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我的儿子尚英15 ...
外科实习医师蔡恩锡再次见到李尚英一家人。
因为救护小朋友而被车撞到的父亲在病床上人事不省。
母亲守在病床旁。
小孩子的父母对大儿子千恩万谢。
来采访的记者被小儿子委婉地拒之门外。他们全家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做好事是自己选择的,不用张扬,不用宣传。这种坦然承担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父母亲的教导。
小女儿来的晚些,带了粥饭、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她穿了一身雪白的裙子,布料很朴素,显得清纯温婉。
上一次分崩离析的家庭,因着这一件事又凑到了一起。
蔡恩锡在病床旁记录了患者李三才腹部引流管引流出的液体量、尿管引流出的尿量、敷料有无渗出等情况。由于撞击导致了内脏受损和骨折,骨科和普通外科的大夫们一起上台,手术进行了七个小时,才保得患者一命。
自从进入医院,蔡恩锡无时无刻不在体会着命运的无常,生命的坚韧以及人性的复杂。对待家人冷酷,对待外人却如此善良的李三才只是他经历的又一个发人深省的病例。听麻醉师说,昏迷的他不停地呼唤家人的名字。可见还是恋家爱家的人。闹到上次那种情况,一个外人,不好说原因为何,但人有失足,只要记得回归正途,总还是有救的。
“要把心磨练的理智一点!”他想起老师们的教诲,板起脸跟李尚英交代病情,并解释了一些化验检查的结果。
李家四口人一起行礼,道:“麻烦您了,蔡大夫!”
蔡恩锡慌了手脚:“呀,不用,不用这样。你们先照顾病人。”言毕,他拔腿就走,像后面有什么在追着他一样。
随手关上房门,蔡恩锡心中踟蹰:“难得遇到这么好的病人家属,板着脸不太好吧?”他决定有时间再去问一问老师。碰到这种情况,还要板起脸不近人情吗?最近,脸部运动少了,总觉得自己像得了面瘫一样,笑不大起来,最多只是嘴角抽搐。哎呀,女孩子肯定不喜欢这样的男生。
唉——无限纠结的蔡医生带着一脑门问号去找老师了。
病房里,善英把带来的粥倒进碗里,端给妈妈:“妈,你喝点吧。”
李贤淑用湿棉棒帮丈夫湿润嘴唇:“你们先吃吧,我不饿,都跑了一天了。”
尚英道:“好歹先吃点。善英,尚宇,你们照常去学校上课。这里留我跟妈妈就好了。”
善英和尚宇应了。
到了晚上,善英和尚宇熬不住,回家睡觉去了。尚英劝妈妈也回家,这里由他照管就好了。但李贤淑执意留下来。尚英只好租了医院的简易床让她休息,他自己找了些纸板铺在地上将就着睡一宿。
李贤淑睡不着,想起那个孩子来:“尚英,你有没有告诉孩子的家长,让他们也去检查检查。”
尚英:“说了。他们说那一天就去医院查过了,医生们说没查出问题。”
贤淑:“嗯。”
他们从一天的紧张焦虑忙碌中缓过神来,涌上心头的是对丈夫和父亲的不舍及愧疚。如果李三才在家住着,是不是就没有这件事了?
李贤淑幽幽道:“你爸爸还是这么个热心肠。当初我喜欢上他,就是看中他心性善良。虽然有时候容易相信别人,但自己个儿从来没有什么坏心思。”
李尚英:“嗯。”
李贤淑:“尚英,我知道,你怨恨你爸爸。这些年,我有的时候也觉得,他不是个东西。疯了似的想赚钱,但每次都被人骗。屡教不改。我也怨过,也恨过。”
李尚英想起躲债时的日子:“你每次半夜出门,我都跟在你后面。”
李贤淑轻声笑道:“傻孩子,你怕妈妈做傻事吗?”
李尚英:“你有段时间,总去后山的悬崖上。我不敢掉以轻心。”
李贤淑:“怪不得,每次去山上,总感觉有人跟着我。”
二人俱是一阵静默。
扪心自问,被无能的丈夫拖累着,没日没夜的干活赚钱还债,李贤淑确实考虑过就这么算了,跳下去就能一了百了了。但是,在悬崖边被风吹着,哭够了,就会想起懂事聪慧的孩子们。她放不下自己的儿女。每次都咬着牙劝自己:再熬几年,熬到尚英成人就好了。那些在悬崖上的时光,被她当做秘密,从不敢宣之于口。
殊不知已经被大儿子发现了。
去悬崖的路不好走。尚年幼的大儿子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关注着母亲的举动,半夜跟着母亲出门,默默地跟在她后面。
李贤淑很庆幸自己没有真的把想法付诸行动。否则,让儿子亲眼目睹母亲的死亡,让他记恨自己的父亲,这样的事情太残酷了。
今天赶到医院的时候,几个孩子担心之余,还有一个顾虑:爸爸为什么会受伤?是跟人打架了?
这样的念头,在从丈夫的工友那里了解病情后,被扭转了。尚宇和善英对自己曾抱有那样的想法表示很羞愧。
其实也不怪孩子们对父亲的恶意揣测。实在是经历了太多,早就受够了父亲的无理取闹,懦弱无能。上一次,李三才被老同学骗去赌博,输了就跟赌场的人打架,结果被打了一顿扔回来了。还有那一回,兴冲冲跑去看所谓的“工厂”,却只见到一片坟地,跟守墓人闹了一场,最终还是不得不悻悻地回家了。
但是,尚英的态度最让她揪心。父亲出事的消息,并没有让他慌了手脚,临出门前还记得关心她有没有吃药。得知父亲的义举后,并没有为之骄傲。等了半天终于等到做完手术的医生。在得知父亲转危为安后,尚宇和善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尚英却在一旁平静地站着,还给善英和她递了纸巾用来擦泪。
尚英心底里对父亲的感情应该十分复杂吧!他积蓄在心底的心结始终没有彻底打开。
这样的感情,或许来自于妈妈的态度。起初妈妈跟爸爸争吵,大儿子会安慰妈妈,后来渐渐像个男子汉一样站在妈妈这边保护她。保护久了,正面冲突、两两对峙的变成了父亲和儿子。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也讨厌。就这么慢慢沉淀的。最终,大儿子的态度从埋怨转为怨恨。这不是她乐于看到的。
这个结,由她结下,也应该从她这里帮忙解开。
李尚英迷迷糊糊间听到妈妈说——
“尚英啊,我们好好照顾爸爸。等他醒了,如果还是那副臭德性,妈妈不会心软的。”
他应了一声“嗯”。
跟李三才从昏迷中醒来,一同抵达的好消息是:《蝴蝶夫人》在电视台剧本评阅委员会得到了多数好评,最终得分名列第三。
根据金英美打听到的消息:名列第一的作品是韩国浪漫喜剧曾经的领军人物闵光智的最新力作——《谁的水晶鞋》。闵光智以轻喜剧《爱情的滋味》一炮而红,最高收视率达到39.8%。他写了两三部大热剧后,转型进行电影剧本的创作。但接连两个电影失利,再加上老东家SBC电视台的盛情邀请,他重新投入了电视剧的创作。这部《谁的水晶鞋》,就是他的问路石。借着闵光智的名气,电视剧邀请到的都是如今圈子里的当红小生和国民女神。
《谁的水晶鞋》讲述的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女主角童年被拐卖离家。养父母虽然贫穷却待她很好。亲生父母做生意赚了大钱,让女主角的姐姐像公主一样长大。长大后的女主角进入亲生父母开办的公司工作,期间遇到男主角。两人相恋。身为豪门公子的男主角被家族安排与姐姐结婚。女主角的亲生父母和姐姐对女主角各种无情的羞辱。男主角深爱着女主角,即使放弃家庭继承权也要跟女主角结婚。
虽然结局还未定,但肯定是男女主角在一起的大团圆。
前世,这部剧上映后收视率不上不下,没有掀起任何波澜,闵光智也再次沉寂下去,没有再出现在公众视线里。有人说他去了国外进修,还有人说他依旧在韩国,在某所大学教授韩国近现代史。对于喜欢过他作品的人们来说,知道他过得好就安心了。但,无情的现实打破了人们的幻想。
20**年的某一年冬天,韩国京畿道安洋市警方收到一桩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一闵姓男子已经饿死在狭小的月租房中。他留给邻居的纸条上写着:“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帮助。虽然这么说很不好意思,但我已经几天没有进食,如果有剩饭剩菜请给我一点。”经过调查,发现这位深居简出的邋遢男子,就是闵光智。此消息一出,震惊韩国娱乐圈。
据房东说,闵光智生前最后一年,生活异常窘迫,已经拖欠七个月的房租没有结算。周围一些小店铺的店主看他可怜,还曾经赊东西给他。他所有的钱都陆陆续续投入到一部电影剧本的拍摄中。但与他签约的电影制作公司老板携款潜逃,令其大受打击。他跟家人的关系亦不亲近,几次搬家后家人也失去了他的踪迹。得知儿子过世的闵家父母十分悲痛。
他的母亲是大学教授,在几年后出版了一部关于儿子的回忆录,从母亲的角度揭露了儿子悲剧一生的源头——闵光智是同性恋。
他在高中就向父母出柜,但家人都不接受,随之而来的就是家庭关系逐渐恶化。闵光智在高中时多次离家出走。成年后几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临终前几年的那一次恋爱更让他心力憔悴。他的爱人就是那位电影制作公司的老板。爱情事业的双重打击令他罹患严重的抑郁症,最终选择离群索居,隐姓埋名到小地方生活,在穷困潦倒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这个圈子就是这样,红的时候多的是锦上添花的人。不红的时候,就会逐渐被遗忘,一般很少有来烧冷灶的人。
但,闵光智留下了一部电影的剧本。韩国一些有心的电影人几经波折将其搬上荧屏,并成功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电影筹备和拍摄期间,都得到了闵光智家人的大力支持。为了能让资金链顺利流转,他的父亲卖了一套房子。其它家人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许多场景,比如失聪少年的家,就是现实生活中闵光智哥哥的家。
那部片子,叫做《入耳轻声》。
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失聪少年和失声少年之间的暧昧情愫,青涩却诱人。整部电影基本都是手语交流。故事结束前,心因性失声的少年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失聪少年却依旧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撞破他们感情的双方父母强行将二人分开。他们只好告别彼此,从此开始不一样的人生。
故事始终处在一种淡淡的、明亮柔和的气氛中。没有什么撕心裂肺的场景。就连父母撞破儿子们接吻的情节,都没有给予正面的、冲突激烈的描写。两个年轻演员此前也都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的表演训练。扮演双方父母、兄弟姐妹、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同学的却都是表演经验丰富的舞台剧或者电影演员。
在演技娴熟的众多演员中,稍显生疏的两个小演员反而更多了一些符合角色的性格和小举动。他们在树林里奔跑接吻的场景也倍受影评人推崇,甚至被一些报刊杂志电视节目选为年度最佳接吻镜头。
在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收拾了行李离开特殊教育学校的男孩轻轻关上宿舍房门。镜头扫过他的床头,被留在桌子上的有几张他的童年照片。镜头在某一张上停顿了。
那一张照片里,五岁的闵光智做了一个鬼脸。这些照片来自闵光智父母的私人收藏。他们最终理解了自己的孩子。但,已经太晚了。
当年的影评人对于这部影片能得到提名,很有些意见。人们质疑评委们的选择是否因为电影中含有“亚洲”“同性恋”“少年”等小众元素而有了些倾向性。影片上映后,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小。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部影片。
李尚英也是其中一员。出于对编剧的好奇,找了些资料看。这才知道了闵光智的人生历程。闵光智母亲在书中这样写道:“光儿跟我,以母子的身份相处,这一生,应该是不幸吧?我不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所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这部电影在韩国也引起广泛的热议。最终促使韩国政府几名议员发起“闵光智提案”——即“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虽然在投票阶段被以绝对劣势否决,但由这个星星之火开始燃烧了整个亚洲。日本、中国、印尼、泰国等国家电视台也对此提案和电影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导。
后世更有人将闵光智视为亚洲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重要贡献者。
前世的李尚英在与经纪公司签约之后曾进行过为期近三个月的表演加强培训。老师为他选了十几部片子让他仔细揣摩,其中就有这部《入耳轻声》。李尚英在心里模拟过这部剧里几乎所有角色,还设想过如果让他来演会是什么感觉,会有什么味道。
想到最后,留下的是对编剧深深的佩服。有时候,演员的对剧本的演绎,不见得多么精准。毕竟每个人心中对角色的设想并不完全相同。但,优秀的剧本,会让演员们体悟到编剧苦心孤诣的氛围,并逐渐深入其中,最终奉献给观众一个经典之作。
来到这个世界上,李尚英为了让自己枯燥的生活有些意思,曾排布过一个类似于“心愿清单”的列表,其中,闵光智绝对是“想见的人”排名中位列前三甲的人物。
既然都是在同一家电视台工作,那么,总会有机会见面的,吧?
编剧饿死的事情,确有实例。当时看了那篇报道很震撼。
闵光智妈妈的信,来自我很喜欢的一位文学家的妻子的文章。
好久没见。对不起,又是隔了一段时间才更新。
并不是故意不发。一直有在写。但几乎每天都自愿加班到十来点,还要早起,时间总感觉不够用。
请大家不要吝啬地多多给以我鼓励吧!
让我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谢谢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我的儿子尚英15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