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二章 ...

  •   在阿妩与李家二郎成婚的消息传回洛阳之后,第一位登门高家为阿妩添嫁的长孙家人,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来人并非长孙晟的三个同胞兄弟之一,也非他们的后代子孙,而是长孙晟的堂兄弟长孙操之三子长孙龛及幼子长孙诠。一为无忌兄妹之堂兄,另一个则是略小阿妩几岁的堂弟。

      长孙一族虽不是顶尖的世家,但无论在隋之前,亦或是文帝在位期间,甚至是现在当今继位之后,长孙家子弟在朝堂中都颇有建树,或许不如长孙晟那般声名赫赫,但在很多重要职位上都能看到长孙家子弟的身影,这不仅是长孙家良好风气所致,也未尝不是深得帝心的一种体现。

      只是这偌大的家族也并非一派平和,长孙晟的曾祖父长孙稚育有五子,长子长孙子彦及次子长孙裕(长孙晟祖父)为先头一房太太张氏所出,而后三子则为继室罗氏所育(为长孙览、长孙世亮及长孙季亮)。这种情况自然而然的把这五兄弟隐隐分成了两派,素日里不见大的矛盾,大家也都相安无事。

      到了长孙晟这一辈,由于长孙晟叔父长孙览深受文帝宠信,并将长孙览之女配与文帝第四子蜀王杨秀为妃。在杨勇被废,杨广成为太子之后,心有不满且有有争位之心的杨秀最终惨败于太子杨广手下,并被圈禁终生。

      这场堪称惨烈的皇家夺位之战看似与长孙家无关,但当年曾多次派人甚至亲自登门拉拢长孙家势力的蜀王妃心里终究落了埋怨,这也使得原本相安无事的几家最终疏远了关系,除了平日里的婚丧嫁娶之外,这几支便不见什么走动往来了。

      甫一见面,长孙龛和长孙诠就双膝跪下,对着高氏及高家人叩首行李,恭敬的态度倒是让自打这对兄弟登门后就颇有几分摸不着头脑的高家人多了几分喜色,言语间也不免和善了些。

      一番寒暄后,高士廉及妻子鲜于氏找了理由离开,屋子里就只剩下长孙氏俩兄弟和高氏母女。

      “我们听闻堂妹要出嫁,阿耶便赶忙派了我们兄弟二人前来帮忙,原本应该是大兄与二兄来的,只是他们在任上,路途遥远不能尽快赶来,家中一番商量,方才让我们兄弟二人得了这次机会。”长孙龛微微上挑的眉角出露出几分得意和喜悦,像是真的为能得到这么桩差事而兴奋不已。且不管他真实想法为何,至少在座高家人面上的喜意,就能看出此人为人处世的老道与干练。

      长孙家男子皆的能文能武之辈,即便年岁还不大的长孙龛和长孙诠皆有着一股子书卷气,但健壮挺拔的身材使得他们显得并不瘦弱。

      “你们能有这份心意,已然是给观音婢最好的嫁妆了。”高氏对于长孙家族人的到来还是非常高兴的,至少他们的出现就代表了她的观音婢不是家族所弃,不是没有家族祝福而遗憾出嫁的。

      “这本就是我们长孙一族的喜事,家中祖母同阿娘她们特意让我们送来了两车东西,阿娘说,这东西不多,还请太太收下,权当是给阿妩妹妹日后多一些把玩的东西,也是我们这一支给妹妹的一份心意。”一面说着,长孙龛两兄弟亲自打开由奴仆抬进屋子来的几只箱子,里面不仅有着一些上好的古董器皿,金银首饰,也有着不少精致秀美的绸缎料子。
      在走到最后一只箱子前,长孙龛特意停了停,并没有打开,只略微压低了声音道:“这只是姑姑特意派人送来给妹妹的,姑姑特意嘱咐要阿妩妹妹亲自打开。”这只箱子的个头并不大,箱子由一把精巧细致的金锁子锁着,而箱子上头以及正面侧面都贴着几个用红纸剪成的喜字。

      话音未落,长孙诠已然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绣着素雅花朵的,似是女子用的荷包,“这是姑姑给的钥匙,阿姐还请收好。”

      荷包的布料并不是太好,似乎能看出荷包主人生活的拮据,上头秀的是大多数女子皆爱用的花团锦簇,百花齐放的场景,只是细细看来,阿妩却觉得有些不对劲,再一番打量,反而视线落在了那一派繁花似锦下的满地残花上,心里反而多了几分凄凉之意。

      上一世长孙家族人也曾来给她添置嫁妆,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份情谊,再加上后来两个叔父长孙顺德和长孙操先后投奔李家,使得他们这两支在李二郎登基之后一直都颇受重用,比起曾太祖长孙稚先头太太所出的两支子孙来说,后头太太的三系血脉子孙反而更为风光。

      当然,也和前头太太所出的子孙并未支持李家有关,除了一母同胞的兄长无忌之外,其余不论是异母兄弟亦或是阿耶的从子在乱世中大都选择了支持别的派系,像是叔父长孙炽之子最后支持了王世安那头,而异母兄长长孙安世更是在李二郎登基后,联合他人意图谋反。

      两边截然不同的场景和待遇,使得在大唐时,长孙家族里也出现了两派截然不同的氛围,此消彼长,差距越发增大。而无忌哥哥也因为那一脉在她出嫁时出面添妆送嫁,而在后来的日子里,对那几家族人多了几分礼遇和亲近。

      只是,上一世并没有姑太太给她添妆这一事,但是阿妩却知道这回两位堂兄弟前来给她添妆,甚至是后面的送嫁,都是因为那位被关着的姑太太发话的缘故。

      “让姑奶奶费心了,还请你们回去替我谢谢姑奶奶。”高氏看阿妩迟迟没有动静,颇为尴尬的她只好自己笑着接过荷包。

      毕竟姑太太是被关着的人,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名贵的东西,但这种心意并非是由财物来衡量的,他们又怎么能不收下姑奶奶的这片心意。

      心里颇有几分感慨的高氏,原本想亲自写封信谢谢姑奶奶的一片好意,只是想着他们一家子都被关着,要是真贸贸然写了封信去,反而连累了他们,说不得也会让高家受到当今的猜忌。

      不知为何,阿妩心里总有种不好的感觉,但是仔细想了一番近日的事情,倒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只好暂时压下这种事情,微微含笑的对着两位堂兄弟说道:“族人如此为我费心,阿妩实在感激不尽,等日后若有机会必定亲自拜谢太太和姑太太们。”

      “对了,阿耶想让我问下太太和阿妩妹妹,要是你们愿意妹妹你可以从我们府上出嫁。”虽说不是没有在舅家出嫁的,但是这样的没有家族作为倚靠的女子在婆家终究少了几分底气。

      听到这话,高氏不免有些喜出望外,正想回答,就见神情淡淡的阿妩已然把话说了出去。
      “我在舅舅家过的很好,舅舅舅母待我和阿兄有如亲生子女,能在舅舅家出门不仅是吾之所愿,亦是吾之所幸。”对于在舅父家出嫁,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不会成为她的遗憾,在这个有着一群真正关心她,爱着她的人的家出嫁,何尝不是她的一种幸运。

      更何况这些日子,从采纳到问名,每一次李家派媒人上门,舅舅都承担起了她阿耶的角色和责任。

      长孙龛点了点头,并没有就着这事再说下去,其实他开口说这话也不过就是象征性的意思一下,并没有真的说要把阿妩出嫁的地方改到他们府上。“那等妹妹出嫁那日,阿耶叔父们,还有我们兄弟都会为妹妹来送嫁的。”

      “那边劳烦大家了。”上一世只有零星的来了几个兄弟,而这一世叔父们都过来给她撑场子,阿妩知道这自然不是她的面子所致,大概是因为郑家的举族送嫁刺激到了他们吧,若是长孙家没人来撑起这场子,丢脸的不仅是她,更是整个长孙一族。

      “阿姐何必如此客套,能为阿姐送嫁也是我们的幸事。”自打进门后就几乎没有怎么开口的长孙诠扬起一个大大的笑容,颇显天真的说道。

      年岁并不大的他,可能是在家中被长辈教导过了,来到高家之后还是形式稚嫩的他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是个成熟稳重的。

      这对兄弟并没有在这里多呆,细细打听了一番成婚仪式的筹备情况,以及得知两家已经交换了名帖,只等着李家那头合算两人的八字之后,定下具体的婚期,又是一番叮嘱后,兄弟两人方才跨马而上,飞驰而去。

      指挥着侍女一一整理着长孙家派人送来的添妆,高氏让侍女将它们一一登记在册,其实里面的东西以实用的居多,贵重的东西不多,但却有着一些极为贵重的东西——一些宫廷内造的器皿和饰物。

      “这些东西用来撑场面倒是不错。”高氏看着单独理出来放在桌上的几件东西,像这种东西她手上也没两件,更不用说是观音婢的嫁妆里了。

      高氏想着,观音婢出嫁那日,把这几样东西摆在显眼的地方,等晒嫁妆的时候,别人看到了,也会高看她女儿一眼。

      “阿娘,这些东西不能放,这毕竟是御赐之物,都是登记在册的,又怎能这样随意转增他人,要是被人查到了,这就是一顶大帽子,会害了叔父他们。”作为曾经的秦王妃以及皇后,又曾遍读古籍的阿妩对这些事情最为了解不过了,又岂会知法犯法。

      阿妩知道,现下尤其是世家女出嫁,谁不在为有几件御赐之物当嫁妆而沾沾自喜,这种东西不仅是金钱所买不到的,也代表了娘家深得皇帝的看重,也是存着当夫家多几分忌惮的想法。

      御赐之物不能转赠,然后能否给女子当嫁妆一事,其实一直都未有定论,而在这种世家越发失去世家风范的时候,在女子嫁妆一事上也越发不遵循古法,大家也都会放些御赐的贵重之物当女子嫁妆以彰显娘家势力。对于这种情况,无论是娘家,夫家,还是参与婚礼仪式的客人,大家都心照不宣。

      上一世高氏特地选了一样她库存里最为贵重的,也是皇家御赐之物的珠宝,准备拿来给阿妩压箱的。

      但是阿妩觉得不合礼法,最终把它用一件样式相同的寻常珠宝替换了出来。

      听阿妩这么一说,高氏不免有些迟疑,毕竟在长孙家当家那么些年,她也来来回回参加了不少婚礼,也不曾见有人出过问题的。

      “阿娘,嫁妆只是一份心意,不能代表什么的,我若在李家规规矩矩的,上孝下悌,自然也能得到应有的敬重。”阿妩一声轻叹,郑家的举动让阿娘很是焦急,她明白阿娘不想在已经输了人的份上,又输了嫁妆。

      “要是你阿耶还在,你何至于受这份委屈。”高氏看着渐渐张开的女儿,心里何尝没有遗憾,她不想让观音婢输人又输阵,可是哪怕尽她最大努力,也无法给女儿一个如同郑家那般的嫁妆,又或是举族送嫁的承诺。渐渐的她也习惯了把这句话翻来覆去的在嘴边念叨着。

      “要是阿耶还在,想必更加不舍阿娘你这般愁苦。”阿妩轻巧的把话题一转,试图不让阿娘在嫁妆这件事上更为劳心劳力。

      被女儿打趣了一番的高氏,想着当年那个被她和晟郎捧在手心里娇宠着的粉嫩嫩的小团子转眼间就这般大了,甚至她都不知道她的观音婢是什么时候长的这般亭亭玉立的,心里更是不舍,抛开了那些烦心事,环着阿妩,母女俩渐渐谈起了小时候的事情,渐渐减少了因她把心思投在礼佛上而造成的那份生疏感。

      夜晚,当阿妩沐浴更衣后,和娴娘她们在屋子里准备就寝时,看到了那只放在一侧角落里的箱子,颇有几分好奇的她从荷包里那出那把钥匙,几下就打开了锁。

      只见里面是一件深蓝色丝质嫁衣,从图案花纹的绣法看,样式简洁而不繁复。

      心急的娴娘一把拿起这件嫁袍,抖落了两下就展开了。

      “啊!”一声尖叫响起,只见原本站在一侧的妍娘惨白着脸,而后似是怕人听到般紧紧捂着嘴,不让自己发出声响来,而视线则一直紧紧盯着那件嫁衣。

      阿妩见状连忙往前走去,准备看看嫁衣的正面,吓得妍娘赶忙爬起,而把嫁衣提在手里的娴娘此时也吓得一下子跌倒在地,泪水肆意在脸上流淌着。

      “娘子别看。”眼见着娘子要从娴娘手里拿过来嫁衣,妍娘吓的连忙扑过来,想把衣服抢走。

      最终,她还是迟了一步,娘子已然看到了那件蓝色嫁衣上胸口处染着一圈鲜红的干涸的——血迹。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