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入府 ...

  •   我初入黄府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冬末除夕的一次雅聚上,那年懿文皇太子逝世,皇帝始终哀伤,以至年末庆典减半,礼乐全免。
      于是义父便在府中宴请同僚,邀三五好友小聚畅谈,……而我即是那时被请去助兴的雅客之一。

      想来能去太常寺卿府邸献艺者,必是才貌双全、色艺卓绝之女子才有机会,所以那日雅客除我以外,还有一位既是当时金陵城内名声最大的柳青,我在坊间曾有听闻,她一笑倾人城,擅长戏弄歌舞,性格直爽,又泼辣风趣,百媚千娇引人痴醉,恰与我清雅相左,以豪爽成名。
      那时我原以为能有机会和她切磋一番,也见识一下这位让众多文人雅士都赞不绝口的佳人风采……却可惜天不遂人愿,我们都有前往,但不曾碰面,这是我至今还感遗憾的一件事情。

      我看着哥哥接过糕点笑吃的样子,就越发觉得见他第一次吃食特别好笑。
      那是后来去太常寺卿府的事了,记得我在第一次雅聚上得位儒生赏识,由他引荐,认识了黄子澄大人,……当时我也不过刚满七岁,所言所识却是表现的得体妥当,颇有独到,让黄大人刮目相看,他问我家事,我以孤女自称,他惜我才华、怜我身世,便有意留我下来在府中做事,我感激大人好意,却毅然婉拒,只说希望能在黄大人府下书舍看书即可,他了然一笑,自是答应的。
      就这样,我成了太常寺卿黄子澄府中常客。

      话说那时我到这里已有一年,虽隐在一副七岁小孩的皮囊之下,可以我经历,又怎会看不出他有试探之意?想我当时若要马上答应,是也不会再有后来被他认为义女的机会了。
      黄子澄官居太常寺卿,后兼翰林学士,伴读东宫、两代帝师,是用脚指头儿想也知是非泛泛之辈的人,他不会轻率留人,更不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如此说辞。
      这种把戏,如果我只是个七岁孩子,也许会被他骗过,但可惜、我不是七岁小孩。

      也就在那之后,我才正式认识了哥哥,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名叫黄义,大我七岁。
      在那之前,他曾慕名来过浣纱楼,我轻纱遮面着儿也和他独见过一次,他虽不及黄大人深明,但总归是饱读诗书的儒家弟子,所以举手投足都谦和有礼,并未轻视我当时的身份,实属难得,让我感动。
      于是在我用真儿名字出入黄府时,便有留心……原来,他待在家中的样子可不似在外面那般整洁文雅呢。

      记得有一次他在书舍闲坐,以为无人,便从袖中拿出点心偷吃,一边吃着还一边张望,生怕被义父抓到挨了板子,想这可是他老人家明令不准的事情。
      义父学识虽不如方孝孺大成,但也是位儒学翘楚,他看重读书,不准人在书舍闲待,或干一些与读书无关之事,一旦抓到,定受重罚,所以哥哥当时可是明知故犯,应该罪加一等的!
      那时我在书柜内侧,恰巧把他那偷偷摸摸的样子看得一清二楚,再与他在浣纱楼时的斯文样子比较,果然表里不一,是人之常情。

      “臭丫头,笑什么呢?”
      “嗯!……当然是见到哥哥没事高兴了。”
      我看着哥哥吃着我递的糕点,自然不会告诉他是在嘲笑他的吃相儿了……

      这时哥哥突然探身敲了我额头一下,“少在着说好听的糊弄我了,是不是又在嘲笑我呢?”
      我终是瞒不过哥哥的,他虽然看上去并不精明,但每次我和他打趣聊天,他竟都能猜到我的心思,有时我都在怀疑他是真不知道浣纱楼里的女孩就是我吗?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从不和我计较的,那我自也不会和他计较了。
      我想所谓大智若愚,说的就该是哥哥这样的人吧。

      血雨腥风,呼之欲出,再轻松的相聚,也掩不住残酷现实,欢乐太短。

      “哥哥,你在外面过的好吗?”
      此刻,我慢慢收起笑容,开口时,语气轻柔的好像刚刚茶水,不冷不热,温温凉凉。

      哥哥静默,没有马上答话,我相信,他的心中虽有疑惑,但也清楚知道这是关心而已,兄妹情义。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使蒋羧告凉国公蓝玉谋反一案,起初只是简单查访,却难预料此后轰动之大、牵连之广,实属罕见,想我若非早有知晓,或也是在连累之内。
      蓝玉为明朝开国将领,洪武十二年封永昌侯,二十一年拜大将军、凉国公,是以骁勇善战和功勋卓著而官居极品,曾经风光一时无二的封疆大吏,亦不过在顷刻之间没落消失,‘蓝党’被逮捕入狱,灭族株连者众多,元功宿将戮杀殆尽,可见天威难测,绝非虚言。
      而我是在知道锦衣卫暗查蓝玉消息之初,便借由辅助黄大人公子编注礼乐古籍为名,孑然离开浣纱楼,住进了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府邸,从此,就再没有离开过。

      想来,浣纱楼为秦淮名舍,每日慕名而来者数不胜数,其中会有达官显贵与凉国公蓝玉相识相交并不稀奇,所以我便提前预防,早早躲开。毕竟明初蓝玉案轰动之大,史有记载,其中被诛连杀戮者多达一万五千余人,这是我知道的事情,无论真实与否,人命关天,我都不得不防。
      事实证明,我的离开是多么正确!
      此后发展是与记载出入不大,不过牵连者实际更多而已,温娘便因此事牵连被抓,即知锦衣卫送去刑部大牢的十人九死,她心中一怕,就跳河自尽了。
      当时,我曾劝她提早离开,可惜……她终有她的命数。

      从那以后,我留在黄府,转眼十年,不经意间过去。而当初那个看似懂事又招人喜欢的小女孩儿,不知不觉中也出了的亭亭玉立……
      建文元年,我十二岁,哥哥看我的眼神已和从前不一样了,我当然知道这其中意味着什么?还有我每次去求哥哥办事,他都会痛快答应的原因,但我无法回应,只得装作不知。
      其实黄义是个朴实的人,若谁有幸能和他走在一起,定会非常幸福……不过,那是除我之外的人,因为他太简单,我太复杂,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

      那年,我为打消哥哥念头,借建文帝登基礼乐庆典之际,献曲恭贺,得到嘉奖,便请皇帝做主,感念黄大人多年教诲,得有今日成就,愿拜黄子澄大人为义父,承欢膝下,奉如至亲。
      毫无意外,建文帝应允,黄子澄愿意,我正式拜入门下,成他义女,不再是破庙之中的小叫花子、不再是浣纱楼里的风尘女子,不再籍籍无名……‘黄真’之名,被入名册。

      那日,我以族礼跪拜,承蒙天恩,及受尊宠,众人欢喜恭贺,只有哥哥默默离开,没有与我多说、甚至没有和我照面。
      我还记得,他当时一走半月,等我们再见面时,即是天翻地覆,另有不同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入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