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Chapter 1 ...
-
上午,颜旭请了半天假,在火车站送走了小刀,那句话似乎仍在撞击着颜旭的耳膜。
“可是旭,也请你,考虑考虑我,好吗?”
她想起昨晚。
“旭,你是一只鹰。”
小刀点了根烟,闷头抽了起来。
颜旭看着小刀凝视夜空略有失神的侧脸,忽然发现,这个比她小的男孩,已经长成一个男人。稚气褪尽后,一股掩不住的沧桑,从他的紧抿的嘴角悄悄流露。
“我不喜欢抓小鸡。”
颜旭很明白自己讲了个不好笑的笑话。
总是这样,小刀才是他们几个人里真正会调节气氛的那一个,搞笑作怪样样行。而她,向来只有被取悦的份。
可是小刀很捧场地笑了一下。
“我一直知道,你只有在飞累的时候,才会停下来歇一歇脚。所以我等在地面,等你下一次飞累的时候回来,顺便看看我。”
颜旭忽然觉得有一点窒息,小刀的心意呼之欲出。
“可是旭,也请你,考虑考虑我,好吗?”
她愣怔了一会儿,五官却出奇清明。
远处的高层顶上,看得见某酒店的大型霓虹灯。河堤上夜风轻拂,脚下喝过的易拉罐滚作一堆撞击着。空气里飘来小刀淡淡的烟草味。
这里是上海,是那个繁华又荒凉的城市。为了一些梦想,她混在这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日日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和小刀、点点一起疯狂的日子,似乎是前世的事。
高中是个半生不熟的年纪。就在那个时候,颜旭认识了点点和小刀。点点是个很开朗的女孩,人单纯却不幼稚。小刀其实本性比较忧郁,却总摆出副嬉皮笑脸的样子。他老是说第一次和颜旭讲话的时候就被她谋害了,被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给谋害了,从此自甘堕落当她的弟弟,为她做牛做马。其实,真正被毒害的那一个,也许是她。至少,小刀挖掘出她淡漠面具后的另一面——一个充满攻击性的颜旭。大概因为性格中某些元素需要互补,他们三个很自然就混在一起。
那时候聊天聊到大学,难免有些憧憬。小刀和点点的功课有点勉强,尤其小刀,严重偏科,除了语文历史以外的科目几乎样样不感兴趣。点点是个乐天派,很努力,想考好一点的大学。颜旭的功课很好,唯一的烦恼就是上哪一所。她说了一句:“我要去上海读大学。”点点叫着也要考近一点的大学。小刀当时就沉默了。
小刀不喜欢上海,他嫌上海的市侩气太重。他热衷于古典文学,曾有个外号——“出土文物”。他说上海是个很荒凉的城市。
然而填志愿的时候,颜旭还是选择了上海的大学。她想留在上海。她对这个城市的冷漠和市侩有种近乎变态的欣赏,她愿意轧进这一大票的人里为生活奔忙。更重要的一点是,上海是她起跳的踏板。
小刀和她,是不一样的人。
答案从一开始就很明显。
她坦然迎上小刀的眼睛,摇了摇头。
小刀似乎早料到她的反应,扯了扯嘴角,又转向了夜空。
小刀无奈地走了。
颜旭是个很敏锐的人,怎么可能对小刀的心事一无所知呢?装聋作哑这么多年,无非是不想失去一个珍贵的朋友。对,朋友。颜旭本来是个死忠的金庸迷,受小刀的毒害,又爱上了古龙。古龙那一套朋友的理论,对颜旭产生了作用。朋友,的确是很难找的。她恰巧很幸运的拥有那么几个。所以她死守着不愿失去。
“有些事,说出来了,反而不美。”
她不知道从哪里读来这句话,可用它来形容她的感情生活,又再恰当不过。从初识情滋味的年纪到现在,不是她追逐别人的背影,便是别人追逐她的背影,离“两情相悦”老是差了那么一点。当然,和他的那一段除外。
他。
甩一甩头,她命令自己不去想。也许是伤得太深太重,记忆像一个筛子,渐渐把那一段的细节给筛去了。最初,想起他,五脏六腑像被一只巨手揪住不断揉搓。到后来,痛感不那么强烈了,渐渐麻痹,渐渐转成一种潜藏的隐痛,带着几分怅然。她清楚,她还未痊愈。不过,就像王菲的一首歌,“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她知道自己终会痊愈。
比如说现在,感情在她的生活中不占第一位的。她还有许多事要做。
工商管理毕业的她,毕业后竟找了家杂志社工作,做了个编辑,薪水并不低。偶尔,她也写些东西。当然,她写的,无关国计民生,只是些风花雪月的玩意儿。这样下来,收入倒也可观。编辑这份工作,轻松倒是满轻松的,不过,她一直觉得不适合她。当初选这份工作,只是希望在真正去打拼前,先缓口气。她修的一些语言类的课程比较吃紧,也的确需要一份比较空闲的工作来支撑。
当务之急,不是跳槽,而是找到新房子。
刚毕业时,急着落脚,就在原来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离杂志社很远。她是个要求高的人,所以不是租了一间,而是一套。
点点来看她,在她的公寓东瞧西看了一会儿,严肃地说:“租金不少吧?我决定了,我要住两个礼拜再走,不然就太对不起你的钱了。”
租金当然不便宜。颜旭每月收入,除了留一部分做零散投资之外,几乎都拿来供这套房子了。幸亏只有一年租约。当初看房子时,那房东太太一脸施舍的表情:“侬格只价钿,全上海是寻勿出第二个来的!”一双眼睛几乎抬到头顶。等到签合同,她又说:“只借一年半啊!”(上海人管“租”叫“借”)这一“啊”字令颜旭回味很久,算是她生活中的调剂吧。
算一算,一年半的租约也快到期了。颜旭在杂志社附近一带看过的房子,价钱虽不贵,却大多老旧。唯一一间差强人意的,隔天去,中介就说已被租走。接待她的那位小姐,略带嘲弄地说:“先下手为强。”
虎落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