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情不尽,债难偿 ...
-
他不会认错,因为她是邪儿,他曾如此靠近她。慕容季快步走上前,挤开围着那幅画的人,他仔细看着画,他不得不承认画画的人功夫很好,双眼的神采从纸上满溢出来。可慕容季又陷入迷茫中,邪儿怎会沦落青楼,他怕他认错了双眼,他迫不及待地想找到他所有疑问的答案,但他只能等到今晚。
---------------------------分割线--------------------------
夜晚,四处彩灯高挂,把黑夜照得如白天般,展示着这个市镇的繁华。
醉春楼,二楼的一扇屏风后站着一位身着淡蓝色衣裙的倾城女子,正是灵絮,她正透过屏风冷眼看着一楼大厅拥挤的人头,有粗布麻衣喝得醉醺醺的男子,有满肚肥肠的富商,有玩弄妓女的纨绔子弟……灵絮眼中闪过一丝厌恶,这些让人倒胃口的须眉浊物!
这时楼梯处走上来一个浑身散发尊贵气息的男子,一身紫色长袍在他身上穿出华贵与疏离,如绸缎般的长发垂及腰间,清俊的脸庞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双目温和似水,薄唇微抿,俊美非凡。
灵絮认得他是自己救过的那人,只见他在仆人带领下来到正对舞台中央的极好的一张桌子坐下。灵絮狡黠一笑,心想:“真没料到他竟是个寻花问柳之人,不过也好,就是你了。”
醉春楼大堂内,烛光忽然熄灭一大半,只剩舞台还是亮着,大堂霎时安静下来。紧接着,众人只见一抹倩影从二楼飘然而下舞台正中,端坐于一架古琴后。等众人看清女子面孔,不由一阵抽气声响起,女子清美不可方物,宛若遗留凡间的仙子。众人屏息间,一曲琴音如汩汩清泉缓缓注入人们干涸的心田,时而如连绵高山在雾气氤氲中若隐若现,时而如潺潺流水在月色笼罩中灼灼闪耀。当一曲终了,众人只觉余音绕梁,竟许久才想起要鼓掌。掌声刚落,只见台上女子微微伏身,轻道:“小女子冰凝,在此谢过各位赏脸欣赏冰凝的拙技。”声音轻灵悦耳,似微风拂过。道过谢,冰凝便离开了舞台,红姨上来了,道:“今晚冰凝姑娘会于雅间单独相会在座中的一人,但仅限于喝茶聊天、切磋诗文琴技。出价高者可有机会。”
此话一出,众人喊价声不断,从五十两到三百两,当众人以为出价三百两的一富商将赢得机会时,一道声音从二楼传来:“五百两。”众人看去,却是一尊贵公子身旁的小厮。此价一出,无人再敢往上喊了,毕竟不过是两个时辰,何况还只能看不能碰。只听红姨说道:“既无人再出价,那么便恭喜公子赢得冰凝姑娘的两个时辰了。”
冰凝无疑正是灵絮,她此时正端坐在一雅间内,她能肯定待会推门而入的人会是谁,她已叮嘱过红姨要把机会给那个人,她也没有错过那人一直盯着舞台上的自己的神态,迷醉而深情。虽然两个时辰很快过去,但灵絮也想找一个看得下眼的人,就这一点上,那个贵公子的相貌还是很养眼的。灵絮的目的是挣钱,办酒楼是为着以后更多的财富,但从那人得来的银票尚不足以将醉春楼重新装修一番,只能卖艺加卖身,先赢得本钱再说。
灵絮正想着,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侍女进来道:“回姑娘,人带到了。”然后便退了出去。灵絮只见慕容季缓步而入,向她拱了拱手,然后定定地望着她道:“冰凝姑娘可还记得在下?”
灵絮小小地吃了一惊,没想到他这么快便认出自己,虽说她也不信遮了一块面纱便完全认不出人,上辈子看那些电视剧里的蒙面人时她便很怀疑剧中人怎么就认不出来呢?明明看眼睛就很好认啦。可当下对着慕容季,她只说:“哦,公子这意思是我曾见过你吗?可我怎么无甚印象呢?”
慕容季深深地望了她一眼,道:“许是在下唐突了,姑娘既不愿相认便也罢了,那么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好了,在下慕容季,与姑娘有缘相见实是三生有幸。”
灵絮微微笑道:“慕容公子说话可真有趣,冰凝在此有礼了。不知公子想让冰凝做些什么”
慕容季却答非所问,道:“名字不过是个代号,都是用来叫的。不知在下可否直呼姑娘芳名?也请姑娘称在下为季,可好?”语气淡淡的像在说着“今天天气很好”一般。
灵絮眉毛一挑,自知再隐瞒便显得矫情,索性挑明了道:“慕容季,你怎可盗用本姑娘的名言?本姑娘可要收费的。”
慕容季心下一喜,道:“你若缺钱,找在下要便是,在下定当竭尽所能帮你,何苦在此卖艺”
灵絮倒没想到他那么热心,却转了转心思,冷冷道:“白要公子的钱又怎么好意思,小女子定当服侍公子让公子满意。”
慕容季脸色一沉,有点怒了,道:“你把我看成什么了,又把你自己看成什么了?”
灵絮不服气道:“来这青楼的又算什么正经人?”
慕容季这才知道她误会自己是那轻浮之人,松一口气,解释说:“我会来这只因看到了你的画像,想知道你为何会在此。我只想帮我的恩人,别无他想。”
灵絮柔下脸色,道:“你只看画像便知道是我了么?”
慕容季笑道:“嗯,我想我不会认错那双眼睛,也是那画画之人画得太传神了。”
灵絮得意地笑道:“过奖过奖,绘画之人便是我。”
慕容季不吝赞道:“冰凝姑娘多才多艺,在下佩服。”
灵絮扫了一眼慕容季身上系着的玉箫,道:“欸,你会吹箫,教我可好?”
慕容季当即解下玉箫,露出一记灿烂笑容,道:“能当冰凝的师傅是在下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