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老头子 ...
-
第一卷浮生错
周朝,宣帝元年。
先帝征战四方,东平匈奴,西得女真,耗费十五载夺得天下,改国号为周,称平贞帝,天下归心。
可惜,天妒英雄,这位帝王在登上帝位三年后重病而死。幸而其三子在平复天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颇得将心,顺利继承帝位,称宣帝。
而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十五年后,也就是宣帝十六年。此时,百姓经过十余年的休养生息,生活富足,正是太平盛世。
宣帝十六年三月初五,洛阳城中,旺酒铺。
与别家酒铺一样,门口飘着的旗子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酒”字,十步之外就能闻到浓郁的酒香。不同的是,酒香带来的还有众人不停的笑声,叫好声。
“各位客官劳累,来到咱们洛阳城中,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听小老儿说书,实在是受宠若惊啊。”开口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儿,头发花白,同样花白的胡须长长地挂在下巴上,而好笑的是他居然用红头绳把胡须扎了起来,显得甚是滑稽。
“呵呵,开个玩笑,各位客官来这酒馆喝杯酒就是小老儿的荣幸了,照例,你们喝你们的,小老儿就讲个故事逗个乐儿,博各位一笑,今后还能再来咱旺酒铺喝杯小酒,说个小话儿,就是旺酒铺的荣幸了。”
酒铺的客人大多是走南闯北的江湖客,个性豪爽,和老头子也都很熟,当然,哪怕是第一次进门的客人都会觉得跟老头子很熟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这家酒铺这么旺的缘故。
“好了,废话不多说,今天小老儿要讲的可是一件耸人听闻的事,各位好好走着,免得惊得趴倒在地上,那可就……”老头子笑笑摇头。
“各位应该也听过,前一段时间西山那个闹鬼的传闻了吧?”老头子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样子。
“嘿!”正在喝酒的一个粗壮的汉子一下子放下了手里的酒坛,整张桌子都被颤动,他粗声粗气地说,“老头子,你可别乱说话啊,官府可是封锁了这件事,你要是胡说八道可是会惹麻烦的。”
“哈哈,吕镖头多虑了,那都是之前的事儿了,后来官府发了榜,请了术士捉鬼,禁令早就没有了。”老头子摸着胡须笑得神秘,“再说了,我要说的可不是关于那个鬼,而是关于那个捉鬼的术士。”
“那个术士怎么了?难不成很厉害?”座位上又有人开口问。
可是,老头子微微摇头,“不,恰恰相反,那个术士只是茅山上的道士下山游访的时候指点过几句的小毛孩儿,官府找他去的时候就是想让他争取一下时间,好去茅山找真正的道士来解决那只鬼,可是,这就是世事无常之处,那个小孩儿真的捉到了那只鬼。”
“唉,老头子,一个小屁孩儿有什么好讲的,还是上次那个打仗的故事好听,再讲个那样的啊!”不知道是谁起了头。
一群人听到这句话都开始起哄,吵吵嚷嚷个不停,有的在埋怨大家应该安生听老头子讲故事,有的吼说上次那个故事绝对没有那个女土匪的故事好听,之后就各种乱七八糟的都有,大多数是在争辩那个故事是最好的。直到……
砰!
一声巨响,旺酒铺瞬间安静下来。
内堂的门边走出一堵人。是的,一堵人。那人身高八尺,上身赤裸,下身只穿着一件棕色的麻布长裤,背后背着一把大铁锤,面容坚毅,不,不是坚毅,应该说是凶悍,左脸的疤痕让他整个人显得不近人情,冷酷狠厉。
刚才的那声巨响就是他发出的,不过不是铁锤,而是他脚踏地面的声音,低头望去,地上的砖块上已经出现了一条笔直的裂痕。
“呵呵,”老头子温和地笑起来,“大家不要吵了,大货,你又把地砖弄坏了,从你工钱你扣。”
那个大个子闻言摸摸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唉,真是对不住啊,我没收住劲儿。”
酒铺里的其他人有些是认识这个大家伙的,也不敢吭声,知道刚才的确是吵了点儿,也都不再吵嚷,客客气气地请老头子继续讲。
但是,总会有那么几个新人不识好歹,初生牛犊不识泰山,这次“挺身而出”的是一个外地来的剽悍男子,这么说算是抬举他了,其实就是个隔壁山头不要了丢出来的小山匪,初到洛阳城,想着找个由头一展威风,今后也好混出个样子来。
于是,他跳了出来。
“老头子,”他一拍桌子站起身来,“你也说了大伙儿到你这酒铺来就是寻个乐子,你放这么个大个子出来是给咱们脸子看吗?”
老头子听了这话也不恼,依旧是乐呵呵的,“这位客官说的是哪里话,大货就是个砍柴,做粗活,哪敢给诸位脸子看,他就是不小心弄坏几块地砖罢了,老头子我也已经说了要扣他工钱,实在也不是什么大过错,难道这位客官还有什么不满?”
那人看老头子服软了,自信心瞬间爆棚,不可一世,只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高手,现在就是在打抱不平,为民除害,却忽视了周围其他人异样的眼神。只见他一条腿踩在凳子上,一手取下背上的剑,“啪”地一声拍在了桌上。
“没错,今天爷就是不满意。一个小小的杂役也敢耀武扬威的,还是在我的面前,正是像人家读书人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今天一定要讨个说法!”
“那么这位客官是想要个什么样的说法呢?”
“很简单,只要你们酒铺赔我黄金百两,再让那个不长眼的仆役跪下给爷磕头认错,这件事就这么了了。”那人也不客气,直接就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哼!”旁边终于有人看不过去了,冷哼一声,“你倒是不客气,为难一个老头子,果然是大英雄,好本事!”
那人先是愣了一下,继而大笑,“算你有见识,看出了爷是真英雄!”
酒铺里的人均是哈哈大笑,敢情这还是个二杆子,连人家话里的讽刺都听不出,反倒是真当成了夸赞。
老头子轻轻压了压手,众人这才止住笑,看向老头子。
“这位客官的要求的确是不过分,”众人大为惊异,难不成老头子这是要答应这个饬货的要求?却又听到老头子继续说道,“只是,这黄金百两可是不好拿啊。”
“哼,有什么不好拿?老头儿,是不是要让你见识见识爷爷的本事,你才肯拿出这黄金不成?”那人拔出剑,威胁道。
“唉,”老头子摆摆手,“怎么会呢?这位客人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这黄金百两客官你要怎么拿才好?那可是重得很哪!”说完,拍拍手。
后堂立刻有人抬了黄金出来,满满一大箱,重重地落在地上,所有的桌子,杯碗,茶碟都是一震。
“这里是黄金一千两,一百两是客官所要的,另外九百两就用来抵了大货的一跪。只要客官你拿得走,小老儿绝无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