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5
      
      驿站 李同灵前
      嘲笑归嘲笑,但对于——每当包大哥觉得什么地方不对的时候,一定是最接近破案的时候——这句话的魔力,无论是公孙策还是展昭都不敢忽视。
      蝶梦一被捕,此间人气又淡了几分,李同的尸身在白帐之下更显阴森,在公孙策看来甚至有些许的狰狞,他皱了皱眉,手上正拿着那日包拯发现的绣花针。
      “公孙大哥,你看出了什么?”展昭凑近端详,针尖处一点微黄的锈蚀引起了展少侠的兴趣,“这根针?”
      
      “刘伯”,包拯就站在轩窗前,那一张脸上是肃然的宁静。
      他的眼正看着窗外——
      窗外一株粉桃,几丛花草,似新浇过,地上留着一滩蜿蜒积水。
      此次命案,包拯似乎不需要磨合就进入了角色。
      只是会不会也太快了一点吧?
      公孙策也在看,他并非看向窗外,他在看包拯,眼中光芒微微一跳,转瞬,静若秋空一洗。
      只不过在熟悉公孙策的人的眼里,比如包拯或展昭看来,自然能明白这秋空并非艳阳高照,而是暴风雨前的片刻宁静。
      
      “这浇花草的水是取自何处?”包拯指着窗外问。
      “驿站内有口水井,平日下人们都是自那打的水。”
      井就驿站的门口——
      一围青砖隔出深井幽幽,井口并不太大。
      包拯探头入井口,井中光线一暗,水面映出一张乌云钩月的脸。
      闷闷的声音自井中传来,“刘伯,这井多久掏一次?”
      刘伯犯难,“这,包公子,可要问驿站的何掌柜了。”
      
      何掌柜正坐在柜台后面,驿站出了人命,他看上去也是乌云盖顶,晦气满面,三句话中倒有两句在叹气。
      不过,当何掌柜的目光落在跟在包拯后面踏进门的公孙策身上时,阴霾顿消,眼中光芒仿佛第二春的桃花朵朵。
      井是半年前掏的,何掌柜信誓旦旦的保证井水绝对干净,李同大人绝对不是因为喝井水喝坏肚子撞到刀上而死的。
      “那近期有人下过井么?”
      “哎,公孙公子,井下黑呼呼的,又湿又滑,谁没事跑那玩去?这水啊很干净的,公孙公子你就放心吧,绝对,绝对没有问题的——”
      包拯打断他,“打水用的是——桶吧?”
      
      驿站门口,半旧的灯笼在风中摇摆。
      一溜木桶摆在石阶前,包拯挨个看过去。
      “包公子,这桶会有问题么?”刘伯越看越糊涂。
      “没问题吧,没问题吧,这怎么可能有问题——”,老板拖着肥胖的身体跟在公孙策后面,一边擦汗一边念叨。
      “公孙大哥,包大哥这样是不是算恢复记忆了?”展昭索性抱着剑坐在石阶上,
      公孙策袖着手道,“这不好说,也许,你包大哥摔出经验了,失忆这种东西也可以是间歇性的吧。”
      “哈,你这是在夸包大哥么?不过似乎夸得又有点不大心甘情愿啊”,展昭脸上浮现一个笑容,公孙大哥好像有点生气哦。
      公孙策冷哼道,“甘愿,怎么不甘愿,我公孙策心甘情愿,对这天下第一聪明人,我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轻咳一声,展昭聪明的转移话题,“那,包大哥现在找什么?”
      “青苔”,公孙策手虚指,“包拯在看井口的青苔和桶沿的青苔。”
      
      “公孙大哥,你果然是比较聪明,也看出来了?”包拯回头,一笑,目中光华隐隐。
      公孙策白他一眼,却不接话。
      展昭却扯扯他的袖子:“公孙大哥,说吧,说吧,怎么回事?”
      公孙策解释道,“井口有重物摩擦过的痕迹,而这痕迹并非由打水的木桶留下。从苔痕来看,似乎只有人往下到过井里,却没有上来的痕迹,何老板,此井通往何处?”
      “这庐州城么,地下的水路都是通的,据当年打井的师傅说啊,这井和闻莺巷的井是相通的。”
      
      “公孙,你还记得庞统找到的那条手帕上的题诗么?”包拯放下手中的木桶,似想起了什么。
      “帘外桃花帘内人,竹帘半卷落残红。这诗似是写一位幽居独处的女子,叹春逝花落,传相思意尚可,做为定情诗,有点勉强。”
      “也许,这并不是诗——我总觉得——这句似乎在哪听过”,包拯微皱了眉,目光微抬,落在灯笼上。
      “不是诗,那是——”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公孙策眼中一亮,“灯,灯谜,后半句是灯上的字谜,‘竹帘半卷落残红’,‘帘’的一半和‘红’的一半是个‘空’字。但这没头没脑的是什么意思,何物为空?”
      “不知道”,包拯坐在石阶上,斜阳无语照着他额上月牙。
      良久,方抬头吩咐道:“展昭,你帮我一个忙。”
      在展昭耳边低语几句,展昭听罢,脸上露出个诡秘的笑容,自领令去了。
      “公孙”,包拯站起,拍拍身上的灰,转向公孙策,道,“这里就交给你了,你帮我再细验李同的尸身,特别注意他的伤口有没被水浸过的痕迹。”
      公孙策没好气的道声知道了,末了又吩咐一句自己小心。
      包拯微一点头,径自向西而去。
      
      “公孙公子,包公子这匆匆忙忙的是去哪啊?”何掌柜疑惑。
      “闻莺巷”,公孙策很有礼貌的笑了一下,扯回被何掌柜抓在手里的袖子。
      “公孙公子”,何掌柜挨近一点,“那种地方鱼蛇混杂,如果凶手就藏在那,包公子不是有危险么?”
      公孙策不动声色的退开一步,“放心吧,怕的就是凶手不出手。”
      闻莺巷,香软灯红,是庐州城最大的烟花之地。
      
      ***
      行至人迹稀少处,将手中把玩的翠微收入袖中,庞统问:“叶三,有何消息?”
      叶三低声禀道:“当日午后有人见过李同与位约摸三十左右的男子走进畅音阁,待了一个时辰后离开,离开时是李同一个人走的。”
      “一个时辰?”庞统想了一下,问:“和李同一起来庐州的那两个辽人?”
      “那两个辽人还待在驿站,这两日没见外出。只是——”
      “怎么?”庞统略抬眼。
      “这两人从来不让任何人接近他们的屋子。”
      庞统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眼光一瞥,看见包拯正穿过街巷往西匆匆而行。便做了个手势,让叶□□下,然后他便也择了朝西的方向,沿着庐州城花街柳巷一路跟过去。
      庞统了解飞云骑,叶三若这么说,那便表示他们曾经用各种办法试探过。
      ——方法不必问,给他的便是确信无疑的结论。
      辽人的使节如此神秘,自然是有问题。但若防得住包括飞云骑在内的试探,就不只是有问题了,那是有一定的水平。
      ——当然,为不打草惊蛇,飞云骑用的只是试探,而非硬闯。
      天底下能一挡飞云骑硬闯的地方绝对不会太多。
      
      包拯刚拐过街角,就看见庞统笑眯眯的从街的那头走过来,“包拯,幸会啊。”
      这庐州城说大不大,没有京师的四百八十条巷子,四十八条也是不少的,果然有够幸会。
      包拯低头继续前行。
      狭小青石陋巷,阳光难至,一片青苔葱郁,街巷的两侧,打着半卷的帘下,偶尔可见倚在门旁的女子。
      那松松散散挽了的发,慵懒刻骨的神情,让包拯不敢多看。
      “包公子,包拯,等等,等等”,庞统身形微动,拦住去路,嘴上大声打着招呼,仿佛生怕全庐州的人不知道包大人大驾刚刚从花街柳巷经过。
      “庞统?”包拯抬头,微皱的眉,一贯的茫然。
      庞统熟练的趋近一点,握着包拯的手。
      要不是对面的人姿色实在乏善可陈,性别上也有待商榷,中州王此刻脸上的神情实在有登徒子当街调戏良家女子的嫌疑。
      “包拯,一起吧。”压低声音,庞统眼光往边上一瞥。
      “嗯?”目光扫过去,但见一个女子倚门而立,两颊艳似桃红,着装颇有盛唐遗风,眼若秋波,正向他们看过来。
      只看了一眼,包拯便偏开了眼。脸上浮现形迹可疑的红晕,庞统欣赏了半晌,但觉光线太暗,底色太黑,看不真切,心下不免大为憾恨。“小蛮虽好,但已是他人之妇。这往日之事不可追,俗话说女子如衣服……岂约无衣,与子同袍。包拯,你我一起如何?”
      对于中州王此种无耻至无敌的境界,包拯张了几次口,终因叹服而失语。
      于是,那个阳光不大强烈的午后,凡从该处经过的庐州老百姓都有幸目睹了这么一幕,中州王当街施淫威,包青天誓死捍贞节。
      所幸此时并非花街柳巷营业的黄金时间,关于那个奇妙午后的流言才没有像草一般的疯长。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多少仍有那么些不胫而走,经过人民群众的群策群力,带着点匪夷所思的荒唐,终至爱情的高度,两个男子之间,爱情云云,不过空穴来风。只是这世间的事,往往是关于爱情的舆论先于爱情本身,而世人对舆论的关注也往往甚于爱情本身。
      
      闻莺巷,万花楼金字牌匾高悬,比开封府的明察秋毫还要威风上几分。
      “庞统,光天化日之下,两个男子拉拉扯扯成何体统?”立在门前,包拯看看头顶那金粉俗物,再看看抓着他的手的须眉男子,忍无可忍。
      “耶”,庞统压低声音,“那依包公子之见,是否更深夜静,密室独处,两个男子拉拉扯扯,方成体统?”
      “那也比——”话说到一半,方惊觉失语。
      果然,庞统眼中更见得色,凉凉一笑,扬声道,“啊呀,包公子之通达,本王佩服,佩服。”
      两人在门口站了这么一会,便早有一群莺莺燕燕围了上来。
      脂粉丛中,庞统调笑自若,如鱼得水,显然此间常客。
      庐州城的黄金单身汉,家世显赫,多金慷慨,更有以杀伐决断魄力而几近君临天下的经历——纵然未遂。
      若与这样的男子一夕风流,也足可充姐妹间高人一等的谈资。
      年纪虽然大了点,但胜在眉际眼底那似看尽三千琦罗一梦红尘的沧桑唏嘘,如黑夜中的灯火。
      至于同行的包拯,虽也是一代传奇人物,但在此温柔乡既不中看,那一身布衣,想来也非大方的主,脸色上高下立见,巴不得他从眼前消失。
      包拯讪立一旁,自我厌恶,也恨不得立刻化光消失,奈何庞统并不肯放手,直到入了厢房,方各自落座。
      一路被拖过来,怔怔坐在椅子上,包拯拢拢明显被扯坏的衣服。
       “传闻,包公子曾经在风月楼待过三年,对这般场面应是熟悉的很,为何——”相比包拯的浑身不自在,对面,坐拥温柔乡,庞统笑得一片光风霁月,“包公子一脸被本王强迫了的神情?”
      这世界上,或许有人比庞统更讨人厌,但很少会有人像他这般讨人厌得如此理直气壮。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