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弃天下 ...
-
嘉安二年,三国会于西京,盟约即立。明者,大局初定,战乱始消。然暗也,浪潮汹涌,树欲静而风不止。
悯帝去齐反易,百官迎之,帝春风得意,似有喜,然无人知其由。
嘉安三年,陈苏相清流因罪入狱,累者众。悯帝闻之,颜阴郁,是夜诏大司马玉笙子入宫。玉笙乃曰:“清流素有美才,实为匡天下之能臣,何至于斯泱帝也!其视清流非常,坐则同席,出则同车。不欲久留之于朝堂,必幽之。清流坐于狱不过暗度陈仓之计耳。”
悯帝以为然,曰:“清流为相,威势益盛,泱帝欲囚之于宫,实为患矣,故清流被此劫。”又叹曰:“清流以至交待昭,昭必不相负也。”
玉笙子再拜曰:“陛下英明。”而内忖道:无非用情至深矣,可叹易百年八帝,皆情种乎。
嘉安三年,春,悯帝暗入陈,与泱帝会于长乐宫。其密谈,无人知。次日,清流斩于市,坐死者三百余家,举国素缟,万人同哭。泱帝者,罢朝三月有余。
嘉安四年,悯帝拱天下于泱,隐于江湖,其踪不明。后四月,泱帝江山一统,虎视诸侯,肃朝政,拜玉笙子为相,另开府。后改元望洄,赦天下。
望洄元年,春,楼山侧峰,泠泠琴音,伴剑长鸣。一青衫少年折梅于抚琴者前,笑云:“清流,此梅类汝。”又云:“然不及汝百一风姿。”
清流佯敛眉道:“莫如昭昭又行坏事耳,何故讨好如斯。”
昭伏于琴旁,扬首嗔曰:“昭饥矣,求食可乎。”清流展眉,云:“归屋去也,今有鸡丝馄饨,鲈鱼羹,鲜矣。”
昭喜曰:“大善!”
昭于清流把盏对饮,其间玉箸来去,甚是可怜。忽闻叩门声,昭立而往,蓬门既开,清流问于室。昭笑云:“故人耳。”
后有南眠野史所撰,嘉安三年,悯帝暗访泱帝,悯帝尝言:“愿以江山万里换清流一生,汝若不允,易倾天下兵力,击之。”后泱帝许之,悯帝昭携清流于易,次日,一死囚耳,替清流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