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可怜冬景似春华 ...

  •   宣年一路走,一路想着刚才遇到的事情。

      这深宅大院,人还没有认全,万一真的有鸡鸣狗盗的事情,真是防不胜防的。更何况,自己的身世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万一是寻仇之人,小命刚才一定没了。

      宣年心里惴惴不安,不过承恩堂已经到了。来不及细想,先拜见父母亲大人再说。

      这是裴府的规矩。每日清早辰时一刻,家里所有的晚辈要在承恩堂给老爷太太请安。宣年作为裴家的三小姐,夹杂在人群之中,一同等着面见父母。

      站在最前方的是裴家的二小姐迎年,鹅蛋脸,柳叶眉,一双杏眼,眼角微微飞起。两腮和眉间都有朱砂色花钿,戴一对明月铛耳环,也披着件金线钩边兰草样锦缎大氅,没有戴帽子,更显得云飞髻乌黑如漆。身边跟着贴身丫鬟芙蕖。

      迎年端然站着,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望见宣年,怜爱的笑道:“今天又有点晚,多亏爹爹娘亲也起得晚些,还没叫咱们进去,你能得空偷个懒。明儿可没这运气,再迟了,仔细爹爹骂你。”

      宣年忙道:“翠柳她们几个大丫头昨儿晚上又合起来问我过年的赏钱的事。我看她们平日伺候的也还算消停,耐不住她们催促,就好歹合计合计。今儿个早起脑子觉得乱糟糟的,就先去沐春堂更衣收拾了下。还算利索的,没成想又晚了。姐姐总是来那么早,我们跟姐姐一比,都是没规矩的人了啊!”

      迎年微微笑道:“没规矩倒是真事,成日家除了算计钱,就编排我,这么多人都到了,就你没到,怎么就把我说得就那么不给旁人活路不成。待会问问爹爹,你们的事我也不管了。倒图个心静。”

      正说着,小妹妹悦年从后面赶了来。迎年见了,更笑道:“妹妹也才刚到。二姐姐正嗔着我们来得迟了,想不管咱们了。”

      悦年年纪尚轻,穿一身霞粉色棉缎子裤袄,围了条藕色罗裙,外面穿件绣木槿花的半长斗篷,梳两只小髻在两耳边,戴一对翡翠绿冰耳环,唯有眉心一朵圆心小花钿。

      悦年听宣年这样说,大笑:“三姐姐,你每日只读书,怎么连这道理都不明白了?咱家二姐明年四月就要嫁走了,方才说不管咱们,这是打算卸了任,专心准备嫁妆去!我可是说中了姐姐的心了?”

      悦年的话引得周围一群人大笑。迎年的脸涨得通红,有心来追打她俩,又碍于规矩,不方便在院子里跑动,只得恨恨地说:“你们两个,等到你们到了出阁的时候,看我怎么取笑你们的!”

      悦年听了说道:“姐姐明年嫁去了长安城,可会接我过去住几日吗?听说长安城热闹非凡,我要去西市看胡姬跳舞呢!”

      听说长安二字,迎年脸上微微僵了一下,使了个眼色给悦年。悦年也自知失言,忙噤声不语。宣年知道长安二字是对自己,但真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倒也不觉怎样。只是大家都讪讪停下,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还好,屋里迎了丫鬟出来。

      “老爷夫人请小姐们进来!”悦年挽着宣年的手,迎年走在前面,姐妹三人走进大堂去见父母。

      宣年一年多前“刚到”裴府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裴家老爷也是在承恩堂。当时他人很憔悴,胡子都有些花白了,眼睛里蒙着一层尘土。见到宣年,虽仍是威严,可眼睛里微有了些光亮。

      如今这半年多来,家里添了很多喜事,裴家老爷面色红润了很多,看似人也轻便舒展了不少。裴家上下知道老爷身体大好,也都其乐融融的。
      此时,裴家老爷正端坐在大堂正中,面前的矮几上方一只东海麒麟样青铜香炉,悠悠的燃着青烟。手里端着他平素最爱的牡丹纹白瓷盏小口呷着一盏茶。旁边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头上珠翠不算繁复,但单那支凤钗就看得出不是平常之物。她怀里正坐着个一岁左右的小娃,光头后面编一只小辫子,穿着玄色缎子棉袄,手里一只布老虎玩得正欢。

      迎年先走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说:“给爹爹娘亲请安。”

      裴家老爷抬起头,说道:“起来吧。”

      那妇人接着说:“都坐下吧,一家人不用太拘礼了。”大家按次序坐了。

      悦年先说:“爹爹,眼看着快过年了,不知道今年可有什么专门为我准备的好东西?去年也说有什么龟兹国宝物是专门托人带来给我玩的,谁知道竟然是两只漂亮的鸟,偏生又水土不服,毛色也不光鲜,叫声也不响亮,这些都罢了。活了两日就死了。害得我空欢喜一场,不知今年可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呢!”

      裴家老爷怪责道:“眼看着都到及笄之年了,还成天家玩乐。我听你身边的人跟我说,你女红诗书一概也不上心,将来可如何是好?”

      悦年听了气道:“谁那么多嘴多舌,我平日读书写字的时候她们看不到了,因为过年才喘口气儿,她们到都记性好,眼力强,都给我记住了!”

      迎年看了她一眼,悦年知道自己失言,气得坐下不再说话了。

      身旁的妇人忙劝说:“小姐年纪尚轻,老爷别逼得太紧了。累坏了身体倒不好了。如今年底,也该歇歇啦。老爷要是不心疼小姐,怎么又会每年变着法子托人千山万水的带了好玩好吃的东西给她。”

      迎年说:“娘亲说的是,妹妹才几岁,由她两年吧。一年半载的人也大了,终究是要出阁的。到时候爹爹想让她玩,她都不玩了。”

      宣年知道迎年伤怀自己,担心地偏头看了看她,虽然迎年面色如常,可眼神里还是闪过些难过之色。

      那妇人怀里的娃娃自顾玩得乐出了声。全家听见,都笑着望着他。老爷也看着那孩子说:“你们兄长如今在长安城跟随主上,幸好咱家现在又得了昭儿,看着他,想着你们的哥哥,我也觉得老怀安慰,你们姊妹几个,随你们去吧。”

      妇人听了,眼角眉梢都是喜悦神色,说道:“老爷哪里的话,昭儿还是不懂事的孩子,怎么能跟大公子相提并论,更何况公子的娘亲是何等至贤至善之人,公子将来定是栋梁之才。我只求我的昭儿能吃饱穿暖,成家立业,过太平日子就好了。”

      迎年听了,接道:“娘亲说哪里话。好多事情都过去了。如今裴家太太就是您。我们也当您是自己的亲娘。大年下的,听您说道没了的太太,我们心里也不好受。”

      老爷听了,也哀伤道:“天不假年,实是我命不济,好了,你们都散了吧。”

      大家起身行礼出来,身后听见妇人说:“老爷早饭吃的少,别这么大口饮茶,伤胃呢。”

      步出承恩堂,迎年跟宣年说:“今天早见请安,你一句话都没说。爹爹看你好几眼,你是不是有心事?”

      宣年忙道:“早起就不舒服,走了一路过来,有点汗都被寒气击下了,这会子不知是不是有点发烧呢。”

      迎年摸摸宣年额头,说:“摸着倒也不妨事,不过大过年的千万别生病,晦气。快回去歇息着吧。”

      宣年点头谢了走开。迎年望着她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身后丫鬟芙蕖说:“自打三小姐好了,性子到变了。以前多热闹明朗的人,现在沉默寡言的。”

      迎年缓缓说:“是啊。不过她也是命苦。明年我离家,最不放心的就是她。”

      芙蕖说:“小姐,我说句话,不知中听不中听。”迎年示意她说无妨。芙蕖说:“最好的法子就是让三小姐再寻个好夫婿,冲冲喜。一切事情也就没了。”

      迎年又叹了口气,道:“哪有那么简单的。唉,别说了,咱们回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