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云承风破,玲珑入局(一) ...
-
云承风破,玲珑入局(一)
薛素凝在听过报信之人的禀告后,决定按原先的计划,前往鄯州承风岭。
离开原州城前,薛素凝为段老爷安排好了工匠,直到商队离开,原州城的流民风波都没有平息。
在西域行商的路上,常常会出现地方首领或者各种势力有意控制或者垄断某种商品和商路,鄯州承风岭便是这样一个地方。
鄯州承风岭是漠北鲜卑族——吐谷浑的故地,它近邻青海湟中县,近些年来,逐渐被吐蕃侵占,虽然此地风波不断,却仍是唐、吐谷浑以及吐蕃最大的互市之地。
从陇右地区折返鄯州,花费了商队近两个月的时间,当众人踏上鄯州地界,已是十二月。
虽然已是隆冬季节,但城中却热闹不减,市集上有各色货物出卖,粟特商人叫卖着颜色鲜艳的胡锦,需要两匹马或者六头牛才能买上一匹,波斯人出售着各类宝石,画匠们可以用它们做壁画的颜料,有来自天山脚下的马商,叫卖着一匹匹皮毛发亮的绝品良驹,甚至有那蒙着纱丽的康国胡姬,在一块小小的地毯上胡璇而舞,期望有贵人可以将他们带往繁华的唐朝大城。
来到承风岭后,李临见薛素凝近来一直闷闷不乐,便主动邀她逛夜市。
夜市在一条河的两岸举行,两岸商户林立,热闹非凡,偶尔会有一条条装饰精美的乐船划过河面,有时传来大唐乐曲,有时是龟兹音乐,让人不知不觉就沉醉了其中。
薛素凝请李临吃了一碗馎饦,也就是西域最为普通的面饼汤,李临吃得津津有味,更是放了些花椒舀了满满一勺递到薛素凝嘴边,笑言:“小爷看你那可怜劲儿,就姑且赏你一勺,来,尝尝......”
“呵,谁要吃你的口水。”薛素凝嫌弃地推开勺子,使得汤水洒了出来,李临好不心疼,急忙将剩下的那些塞到了嘴里。
“说真的,小爷吃过不少好东西,从来没有像这东西那么......咦,那是什么?”李临还未将嘴里的面皮嚼烂,鼓着嘴就跑向了远处的一个摊位。
薛素凝无奈地摇摇头,随他走了过去,她途径一个卖鬼面具的商户,觉得有趣,就挑了一张没有脸的白面具,戴在脸上,她蹑手蹑脚地朝李临走去,决定要吓他一跳。
李临正在看一胡姬跳舞,舞姿灵动活泼,充满了异域风情,周围的人不禁纷纷掌声叫好,使得红裙越转越快,手脚上的铃铛更是仿佛要颤下来一般。
李临正看着出神,背后却被人不合时宜地敲了敲,他不耐烦地道:“薛素凝,你别再打扰小爷......”
转头,李临看到一张没有面孔的面具,同时伴随一声脆生生的叱吓,他一动不动站在那里,完全弄不清薛素凝这是在做什么。只见薛素凝缓缓移开白色面具,白皙光洁的脸庞露了出来,一双清澈明丽的双眸满是笑意地盯着他,她吐了吐舌,做了一个分外得意的鬼脸,嬉笑:“吓到你了没?”
她的背后恰逢火树银花的市集,纵然身侧有无数人走过,她却那样轻易地占据了他的所有视线,一刹间,所有声音都消失了,只余下那声:“吓到你了没?”
“喂!喂!你被吓傻了啊?呵呵。”薛素凝说完,乐呵呵地将面具套到李临脸上。
李临瞬时回神,心虚地大叫:“雅兴!”
“嗯,什么?”
“我是说,你别打扰小爷的雅兴!”
“哦哦,你在看什么。”薛素凝挤到前面去,看起了胡姬跳舞。
李临取下面具,看着它不觉笑了一下,走到薛素凝身边,问:“此美女舞得如何?”
薛素凝看了一会儿后才回答:“嗯,尚可。”
李临的眼睛笑成了弯,道:“听你的意思,见过更好的。”
“呵。”薛素凝神秘地朝李临眨了眨眼,说:“最好的我自己没有办法见到。”
李临摇了摇头,说:“小爷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薛素凝笑,转而走上前去,同那女子说了几句胡语,那女主转头审视了一下李临,冲她笑着点了点头。
李临急忙将薛素凝拉回,问她:“你说了什么?”
薛素凝故意卖起了关子,见李临实在着急,才笑说:“我告诉她,站在我身边的那位公子愿意出高价带她到长安城中谋生,问她愿不愿意。她答应了。”
“什么!”李临一脸震惊,目瞪口呆地盯着薛素凝。
薛素凝扑哧笑出了声,道:“哈哈!骗你的,我只是说那位公子夸她舞跳得好,她只是感谢你而已。”薛素凝笑得肚痛,拉着李临离开人群,见他仍是没回过神,便又道:“呵,别想了,就算那姑娘愿意随你回去,你也没钱向她的主人买她,我可不想再养一个闲人。”
李临原本的笑意忽然消失,他皱了皱眉,问:“朝廷是严谨贩卖人口的,为何这里仍会有胡姬买卖?”
薛素凝解释:“第一,承风岭这里并非是唐人说了算,唐人的律法在这里不一定都要遵守;第二,胡姬大多是为了生计自愿被人买卖,对她们来说,可以在繁华的大唐献舞总好过四处漂泊,忍饥挨饿;第三,买卖胡姬是有特定的规矩的,买家需在当地找寻到五位以上的担保人,向官府提供保书,才有资格带走胡姬。”
“原来是这样。”
薛素凝却忽然叹了口气:“要是文牒没丢,我也会带走几位胡姬,长安城永远不会嫌胡姬太多,她们甚至还会酿葡萄美酒。”
“文牒还是没有消息吗?”
“嗯,所以商队行事一定要万分小心,不能惹上任何麻烦”
两人正说着,河中又驶来一条乐船,这条乐船格外的大,乐声更是可以穿得很远。
李临仔细一听,竟是唐舞曲《代面》,不觉驻足欣赏,船上有十数人带着面具一齐起舞,此舞曲极其震撼人心,更令人忍不住遐想兰陵王冲杀入阵的威武英姿。
此船行到李临面前,忽然停了,《代面》也一齐停下,转而走上一娉婷女子,面覆白纱,手抱琵琶,她站定在船头正中,摆出一婀娜姿势,随之拨了一下琴弦,一曲《踏摇娘》自她指间飞出。
众人不觉都看得呆了,李临亦是看得入了魔一般,激动地险些跨到了河里,多亏薛素凝拉着。
薛素凝看着那女子,舞姿娴熟,顾盼生辉,应该是自小就学舞的教坊女。一曲罢,她掀开白纱,露出俊秀端庄的面容,众人一阵唏嘘,只听她娇柔柔地说:“尚有一曲《绿腰》,可请一人到船上观之。”
那女子的美目款款落到每一人身上,目光落到哪一处,哪一处的人就挤破了头往前靠,最终她将目光定格到李临身上,嫣然一笑,说:“公子可愿赏脸?”
呵,教坊女子果然能一眼就看出这些人中谁最贵气逼人。
薛素凝有些幸灾乐祸地想要看李临会如何反应,只见他果然飘飘欲仙,在一众羡慕中,踏上了乐船递来的梯子。
薛素凝哭笑不得,心想着总不能破坏别人好事,正知趣地想要离开,刚一转身,只听“扑通”一声,有人掉到水里了。
不是......李临吧。薛素凝转头一看,险些没背过气,落水的果然是李临,他要么是看到美女腿软,要么就是故意的!
船上美人吓得花容失色,急忙喊人救人。
此时已是寒冬,河面的某些地方甚至结着冰,薛素凝不担心李临会淹死,倒是有些担心他会被河水冻坏,四处寻找了一番,终于找一条厚毛毯。
李临在水里扑腾了几下,终于爬上岸,薛素凝急忙将毛毯披在他身上,他浑身颤抖着,打了个喷嚏。
薛素凝催促着李临立刻回去,他却仍是不舍地望了一眼背后的美人,十分依依不舍。美人一脸愧疚,冲李临喊道:“公子明日可到玲珑阁找我,我为公子摆上一桌宴席,以表心中歉意。”
“好,一定!”李临握拳吼着。
薛素凝怒斥了他一声,他只得乖乖转头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