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壹】 ...
-
眼见着节气就要近了雨水,却又是一场雪下来。青城地势低着,东西有山川,南北却是平原贯通的,冷空气直来直往盘亘不去,二月里倒比一月头容易下雪。
都说“瑞雪兆丰年”,青城百姓倒是不见愁容,也难得在春种前得着几日闲,便都乐呵呵地笼着袖子四处串门瞧春雪。天气一冷,遥连门都不大乐意出了,裹上厚厚的毯子挨着炉子坐在玄关口,等嬷嬷取来去年的梅枝雪煮茶,静静瞧着桃夭和岸柳在院子当心堆雪人。
“成了!”桃夭快乐地大叫起来。
“成了。”岸柳才和了一声,很快也发现了缺漏,“不成不成,雪人没有眼睛。”
“昨儿叫你要的枣子呢?”
“丢了……”
“丢了?!忘性这么大,猴儿不成?”
“作什么生这么大的气。”
“你倒是赔我的雪人。”
“我可不服你的理,我找公子说去。”
“去就去!”
于是当真找到遥跟前来。遥捧着杯子捂手,透过水蒸气看看吵闹得不可开交的两人,再扭头看那个咧着歪歪扭扭的嘴、笑得没了眼睛的雪人,想了想,起身进了里室。
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副笔墨。遥将棉袍子挽进腰带里,蹲下身认认真真画起来。
“红色……?!”
两个小侍面面相觑,回头见自家主子站起来,正盯着雪人打量,很是满意的样子。
桃夭无声而迅速地拐了岸柳一下:“可知近来所见谁的眸子是红色么?”
岸柳飞快地摇了摇头,随即灵光一现,又点了点头:“有。”
“谁呀?”
“你没听说王上便是天生的赤眸么?”
“……”
再准备说什么,只听见玄关门口传来主子清淡的吩咐:“一会儿日头出来了给他撑把伞。”
“诺,公子。”
朗朗天光映着雪,红色的眼珠仿佛剔透的琥珀。
春天的雪底气薄,几日后便渐渐少了乃至最终停了,于是雨水多起来。一场春雨一场暖,润得青城有如一块水色上好的暖青玉。除了潮湿些,也就没有别的大烦恼。难得有一日晴开,桃夭岸柳急急抱着被褥出来晒,遥便寻了个清净地方晒自己。距离雨水祭还有些时日,七濑奉常很是闲。
日头晚一些的时候真琴过来了,真琴主管青城农业赋税,性子也认真。见遥闲着自然是不肯轻易放过的,磨了好一会儿,两人便一起去寻访民间农事。
霜期就此告终,正是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的好时候,顺着青石板的路一路看下去,嫩绿里头裹着稚气的粉色,含着雨后清新的水汽,好不耐看。翠竹生了笋,春水偶尔腾出几个气泡,岸边的芦蒿只冒了几个小脑袋。遥几次忍不住要探下手去试水,都被真琴及时拉了回来。
真琴就忽然来了兴致:“竹外桃花三两枝……”之后便仿佛忘词了般卖着关子,直到遥等了半天不见下文好奇地看过来,这才微笑着继续:
“春江水暖遥先知。”
“……”遥瞪了真琴一眼,不自觉地走到离水远的一边。
“哈哈哈……”
等他们走到田埂边的时候,一群农人已经忙活了大半天。雨水时节,小麦进入了返青阶段,这时的小麦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大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是最需要肥料,最怕水的时期,有“尺麦怕寸水”之说。因而大家都忙着清沟排水。
见是体察农情的官员来了,领头的农人呼喝一声,大家都聚到田边来喝水休息。真琴掏了银子,差人去集市买回来馒头菜脯,众人谢过,便都在田埂边吃饭闲谈了。
“春种可好?”
“甚好的。那几天雪下得好,如今不愁水少,倒愁多了。”
“今年的税也和去年无差。”
“哎,晓得。”
“若是往后年成有变倒也可以通融的。”真琴说完,农人们便相顾笑了起来。
“怕是要求大人通融喽!今年大家都不往帝都卖菜了。”
“哦?这是为何?”
“噫——!官家都还不知道么!”
人群沸腾起来,遥和真琴对视一眼,都是一头雾水。
“大人哟——”农人首领凑到他们身前,压低声音神秘莫测地说道,“帝都啊……大公公谋反呐!据说已经逼宫成了……这天啊,塌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