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八章 ...

  •   【两更,下面一更也已经更了】

      登上花车之后,李二郎骑在马背上绕着花车转了三圈,方才带着迎娶来的新娘子和他原先带来的那批人马在众人的目送之下,向着自家的方向而去。

      而一同跟着新娘子出门的还有娘家精心为她备下的几十台嫁妆,一副嫁妆通常为六十四台,里面饱含着几乎所有日常用品,大到床具桌具,小至碗筷恭桶,甚至还有寓意着‘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的棺木等。

      高家舅母和高老太太最后还是给阿妩凑够了一整副的嫁妆,其实真要说来贵重的东西并不多,大多数都是各式各样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器皿材料等,其中最多的就是各式的布料和当年高士廉隐居山林时曾买下的一个山头上种植的各种木材。

      而真正的贵重物品,几乎是高老太太的私库中,高氏带回娘家当年的嫁妆里,还有高家府库中祖上留下的一些把玩赏看用的古董器皿,金银首饰等。

      大家都知道和郑家那头拼财力拼家底肯定是及不上人家的,于是高老太太带着女儿儿媳一番商量之后,大家一致决定把那些日常用的细小的东西做到尽善尽美。

      按照高老太太的原话,那就是,“自家的东西总是用的趁手些。这些东西虽小,悉心备下总不会错。若是李家内里不是个好相与的,那观音婢至少在这些方面不至于受了委屈。”

      时下大家都酷爱比拼各家娘子媳妇的嫁妆,各个娘子们的娘家更是拼尽全力来淘换好东西,不仅是为了让自家娘子出风头,更是用以彰显他们娘家的财势和地位。

      但其实整整一副嫁妆,六十四只大箱子,若是样样都用最好的,还配以数量众多的金银器皿,珍玩宝物,哪怕是对于财力尚可的大家族,虽不能说是伤筋动骨,但也绝不是一件小事。

      更何况各府上也不会只有一位娘子。

      大多数世家,其实内里早已腐朽不堪,根本不如他们表面上显现出来的那般奢华与阔气。以至于大多数世家的娘子出阁时,对于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他们会用一些极其寻常之物来用来滥竽充数。从而把所有的功夫都放在准备那些婆家或是前来参加喜宴的来客们会重点关注的东西上。

      比如,彰显家族历史和底蕴的古董珍玩,体现家族财富地位的各式奇珍异宝等等。

      大件的东西在前一日都已经送往李府他们的新房里,由阿妩这边的舅母亲自指挥着奴仆们将空无一物的新房打理至焕然一新。所以现在送往李家的嫁妆,莫约为半副,并不多,但也不显得寒碜。

      来迎亲的时辰比较晚,又经过一大通的折腾之后,现下其实已经是很晚了。所以李二郎并没有学着别人带着花车队绕城一圈,而是打算在高府至李府的范围内绕城半圈。

      一路上乐队吹吹打打的,很是欢乐。

      在临近李府的时候,李二郎微微调转了□□坐骑前进的方向,直至贴在花车旁并排走着。

      “是不是有些冷?”由于后面奏着的喜乐很是嘈杂,李二郎硬是抬高了几分嗓音透过薄薄的纱幕对着里面的阿妩问道。

      其实,自打离开高家之后,他总是时不时的会有意无意的借着各种法子偷偷打量着他亲自迎娶进门的新娘,虽然隔着纱幕,只能看到她隐隐绰绰的曼妙身姿,却依旧无法抑制他心底的激动与兴奋。

      眼尖的他非常细心的注意到了阿妩好几次双手交叉环环着腹部的举动。毕竟是五月的夜晚,本就有些冷意,尤其是在刚刚这一段路上好几阵冷风刮过,令人觉得颇有些刺骨的冷意。

      “还行吧。”回应他的声音显得有些微弱,听上去隐隐的有些有气无力,却唯独不见她平常说话时的清冷。

      李二郎稍显担忧的皱了皱眉,心想她怕真的是被这阵冷风给吹的难受了。

      这时的阿妩脸色苍白,甚至腹中的疼痛感让她极为难受,然而在这种重要的日子,她也只能咬牙硬撑着了。

      登上花车之后,身子某处传来的那种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让她深感不安,直到冷风吹打在腹部引起的阵阵抽痛,那处涌出的温热感,这些熟悉的症状一一出现后,阿妩不得不承认,她这是来月事了。

      这是她这一世第一回来月事,因为比起上一世晚了近一年,她前几个月曾特意关注过,心里免不了暗暗担忧会不会是身子出了什么问题,可是直到前两个月开始慢慢有了些征兆,那时候才渐渐放下了提着的心。

      知晓她是没有说实话,李二郎本能的想要把自己的外衣脱下给阿妩披着,可是当指尖触及外衣时,才想起来,他也只是穿了一件不顶事的红纱衣。

      “那你再撑一下,马上就到府里了。”李二郎立马放弃了原本打算绕远路回府上的法子,而是选择了一条还算宽敞的捷径。

      阿妩有些疲惫的点头回应他,心里只能期望着能赶快结束后面的步骤,否则拖久了她真怕到时候疼的撑不下去。

      确实,很快,队伍就到了李府的大门前。像是为了应和这边回来的迎亲队伍,早早在李府门前排成一对的乐队在远远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喜乐时,也立马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早早等待在李府的客人们都纷纷来到了大门口,各个伸长脖子的期盼着新人们的到来。

      然而,当李二郎驾马停在府门前的空地上时,原本一脸喜气洋洋的李家众人们顿时脸色都变了。

      不多久,李府管家匆匆跑至二郎君跟前,凑在马儿边上抬头对二郎君说了起来。

      “这.......二郎君要不再去城内游上一圈。”李府管家很是为难的说着,心里实则念叨着:该早早到来的到现在还没来,本该后面来的却先回来了。

      听完这话,李二郎幽深的眼中划过一丝不满与怒意,而原本喜上眉梢的兴致也一下子被这话冲的一干二净。

      他本就是个聪明至极的人,更何况眼下这种情景他哪怕不用多加思索,都能猜着是怎么回事。

      “怎么难不成大兄没回来,我就不能带着我的娘子进门吗?”府中对他们俩兄弟成婚这件事的安排上的不同态度,让他积攒了诸多的不高兴。可是每每一想起卧病在床的阿娘,也只能暗自劝导自己忍下。

      对他的不公,他忍了,因为不想阿娘为了他同阿耶争吵不断;可是这是摆明了在欺负他娶的媳妇,府里的人认为他的娘子比不上郑家的那样有权势,所以就这样随意欺辱,这口气他要是咽下去了,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不拿他的女人当回事。

      李二郎挑了挑眉,嘴角似笑不笑,“你去告诉阿耶,一家的儿媳进门是有个向后没错,但她们并不是同一天进门的。而今天是我和大兄同时成亲,府里却硬是要分个先后顺序,我看在阿娘的份上忍了。阿兄足足比我早一个半的时辰去的郑府,按理他本该早就回来了,可是现在是他没有到。为何却要到了的我再去在这深夜冷风中吹上一个时辰?”

      二郎君把夫人身上的气势学了个淋漓尽致,战战兢兢的管家恍若觉得面前的人是一向让他最为惧怕的夫人,心里又多了几分胆颤。

      “还是请二郎君再去城内巡游一圈吧,老爷说了,这毕竟长幼有序,这么多客人都看着,要是二少夫人先大少夫人进了门,这岂大家都不是不好看。”

      李二来一声嗤笑,骑在马背上的他居高临下的看着管家:“你告诉阿耶,当时想要找人冲喜的时候怎么不提长幼有序了,怎么偏偏越过已经过了婚书的大兄与大嫂,反而偏偏找上只有一句父母之言的我家娘子?”他自然知道郑家的举族送嫁就是在整个长安城里都引起哗然一片,近些年来,这可是世家里的头一份。阿兄和阿耶更是因为郑家的这番举动而极有面子,有时候哪怕一同出席宴会,都几乎不会有人记得同一日李府里还有个要成亲的二郎君,李府还有另一个即将过门的儿媳。

      这让从小一个是最受阿耶宠爱,另一个最受阿娘宠爱的俩兄弟也第一回有了这般明显的高低之分,对于一时间被人簇拥着,奉承着,从而志得意满风头两无的大兄,其实李二郎倒是没有太过在意,因为他觉得只有没用的男人才会通过娘子娘家地位来显示他的能耐,更何况,李二郎一直坚信他是能凭自己闯出一番来的人。

      管家还是没有动,张了张嘴思索着还有什么法子能劝服二郎君的。

      “要是一个时辰之后,阿兄还是没到?我是不是还得带着娘子再去吹冷风?”李二郎一声冷哼。

      “不,不会的.........大郎君快到了,要不二郎君再等等。”管家擦着两鬓间不断冒出的冷汗,腿都有些打颤。

      里面其中的原由管家自然一清二楚,也明白这是老爷变相的想要给郑家一份独一无二的脸面,不仅通过这种法子告诉所有人李家对大少夫人的态度和独一无二的地位,也是为了对郑家娘子能在未来婆母病重时主动选择成亲的一种感谢。

      在府里安排下两兄弟迎亲的时间差了一个半时辰,但事情的结果还是出乎了李家人的意料。那头李家大郎君带着他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去了郑府迎亲,可是所有的事情比起李二郎这边都繁复上不少。

      既是举族送嫁,那自然是郑家七八辈子前那些老太爷的后人们都被邀请而来,除去一些已经联系不上的,几乎能到场的都来了。

      这不仅仅只是郑家一族之人,还有许多外姓的亲朋好友官场同僚们,那场面简直堪称壮观,自然里面能数得出的排的上名号的重要人物也是不少,哪怕是已经精简了许多,李建成还是花了很多时间一个个拜见那些长辈们。

      像是娘家人折腾新郎官的各种招数,高家这边也就是二三十个媳妇们,走完一番流程之后,大都也就累的不行了。而郑家那头,不算其他外姓亲友的娘子媳妇,光是他们自己族里的就百十来个,而且各个娘子媳妇都是能说会道爱起哄的主,自然就想着要闹尽兴了才肯罢手。

      于是这一来二去的,李建成同他十个傧相可都是被折腾的不轻,一个个几乎是把这辈子所有的才华都用在这场婚礼上了,最后仍是求饶不已。也是因为前面闹的太过了,而等郑家长辈反应过来时,时辰已经不早了,为了不误了吉时,最后的几项几乎就是匆匆走了遍过场,疲惫至极的李家大郎君这才在大家的允许之下匆匆接走了新娘。

      由于原本两家商定好的要绕城一圈巡游,说是让全长安城的人都沾沾他们两府的喜气。这本就是无可厚非,接上新娘子绕城展示一圈,也是旧习俗了。而在路上,也会遇上一些人或是吟唱诗词或是跳舞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从而从新人这边要吃要喝要财帛。也不知是从哪里先传出来的今日成亲的这家人财大气粗,新娘子光是嫁妆就足有一百二十多担,城中的难民都纷纷朝着这边涌来。

      这些年本就天灾人祸不断,虽然才五月,但是有的地方已经是涝灾不断,很多人都背井离乡来到了长安,不仅希望能有个安稳,也是希望能吃上饱饭。

      最终,数不清的人挡住了李家大郎的迎亲队伍,又唱又跳的献上祝福,弄得整个队伍都寸步难行,有时候好不容易发放财务送走一匹人,没走几步,又被新的一群人堵住了。

      也是因为他们那头太过慷慨的缘故,几乎所有难民乞儿都奔向了那边,以至于李二郎和其他也在这个时候迎亲的几支队伍都不免纳闷,他们想着,看来家中长辈说的障车人看来也不过是夸大其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