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009 ...
-
关于宋杰,叶鹂之前从经济版头条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宋杰在人生事业遭受重大打击,公司处境如隆冬三月的时候,依然没有轻言放弃,他以独到的眼光预测到,新衣料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益处,人们会慢慢接纳它。
于是在亲友的反对声中,在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他买下了郭浣的公司,替郭浣偿还了她的个人债务,并支付了医药费。为此,宋杰不但支出了他全部的积蓄,更欠了银行一笔数目不小的贷款。
故事的前半段,宋杰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身处困境毫不退缩的坚韧青年,故事的后半段,则华丽丽的转变成为才华横溢、眼光独到的商界精英。
宋杰带着新衣料的样品走了几个城市,在各个经销商之间频频碰壁之后,终于找到了希望,和B市一家企业签订代销合同,让利不少给了签约公司。墙里开花墙外香,新衣料在B市大受欢迎,也逐渐在别的城市流行起来,再加之媒体炒作,宋杰和他的新产品一时间成为了不小的话题。
当然,宋杰也出了不少“赞助费”给媒体,使得媒体不断关注这位商界新贵,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发出各种报道,字里行间不乏对宋杰的溢美之词。
而抛开媒体炒作的光环,叶鹂还拜托袁羽雯查到了不少光环背后不为人知的阴影。比如,宋杰在经历一番困苦之后,实际上名利双收;再比如,因为郭浣的关系,宋杰同丁雪芹是熟识;更甚至,早在在新衣料饱受质疑的时候,B市的那位同宋杰合作的经销商就曾来本市旅游,并且在景点同观光客宋杰偶遇。
根据方晴提供的信息,结合新衣料事件中得利的是互相熟识的宋杰和丁雪芹二人的事实,叶鹂推测事情可能没有表面上看来那么简单。她又带着叮咚跑了好几天,出了一份新的报告交给了宗政彦。
“郭浣在金海家居公司的仓库纵火是有原因的,因为她发现自己被相交多年的老友和一向信任的助手给合谋欺骗了。她自己悲惨得一无所有,而她的老友低价收购了她对金海家居的股权,成为了金海的控股人;助手则收购了她的制衣公司,还给自己塑造了个情深意重的商界精英的形象,遇到这种事情,真是能把死人给气活了,把活人给气疯了。”
宗政彦一边听叶鹂讲述她推测出来的悲情故事,一边沏了杯绿茶递给叶鹂:“再说得详细点儿,空口无凭,你都调查到了什么证据?”
“我自然是拿到了关键证据才写了这份报告的,不过你要先听我讲事情的大致过程,再看证据。”叶鹂灌了一口茶水,被刚沏好的茶水烫到了舌头,匆忙皱眉咽下去,“这件事情被我一个外人看见,都要气死了,更何况是亲身经历的当事人呢,实在是太看不下去了!”叶鹂气得直跳脚。
“我们警察需要的可不是一颗到处泛滥的同情心,这件事情你不管怎样看不下去,都要有真实可靠的证据,通过正当的司法程序才能惩治坏人。”
“这个我当然知道。”叶鹂鼓起两腮看向宗政彦,“再次声明,我是一个严谨务实的警察而不是天马行空的小说家,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证据佐证的!”
宗政彦笑了笑,抬手示意叶鹂继续讲下去。
“郭浣其实是个有眼光而且很有头脑的女企业家,新衣料的研发也非常有商业前景。我调查到,与宋杰合作的B市经销商张淇明是新衣料起死回生、打开市场的关键人物,他早年和丁雪芹熟识,二人曾经合作过一段时间,早在郭浣破产的一个多月前,张淇明就在丁雪芹的牵线下同宋杰在本市的历史博物馆见过一面,二人洽谈合作事项,并口头约定要在宋杰正式接手郭浣的公司后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
叶鹂打开通讯器,将一份影像资料发送给宗政彦:“这是我和张淇明谈话的全部相关资料,在段视频里,张淇明本人页证实了丁雪芹和宋杰合谋设计取得郭浣财产的事情。”
“既然张淇明也参与其中,同样从他和宋杰的合同中获得好处,那他为什么要把宋杰和丁雪芹暗中做过的事情供出来?”
“张淇明见宋杰名利双收,新衣料在市场上很有潜力,贪念作祟,想要宋杰在后期合同上继续让利给他。可新衣料已经打开了局面,不再需要张淇明公司的代销了,商人重利,两人在利益上达不成一致,就谈不拢闹翻了。而且宋杰大概没有想到咱们会追查到张淇明,也就没有给张淇明进一步的利益上的安抚。没有宋杰许诺的利益,我一问,张淇明就把他知道的情况全部告诉我了。而且据张淇明讲,新衣料刚上市时有害健康的传闻,很有可能是丁宋二人暗中捣鬼,当然这只是他的推测,事情的真实性,还要拜托袁羽雯去查证核实。”
“嗯,有了新的证据,郭浣纵火的案子就有必要好好重新调查一下了。”
“不仅仅是郭浣纵火的事,丁雪芹在家居用品展销会上持刀伤人的事情也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叶鹂调出通讯器中存储的影像,解释道:“这是搜集到的两张照片,左侧的人是郭浣,右侧的是展销会上被丁雪芹砍伤的李燕。”
叶鹂轻触通讯器,画面切换成另一张郭浣、李燕二人的侧面影像,“李燕同丁雪芹素不相识,没有任何交集,但她同郭浣的身材和嗓音相仿,而且从侧面看,面部和郭浣有五分相似。丁雪芹一直坚持自己患有轻微的精神疾病,所以这件事可能是丁雪芹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把李燕认作了郭浣,出于或者是仇恨、或者是心虚想要掩饰罪行的心理,持刀砍伤了李燕。”
“可丁雪芹的精神鉴定结果是正常。”宗政彦听完叶鹂的分析,开始抛出问题。
“我猜这大概是一种心理暗示。丁雪芹一直确信自己有精神疾病,便一直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时间长了,本人也就把这件事当成是真的了,遇事时在潜意识里模仿精神病患者的行为模式,做出与精神病人相应的反应,自欺欺人,也给自己的各种无理行为找到了一个无需承担责任的好借口。”叶鹂对这种自欺欺人无病乱呻吟的行为很是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