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更了!别揍我!!!!
1.查了很多资料,今天都把河南长孙家这一系的人物都摸了一遍,发现这近十代人,其实长孙家的人都挺出色的,在隋和隋以前都是家族里各种人才各种当官的。总的来说,应该是个很有渊源的世家。
2.文中提到长孙家人能文能武,其实是因为我看他们很多时候,有时当官治理,又是能上战场。不过突然想起来,好像那段时间,包括唐初,人才都能文物混着用的。
3.我可能会在未来改一个历史情节。简直对查资料无语了,当时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阿妩嫁进李家,窦氏病重,窦氏随军的顺序,所以才安排了,窦氏随军,病重,然后冲喜....
结果今天一查资料,又看到一个说是,长孙后嫁进李家,窦氏随军,窦氏病重....
另一个是,前面提到长孙后的父亲长孙晟的大哥,我记得以前查资料是叫长孙谟的,但是今天死活找不到,找到一个河南长孙族谱,发现人叫长孙伯谟。
4.不知道前面一大段的人物关系大家弄清楚了吗,古代大家族太累了,古代人家族观念很浓,通常都会追溯到曾祖父,曾祖父兄弟什么的....而长孙家的故事也硬是被我扯到了上一代。
人物确实都是历史上的,长孙后的一个姑姑确实是杨秀的妃子,蜀王妃。但是后面的矛盾是我杜撰的!!!!!!不过查了很多资料,确实没有看出长孙爸爸他们站在蜀王那边.........
5.看了杨广那几个兄弟的斗争,想起家里长辈的一句话,孩子生多了,总有几个缺心眼的。然后我发现,杨坚的儿子大都缺心眼,而杨广是唯一长了心眼的那个!
6.我看唐朝穿越、定居指南的时候,看到婚嫁这一章,里面说唐朝用衣服颜色来划分社会阶级,成婚时也这样,但是作者只用了一个小官的儿子成婚来距离,说新娘子穿蓝色衣服。所以我不能确定,到底是他们身份太低只能穿蓝色,还是说那个时候结婚新娘子都穿蓝色?
7.补充一个小常识,从子,zong第四声,表示的是兄弟的儿子。
8.‘造次必循礼’,是说明长孙后处事原则的。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资料,说隋以前到隋,以及以后,其实社会风气毕竟坏,世家就是都不受规矩,古礼古法了,包括婚嫁什么的,都会弄的很奢侈。这次正好是话赶话,就写到这个了。我就试图往上套了一下。
但是有两点,一个,我在作者群里问的,说皇帝皇后赏赐的东西能转增吗?回答是说不能。
另一个,我问能不能当嫁妆。其实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觉得应该不行,所以设置了文里的写法,大家莫较真。
9.其实这章原本打算写婚礼的前奏部分,但是很多情节没安排好...只能往后延下了....
10.我问别的作者,我今天的情节会被揍吗?她说会。我说我情节在脑子里了就改不了了。她说,你赶紧醒醒吧。PS:真的很感谢大家帮我找出文里的问题来,我一直想集中找个时间改的,但是最近都没时间,所以一直记着积累着。主要是我很讨厌JJ这点,有的时候我在后台改,它前台死活就是不能显示改了以后的,然后我就一直折腾....累觉不爱啊!
11.其实这章的题目叫女婿见丈母娘,女婿啊,你们猜!
好吧,我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