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七章 ...

  •   “冲喜?”一声惊呼,惊愕失色的鲜于氏难以置信的站了起来,站在她下方的媒婆顿时不见了先前的夸夸其谈,口若悬河。

      一时间,厅堂里的气氛有些凝固与尴尬。

      媒婆自打上门之后,七兜八拐的和鲜于氏闲扯了半天,莫约摸准几分这位高家当家太太的脾气,方才委婉的把话题转回了两家的这桩婚事上。

      却没成想鲜于氏还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着了,在后院浸润了大半辈子的她立马就猜出了这位面上隐隐带着难色,一言一语无不婉转至极的媒婆今日登门真正的来意。

      饶是素来好脾气的鲜于氏心里也冒了火,当着面就把媒婆东拉西扯半日的原由给挑明了。

      媒婆微垂着头,避开了对面上方探究的视线,想起到高家前曾去李府保媒时的信誓旦旦,又想着那一颗颗金灿灿的金馃子,一咬牙,挤出了个谄媚的笑容:“夫人莫要着急,先听奴慢慢道来。”

      “这虽说是冲喜,可是两府的郎君和小娘子的婚事是打小就定下的,李府这时候想要将小娘子迎娶过门,也并不算唐突。说句不中听的,要是李府这时候寻了别人家的娘子,进门之后,李家太太的病给冲好了,日后你们家娘子再进门时,有那么一个人在前头竖着,你家娘子岂不尴尬?”

      这媒婆长的其貌不扬,但一张口,说起话来也不是个满嘴乱跑的,至少几句话下来,就让高氏慢慢冷静下来,重新盘腿坐回了席子上,从这点就能看出这人张嘴就把话茬子戳在了重点上。

      也是,到底是长安城里数一数二的媒人,心眼就比旁人多几窍。

      见高家太太没有开口,媒婆就这知道这事有谱,也就不慌不忙的继续说了下去:“再者,若你们府上真就因为这个,断了这段姻缘,对长孙娘子也不好。一来说出去名声不好听,二来,小娘子即便日后再访一门亲事,怕也没有李府的这门第了。”

      鲜于氏目光一顿,本就不见喜色的脸颊拉的更长了些,倒也没有发火,毕竟她心里清楚,媒婆这话是不好听,但高家的门第比不是李家的,这是事实。

      一番思考后,鲜于氏既没婉拒,也没露出半分同意的意思,只是这样回复道:“你也知道,长孙娘子毕竟是我小姑子的女儿,真算起来,我这个当舅母的也管不到她的婚嫁上来,这事还是容我跟小姑子商量一番。”

      媒婆也知道这事不可能立马就有结果,但是又看李家太太的情形怕是等不得多久了,她面上不显,依旧喜滋滋的应下了:“这是应该的,毕竟婚嫁之事是一辈子的大事,合该一家子仔细讨论清楚才是。”话毕,媒婆又故作为难的添了句:“这,夫人你也知道,这毕竟是冲喜,要是拖太久了,恐怕....事情有变。”

      这媒婆也是个聪明人,故意不把这话说透,说半句藏半句的,反而容易让人胡思乱想。

      “那头给了你多少时间?”鲜于氏盘腿坐于上首,恢复了往日沉着冷静的她自有一股当家主母的气势,虽然没有窦氏那种不亚于男子的眼界与胸襟,也没有如同高氏那般不理世事的清冷,鲜于氏反而更像一个寻常的贵族妇女。衣着打扮并不一定奢华艳丽,但通身的气度,落落大方,简简单单的言行举止间方才显出一丝贵气与不凡,身上丝毫不见市井妇人的粗俗,却也与闺中娘子的心思纯净不同。

      王媒婆心中一凛,面上笑意不改,伸出手掌,一正一反摆弄了两下,“太太奴可是把底都透给你了。”

      其实那头只给了五日,可是深谙此道的王媒婆怎能不清楚,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把日子说少了,否则这边以为李家太太只剩几日了,那换谁都不可能把自家女儿嫁去,这要是冲喜不成,这娘子日后还不得背着这坏名声一辈子。

      所以王媒婆硬是一咬牙,多说了五天。

      鲜于氏看了眼站在一侧的侍女,侍女会意,从袖子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交给了王媒婆。

      “你就这样去回复李府吧,我们这边也会在十日内给出答复的。”鲜于氏托着碗,微微抿了口牛乳,为这次的谈话做了总结。

      王媒婆暗暗把手藏在袖子里,挨个的捏着里面的铜钱,心下着实欢喜不已,圆润的脸庞笑的布满了褶子,心里暗叹:高门大户的就是爽快,这两头光是赏钱就不老少,要真撮合成了这一对,媒人红包铁定薄不了。

      心里这样想着,王媒婆不由得又说了两句:“这个奴自是知道的,太太且放宽心。奴还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鲜于氏也没瞧出这媒婆有什么踌躇之态,语气平淡的说道:“说吧,说错也不怪你。”

      王媒婆恭敬的拘着身子,“虽说这冲喜听上去不那么好听,但是奴保了大半辈子媒,真冲好的也有不少。奴瞧着长孙娘子定是个福气厚足的,说不得一进门,就把婆母的病给冲好了,凭着这份面子以后在夫家的日子也定然不会差。”

      鲜于氏轻揉着太阳穴,挥手让王媒婆退下。

      直到王媒婆走出了院落,鲜于氏这才招来贴身侍女让其为她按摩:“这媒婆的一张嘴啊,真是好坏都让她给说了。”

      “太太是同意小娘子出嫁,还是不同意呢?”

      “这事情哪里那么简单,你再派人去暗暗探听李府的消息,记着切莫让人察觉。”鲜于氏上身靠在桌上,两手臂相交,头埋于其上,任由侍女按压着她的腰部。

      几次的生育使得她的腰留下的毛病,已经到了不能长时间坐着的地步了。

      这要是她自己的女儿,鲜于氏宁愿丢了这门富贵亲家,也不会让爱女处于尴尬之中。说是冲喜,可是真冲好的又有几个,要是外甥女最后嫁入李府,却始终没能把窦氏的病冲好,以后外甥女在李府的日子岂不艰难?

      可是外甥女的境况毕竟不同,对于姑娘家来说,有没有阿耶的差距真的是天差地别的,她高家的女儿日后虽然嫁不到像李府那种门第的去,但未来郎子也是比上不足不下有余的。可是外甥女,少了娘家这个助力,终究差上一等,除非无忌外甥闯出一片事业来,撑起这个家。

      只两个时辰,李家派来媒婆要求履行婚约之事,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连在外会友的高士廉都匆匆推掉了友人小聚的邀约。

      对于这件事,几人的想法皆不一致。

      高氏抱着阿妩大哭了一场,心里直为女儿的苦命而心酸,“观音婢,咱们不嫁了,这门亲事退就退了,大不了日后我亲自到你阿耶墓前解释。”

      “你这种话能乱说吗?”高老太太没好气的瞪了眼自家女儿,“虽然这门亲事只是口头之约,但是那年长孙晟去的时候,李家郎君可是以郎子的身份送殡的,这就算过了明路。人家能因为当年的一句做到这个地步,在你们母子三人落魄的时候仍旧承认了这门婚约,就凭这一点,你们就不能对不住人家。”

      “这事一码归一码,我总不能因为这个,就把我的观音婢送进他们家毁了这一辈子吧。”高氏觉得她这辈子是好是歹都无所谓,但是绝对不能看着自己的女儿受一点苦难。

      冲喜媳妇,要是一个没能冲成喜,这辈子在夫家又怎么能有好日子过?

      “他们李家不是给大郎李建成定了荥阳郑氏家的娘子吗?怎么就不让她冲喜去,不管怎么说,长幼有序,要冲喜也轮不上二郎君。”对于观音婢未来夫家,高氏也多少有些了解,李家大郎前头一个妻子几年前去了,这两年又定了另一户世家大族的女儿,听说双方连婚书都已经交换了,只等着李家选个吉日下聘。

      “住口!这种话是你能说的吗!”高老太太对这个女儿简直是恨铁不成钢,这么大人了,这么就不明白——有些话哪怕心里再明白,也不能露到明面上。

      李家为什么在这种时候第一个选的不是已经交换婚书的郑家,反而转头选了只凭一句口头之约维系这段婚约的长孙家,其中的原由大家心里一清二楚。

      可是清楚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要是让李家听到了,这就是伤情面的话。

      遭到阿娘训斥的高氏再不敢多说什么,把阿妩抱在怀里暗自流泪,又思及当年那道士的一番话,心里越发觉得这世上一切的苦难都让她的观音婢碰上了。

      晟郎,要是你还在,我们母子何至于被人欺负到这个地步,要是你还在,又怎么会有人要你最疼爱的阿妩去给人冲喜!

      高士廉观察着自打听到这事后,一直安安静静呆在那的阿妩,几下踌躇后,终是开口问道:“外甥女,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比起自小到大都习惯依靠他人的阿妹,高士廉反而更倾向听听这个素来就很是稳重的外甥女的想法。

      没有人知道,面上一派淡然的阿妩,内心反而不如她所表现的那么冷静。

      阿妩知道,这是她的一个机会,只要她说出不嫁李二郎,那这辈子也就同那人桥路各归,再无半分关系。

      可是脑海中几个儿女的身影越发清晰,无论是幼时的牙牙学语,还是后来的意气风发,亦或是最后的惨淡落魄......

      一想到这,阿妩就没法把那句到了嘴边的话坦然的说出。

      到底是选择拒绝这段同那人牵扯了一世的姻缘,让本该出世的儿女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直至消逝殆尽;还是选择踏上原来的道路,与那人一世纠缠,即便最后什么都都不能改变.......

      只差一步,这一步决定了她未来的人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