这里由得你插嘴多事吗?!”父亲本就不豫,听她一说越发生气起来。
      “你给我跪下!”
      “啊,我又没做错事。。。。。。”不敢公然顶撞父亲,秋水只好轻声嘀咕着跪了下来,寒冬冷天的,这青石地上想必奇凉无比,我心里暗暗着急,却看到三哥在一边冷笑着,他本是二姨娘的大儿子,二姨娘最是嫉恨母亲的当家主母的位置,看到妹妹受训自然得意。真是相煎急急。
      “启禀父亲大人,容女儿多嘴,妹妹的话也不无道理。的确要打发他们,只不过是要父亲出点银两。就说父亲本是有心仕徒,然这几日病痛缠身,辗转病榻恐怕无法胜任。我想捐官的事牵涉甚广,即使是道台大人也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而有求于道台的也不止是父亲大人一个,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官的最是懂得此道。素闻那位道台大人最喜玉器,不如把上次当铺所得的父亲最钟爱的战国虎符送给大人,这一来可以取悦大人,二来也不会再追究您出尔反尔的事情,两家欢喜,各有所得。女儿妄言,请父亲大人参详!”我抓住袄子不觉身上满是汗腻湿润。
      “贤侄女说的有道理,这是上上之策了。”不容易开口的三叔品仁点了点头,我心已经放下了一半,因为他最是有谋略,父亲也素来和他亲近。
      “起来吧,你要是有你姐姐一半知书达理,温文贤惠就好了。”
      “谢父亲。”秋水靠到我旁边抓住了我冰冷汗湿的手,轻轻捏了一下,我知道,她这算是感激我。母亲这时转过头对我点了点头,我知道,母亲是关心妹妹的,但是却又不能关心,特别是在父亲发火的时候,母亲的求情只能让父亲更生气。
      “好了,事情能这样解决是最好。我也该回山上去了。”
      “老太爷还是用过晚饭再走吧,我已经叫下面的备了斋菜了。”父亲忙上前掺扶老太公。
      “不用了,我已经习惯山上的寒来暑往和斋菜口味了,你们都是忙大事的人,我也不好添乱。你给我备好马车送我走吧。”
      “太爷这样来去匆匆,也不能让孙儿几个有个机会尽绵薄孝道实在是羞刹孙儿们了。”父亲恭恭敬敬得扶持太公出门,我们都尾随着送他出了朱红大门。
      “你们也够有心了,不必挂虑我了,回吧!”他挥了挥手,男的都忙打千送她,我们女隽也都做侇恭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