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姑娘看了一大堆 ...

  •   胤禑,圣祖爷康熙第十五子,生于康熙三十二年,生母王密嫔。雍正四年,封贝勒。受命守景陵。雍正八年,胤禑封愉郡王。雍正九年二月初一,胤禑病逝,终年39岁,谥号恪。前两子夭折由第年仅8岁的第三子弘庆袭郡王爵。
      这是甄嬛对愉郡王的记忆,可是现在愉郡王成了亲王,也不是胤禑的第三子,名字还叫弘庆却成了长子,如今弘庆的王妃纳喇氏带了女儿晴儿来给圆明园给太后请安。【1】
      晴儿是带着包袱来的,不过甄嬛倒没有怎么惊讶。还是来圆明园之前乾隆向甄嬛提出,晴儿孝期过了该接回太后身边了。经过对身边人各种套话甄嬛才知道,这晴格格是从小养在太后跟前的,一年前因老王妃也就是胤禑的福晋过世,晴儿需为祖母守孝,在宫里不便穿孝这才接回了愉亲王府。大约大家也都默认了晴儿迟早是要认做皇帝义女封了公主抚蒙的,许她回家穿孝已是恩典了,所以如今孝期满了自然是要接回来的。
      晴儿如今正是14岁,花骨朵儿一样的年纪,长得甜美可人,笑起来两个眼晴就像弯弯的月牙儿,行止也是落落大方的。行过了大礼甄嬛冲晴儿招了招手,她便笑盈盈地走上前来任甄嬛拉着她的手瞧。也许是这具身体之前的自然反应,甄嬛倒是一见这姑娘就觉得十分亲切,想着她从小是太后身边的长大的,甄嬛便拉着她的手对纳喇氏笑道:“一年的光景,哀家看着这孩子倒长高了些,也更俏丽了。”
      纳嗽氏也笑道:“老佛爷把这孩子养得一朵花儿似的,臣妾接了她回去虽是守孝也不敢令老佛爷的鲜花有一丝折损呐。”
      甄嬛听了用有些狭促地眼神望着睛儿,晴儿有些害羞地低下头:“老佛爷和额娘尽拿晴儿取笑。”说得甄嬛和纳喇氏又是一笑。
      甄嬛拍了拍身边让晴儿坐下,晴儿也不扭捏一边坐下一边说:“晴儿一年不曾在老佛爷跟前尽孝了,前些日子听说老佛爷病了,晴儿身上有孝不方便进宫,只好在家做了几样针线孝敬老佛爷。老佛爷看看可还好。”
      说着就有小宫女捧了两张红漆的托盘上来,一张上是两个抹额:一个冬日用的夹棉深紫蜀锦的底,用金线滚了边,一左一右绣了两只凤凰,凤凰的眼睛用两枚不大的珍珠嵌着,羽毛间又用一些米粒大小的长形玳瑁和石榴石点缀着;另一个春秋用的并没有夹棉而是几层黑色的缎子缝在一起,两边对称疏疏地绣了两枝兰花,只在中间缀了块不大的翡翠看着十分清雅。另一张盘子上却是八对分别绣了福禄寿喜和梅兰竹菊的荷包与扇套,花样只是平常样子,针脚却十分细密,可见绣得十分用心。
      甄嬛左右手各一个拿起抹额:“做得这样别致,倒叫哀家恨不能这就到了秋日呢。”又放下抹额目光从八对荷包扇套上一一扫过,拿起一个翻来复去赞了一回这才叫人收起来。继续和纳喇氏及晴儿闲话家常不提。

      晴儿来了没几天,甄嬛又刷新了一次对这个空间的认识,不论端亲王还是愉亲王,至少在甄嬛在认知里还有这么个人,可是这个齐郡王又是谁啊,总不会是北魏的那一个吧。【2】
      不论这个齐郡王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反正他现在死翘翘了,留下一个年仅6岁的女儿兰馨。兰馨生母是齐郡王的侧福晋,早在生兰馨的时候就难产而死,而齐郡王妃伤心过度一病不起,如今也是命不久矣。
      现在兰馨由皇后带着在西峰觐见甄嬛,她可能还不太明白“逝世”是什么意思,虽跟着家人痛哭过一场,现在见了太后炕上的五格格,又瞪圆了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她。
      甄嬛看着她的样子又不由心中一软对皇后道:“这孩子既投了你的缘你便带着吧,只是你既要养在跟前她就不好在宫里戴孝,只挑些素净料子给孩子做几身衣裳吧。”
      皇后欠了欠身子:“是,儿臣已经吩咐下去了,幸而孩子还小,也不必带重孝。儿臣既认了她为义女她便是皇家的人了,哪有在宫里为齐王戴孝的道理。再者儿臣看着她如今规矩还不大好,已挑了嬷嬷教养,皇上的意思也是等她规矩学成了再带她出来走动。如今儿臣身上不方便,便先不令她见其他长辈了。”
      “也好,纵是规矩好了也不必去各宫见人,只待你身子好了,各宫请安的时候一道见见也就是了。”甄嬛倒是不太在意这个。

      一时晴儿亲捧了茶果来放在太后炕桌上:“老佛爷,刚才进来前看着似是富察家老夫人、鄂大学士夫人、左都御史夫人已到了,是否现在宣她们觐见?”
      “宣吧。”甄嬛转头对皇后道:“正好皇后在,也一同看看。”
      皇后道了声“是”也不多说什么,太后最近频繁地召八旗贵妇带家中的小姑娘觐见,大家都知道这是在为明年大挑做准备了。永琪到了可以指婚的年纪,永瑢也差不多可以开始相看了。
      太后这边自然是看孙媳妇为主,永璂年龄还小皇后本不必太过操心,然而一则身为嫡母全不关心也说不过去,再则永琪的生母已逝的愉妃珂里叶特氏是王府的老人了,当年也对皇后一向恭敬,皇后对她还是颇有好感的。
      说起永璂皇后心里也有些不愉,她虽对愉妃颇有好感,对永琪却有些不满。永琪出生时皇后还是娴妃,而愉妃彼时也还是海贵人。那时娴妃不得皇上喜爱多年无子,海贵人因位份低微有欲令永琪记在娴妃名下的意思,只是皇上未允。而娴妃到底是上了心的,想着自己不得皇上青眼,上面又有先皇后富察和贵妃高氏在自己怕是以后也难有子嗣了,若有子傍身以后也有个依靠,倒真把永琪当成自己孩子一般关怀着。永琪先时对娴妃还算恭敬,可是自从皇上给他选了个令妃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外甥做伴读,他便渐渐和娴妃疏远起来。等到愉妃过世,娴妃成了皇后,永琪更是和令妃一系日渐亲厚起来,和坤宁宫就逾加疏离了。皇后再把她当儿子,毕竟不是亲生的,也不可能去俯就一个庶子,再后来有了永璂也就对永琪渐渐撂开手了。
      其实永琪小小年纪哪里懂得什么,不过是皇后彼时对她寄望颇高,便难免严厉。愉妃在时还能开解他一二,待愉妃去后无人劝解,他只觉得得皇后一味严苛。而令妃因出身的关系,是做低俯小惯了的,总是在生活小事上巴结讨好,永琪便觉得令妃为人更加亲切,似乎在令妃身上更能感到些母亲的关爱,便渐渐有了亲疏之别。

      纵是这样,皇后想到要为永琪选福晋也还是上了心的。
      这富察家的老夫人正是李荣保的夫人,孝贤皇后和大学士傅恒的母亲,她带来的是傅恒之兄参将富谦的女儿惠裳。皇后听了这名字,因想到诗经上有“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之句,想着这富察家也是名门,女儿的名字却起得这样轻浮,心中便有些不喜。
      鄂大学氏自然指的是鄂敏,鄂家满姓西林觉罗氏,以鄂为汉姓,大家平日也便常只称他为鄂大学士。鄂敏的夫人带的是第三子四川总督鄂弼之女静姝。“静女其姝”也是少男少女幽会的情诗,皇后又在心里摇了摇头。
      左都御史观保,索绰罗氏,和曾因管理国库一丝不苟而被圣祖康熙赐“石”姓的都图一脉并非本家,他本人倒是乾隆二年二甲第四名的进士点了庶吉士的。观保的夫人带了嫡女倩柔前来。皇后看她果然“手如柔荑,巧笑倩兮”,又想到庄姜才高貌美却半生凄凉不由多看了两眼。
      其实甄嬛对这三人格外看重不过是因有着前一世的记忆,这三个正是永瑢的福晋和永琪的嫡侧两位福晋。而皇后虽不知这些,单看这三人家世也大概猜到太后的意思了。
      虽则惠裳和静姝的名字让皇后有些不喜,看看这三个小姑娘倒也进退有矩便也不为难她们,只有一搭没一搭地问些家常闲话。三人中以静姝略长些,今年是15岁,惠裳和倩柔14岁。惠裳和静姝名字虽轻浮了些,人却比倩柔显得沉静稳重些。倩柔虽不及另两个沉静,也只是答话时表情显得灵动了些,倒没有什么不合宜的举止。皇后这才在心里点了点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姑娘看了一大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