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论三战的必然性 ...

  •   三战,指第三次世界大战。
      咳咳,这是我大一时思考的问题。我已经忘记当时为什么会灵光一闪想到这个问题,但我深刻记得的是,毛邓三之类的课,有一个知识点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当然,答题的时候,必须写标准答案的。但在校园的小花坛一圈圈绕着遛弯的时候,我在纳闷第三次世界大战到底会不会发生。当然,我当时的解题思路是倾向于会发生的。那时还是很善良的和平主义者,用当时那少得可怜的知识和逻辑推论出会发生,或者也是本科时觉得不如去做尼姑吧的思维的起因之一。现在忘了那时怎么推论的了,不过以当时的见识和思维,应该比较空并且漏洞很多吧。
      到现在再推论,是必然会发生。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解决前几章的一些意见。很显然,前几章我找了一些事实,推断了一些事实。这些事实,很显然算不上利于现任执政党的。但,我第一篇的有话说里就说了,这个政权基本上二三百年没什么问题,好点维持千年也没什么问题。哪个政权,手上都得沾点无辜者的血(我说的无辜者是指政治斗争之外的)。以我的评价,□□作为执政党是很合格的。问题是最初的指导思想太把阶级斗争当回事了。
      举例来说,我曾经听爷爷讲过,当初差点把我家划成中农,原因是,我家有间土房。然后我爷爷去找支书,不知怎么说的就是贫农了。按理说,我家当初似乎真的算中农,因为贫农的条件,是没房子。住砖房的是地主。我不清楚在中国的其他地区是怎样的,但东北似乎因为相对来说人少地多新开发的关系,当初的阶级划分,不是那么靠谱。因为,当初老家的地主似乎真是靠勤快做活起家的,剥削人似乎也没那么狠。几年前,听我大姑父讲遇到的当年划成地主的受了不少罪的人说:当年贫农的儿子,现在还是穷,国家给打了井,还是不浇地不管田,成天耍钱。当初地主的儿子,经历了很多不好之后等稳定下来好好过日子生活又起来了。
      忍不住接着八点我知道的老家的事情。在我妈小的时候,我想至少十几岁以前,哪家女人天天做干饭吃,会被嘲笑不会过日子。没错喽,那时除了农忙之外农村的主食是稀饭。但到我出生之后大家都吃干饭了,90年代的时候已经可以嘲讽其他某些地区的农村吃不起干饭了。因为气候的关系,大概在90年代及90年代之前,老家比较普遍的主食是高粱米,大米饭是过年过节才可以吃上的。那时候,农民种的作物比较杂,主要的食物高粱和玉米是必种的,然后大豆种的也多,麦子也会种,花生,地瓜。是比较常见的作物。我知道有种白高粱比红高粱做米饭好吃。后来慢慢的高粱和大豆没什么人种了,现在最普遍的是种玉米和花生,偶尔见有种麦子的。现在,一般都是卖掉粮然后买大米白面吃。然后某次做火车,对面的女孩是关里人,说起高粱,我很兴奋的说高粱米挺好吃的,她说,我们那里喂猪的,然后她不好意思又补一句还有酿酒。真可爱,我其实一点都不忌讳。以及还真没见过东北人有用高粱喂猪,一般都用玉米。
      嘛,基本上从时间线上来看,是随着农村的放开,搞活,引入私有制,农村的经济有了活力和发展。然后才越来越好。当然,离不开农业科学对高产作物的探索。
      但归根结底,我们知道纯粹的私有制会导致王朝覆灭,而纯粹的公有制也不能保证每个人的生活向好。也许有那么一个公私结合的平衡,可我现在看不到。
      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纯粹的公有制基础上的。共产主义要求人们有极高的觉悟。但,很显然,以我对人类的观察,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见得会有。或者说,某种意义上,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为了社会不被短时间颠覆,中国必须保证不会全面私有化,为了经济发展及进步在国际社会上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也必然不能倒退回全面公有制的时代。

      再扯回来。三战必然会发生,其根本在于纯粹的公有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战既然是世界大战,就不是小范围的,波及范围应该和一战二战差不多。但性质,会是什么样的很难说。不好的,三战四战五六七八战和一战二战一样,只是一种割据势力为了争夺利益发泄压力的战争。但最终会是一个像秦始皇统一六国一样的大一统的战争。
      似乎是共产党宣言吧,有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确实看到了世界。世界确实是一个大市场。但,基本可以说,共产主义运动到现在算失败了。不提共产主义是否成立的问题。另一个要点是生产力还没发展到世界大分工的程度。
      别看英国如何日不落过,但最后它能守住的面积也只有自己那个小岛。因为,殖民地的形式并不能形成稳定的社会分工。中国虽然没在全球各种抢殖民地时分一杯羹,但我想,看历史地图,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地图范围,是慢慢扩大的,地盘相对来说吃的比较稳定。虽然战乱不是什么好事,但确实似乎乱一次地盘大一点。嘛,在我看来,所谓日不落帝国和蒙元有相似之处,抢的够远,但是根本管不住。
      所以,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看,美国的全球势力,说是纸老虎是大话,但也不需要过分担忧。到底它只是区域大国,在其他国家没有战乱或者特别损伤国力的事情时,他没有特别强力的资本维持全球势力。它现在比之前有所衰落,至少俄罗斯吃了克里米亚没有办法。本质是,其他国家开始恢复元气,他也该回到区域大国的位置。
      但,以中国地图扩张的经验来看,随着生产力发展,总是寻求更大的内循环市场。大一统本质是一个东西南北可以互通有无的内循环市场。以首都和交通便利之地为核心的大市场。并且,是互补型的市场。举例来说,南丝北棉。夏天穿丝,冬天穿棉。北方人为了夏天凉爽买南方的丝织品,南方为了冬天暖和买北方的棉花。还有诸如瓷器玉器铁矿等各种可以批量生产的用品等。这样的大市场,必须是在统一的政权,统一的标准下运转的更加稳妥些。所以欧洲有了欧元,所以印度种姓制度再坑爹教派再复杂这个国家自从被英国人整合就没散。因为当达到一定生产力条件下,有这个市场需求,有了通用的语言和货币,国家就不太容易散了。
      当这个市场有扩张需求然后很难满足,关键的不可避免的战争就来临了。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合并政权。将一个个互相之间有矛盾摩擦的小政权合并成大政权,形成稳定的大社会分工大市场。
      总有一天,技术发展,会让世界变成一个大分工大市场,然后,形成适合这个市场的政权必然是血腥的过程。因为,没办法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进化到公有制。而苏联的解体,也意味着,公有制的联合体,也有各种各样的私心。
      我不希望现在的政权被颠覆。因为一个经常被颠覆的政权,不能保证在那一天来临时能够延续我们的文明。
      顺便说,偶尔看到的新闻里,对中国在周边国家的经济投资点个赞。
      我是不太懂内部矛盾和经济的。但是新闻里看到连续几届画地图的水平还是不错的,虽然结果有成有败。如果市场扩大,传统的儒家势力范围其实还是相对好拿下的。如果没有美国搅和,说不定比欧盟一体化进度都快。嘛,不过前提是中国内部稳定发展有实力。中国自身先崩溃了,那这些东西比委员长的地图爱国也强不了多少了。
      还有,看到俄罗斯怎么吃克里米亚,实在觉得,如果有合适机会,中国吃那么一两个真不是坏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论三战的必然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