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求不得 ...
-
明德五十三年,春,献帝泠崩于长乐宫,骨灰遵诏扬于长空。献帝所治,开往世之太平,易渐出逐鹿之势,毗邻小国多忠附,一时问鼎天下之气毕现。
正瑞元年,春,正月,思帝祁即皇帝位,改元,赦天下,颁宴群臣。思帝者,美人也,绝代风华,冠世之姿,其风采不逊云帝当年。然其性狠厉非常,茹毛饮血,杀人如麻,群臣皆惧之。
正瑞三年,宁州大水,饿殍遍野,思帝诏开粮仓以赈,然大司马门下吏不时给,中饱私囊,死者日数万人。思帝早欲剪其党羽,暗使御史瑜弹劾之,难料官官相互,瑜反遇其害,卧病不起。天子震怒,抄大司马满门,食客数千。高门望族,一时坍塌。城外血流成河,白骨遍地,渭水尽染,腥腥之气,三月未消。举国皆惮之,然噤声者众,未敢微词。自大司马殁,朝中事尽掌于祁手,忤逆者或腰斩于市,或加之酷刑,至于流放贬谪,实则轻矣。
正瑞四年,初,瑜愈,返朝。然思帝与其渐生龃龉,两人默契不胜于前,实有貌合神离之嫌。思帝时视之,其幽然冥想,有恼怒之状,然并无加罪于瑜身。个中微妙,不为人知。
正瑞六年,陈国屡犯边关,思帝御驾亲征。破敌军,斩将首,其骁勇,其悍厉皆为敌惧,到之处所向披靡,陈军三万兵卒,莫敢仰视。一日思帝接密奏,帝合其之,痛醉三千。翌日领兵楼山西,有恍惚之态,一佩环掷于地,后证为瑜之物。思帝拾之,不察毒箭穿心,崩于楼山,于其逝,佩环未损丝毫。
南眠野史所撰,瑜病间,思帝尝日探,缱绻温柔之甚竟不似其先。帝明其心志于瑜,然不得应,再三之,亦然。后南眠考密奏何为,乃瑜大喜之事。瑜者,历三朝,后辅温帝,伤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